2021-03-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學習筆記|肌能系貼紮技術 — 基本介紹 (2020/12/16 @陽交大運動傷害防護社)

前言:大學時期因為熱衷於打桌球,取捨之下放棄參加了同時段的運動傷害防護社。但隨著在日常生活中用到肌貼協助親友解決疼痛的機會越來越高,加上自己也更想了解物理治療於運動傷害的應用,決定趁著研究所能盡量參與,多少加強自己貼紮的技術。
本文所有照片皆隸屬於藍海曙光集團(藍海學苑)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動傷害防護社;文字內容由本人記錄,可能與原先社課上課內容有誤差,也並非是官方開設的認證課程。若有涉及隱私請告知,本人會負責全數移除,謝謝。

肌能系貼紮簡介

◎ Kinesio in work/life/animals:
貼紮技術用途廣泛,不僅能用在人們工作、生活、運動上,更是有運用在動物上的例子,例如:馬、犬類。

◎ 肌能系貼紮技術發展
-1982 肌能系貼紮技術發明者: 加瀨建造 Kenzo Kase
-2013 發明「指紋款貼布」(貼布有眾多款式:經典款、指紋款、極致款)
-2013 EDF貼紮技術:
表皮與真皮間的空間變大 (Epidermis 表皮;Dermis 真皮;Fascia 筋膜)
  • 例如:燈籠款、水母型,寬度1/12,比一般肌能系的貼布還窄,可以再接著貼第二層,就可以影響到更深層的組織,已使用超音波影像去驗證
-2016 發明「極致款貼布」

◎ 肌能系貼布組成 (三層物質:1. 紙 2. 布 3. 膠)
  1. 背襯紙
  • 實線之間是5公分;虛線為平行參考線
2. 日本棉織布
  • 台灣天氣大概可以貼36–48小時,觸感近似皮膚,具防潑水性,洗澡會濕,可擦乾 (勿用吹風機吹,膠會變黏)
  • 貼布內有彈性纖維絲 (類似蜘蛛絲)
  • 一般是纖維絲一層、膠一層;極致款為絲跟膠同一層,更薄
3. 感溫膠 (貼完要摩擦)
  • 有波紋膠、指紋膠 (有孔洞,更為透氣)

◎ 張力的選擇
  • 50%以上:垂直應力較多,以支撐效果為主,效果類似白貼、重彈等固定用貼布
  • 50%以下:才有水平牽引力(自然張力 10%左右),目的為肌肉放鬆、消腫及筋膜處理

◎ 貼法
  • I型:肌肉促進、放鬆、矯正
  • Y型:肌肉促進、放鬆
  • X型:減緩疼痛、痛點提高
  • 散型:消腫、引流

◎ 方向選擇
放鬆:與目標肌肉收縮方向相反 (Origin←Insertion)
促進:與目標肌肉收縮方向相同 (Origin→Insertion)

◎ 兩條以上的順序
  1. 張力越小越先貼 (拉力小、分支多者)
  2. 依目的決定先後,重要的先

◎ 擺位選擇
  • 延長擺位 (肌肉伸展之下):自然促進
  • 一般擺位 (縮短或是正常長度):固定為主
◎ 在什麼姿勢下貼就要在該姿勢下量 (*個人認為可能有其他理論)
◎ 寧願貼短也不要拉張力導致過長
◎ 大方向:延長擺位+自然張力

◎ 貼紮五字訣
  1. 量:在目標擺位下量測長度
  2. 剪:剪圓角
  3. 撕:注意不要摸到膠,直接撕紙到最終位置以免邊撕邊拉到張力
  4. 貼:注意方向、張力,是否與目的一致
  5. 摩:貼完一定要摩擦,並且確認皺褶

◎ 貼布移除(順毛撕)的三個小訣竅
  1. 用捲的
  2. 壓貼布 (一手手指頂住貼布)
  3. 壓皮膚 (推皮膚)
注意:文章內容僅供個人紀錄用,也可以給治療師同行或是對肌能系貼紮有興趣的朋友參考,但由於操作上需要十分小心,非常不建議非專業人員自行買來貼!否則可能會造成過敏、二度傷害...等。
如果覺得文章有幫助到你,麻煩請給我五次拍手以實際支持我! 另外也歡迎到我的粉專 治療師的魔法手札 看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