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武漢肺炎”這個名詞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
你還記得“武漢肺炎”這個名詞嗎?
相信絕大多數馬來西亞華人對這個特殊名詞是相當熟悉的。
2020年的大年除夕夜,中國官媒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正歌舞歡騰的播送著,而在我的手機熒幕上流傳的是——武漢人大逃亡的消息。
會想起這段一年多以前的往事,是因為那些看似隔了一層的文字敘述雖然沒有直接構成我的生命威脅,但緊隨而來的消息讓人沉痛和驚訝——武漢怎麼了?是什麼病毒那麼可怕,一瞬間攻城掠地,將大武漢的許多人給絆倒,之後的故事除了武漢人大逃亡,更進一步發展的是全中國“大封城”,換個較溫和的形容便是“全城管制”。
馬來西亞這邊呢?
我和家人喜樂融融的聚會。在放年假之前,我還和同事在適苑聚餐,辦了一場我們幾個人自資而沒有老闆組成的“收工宴”。我們一桌有前同事有現任同事,把酒言歡。當時,其實大部分人已知道中國有一種厲害的病毒在武漢區域爆發,但我們這群同事就像從這座山眺望彼岸的大海,壓根不覺得這將是一場席捲全球、讓地球人死亡人數暴增的病毒肆虐。
在晚宴上,最深刻的是我對健康記者的調侃:“你準備了口罩和洗手液了嗎?遲些要斷貨了……”一句無意間的調侃,一語成讖。
大過年的,歡天喜地不再是熱鬧喧騰,北國土地上一篇蕭瑟冷清。中國多數城鎮淪陷,大夥兒閉關在家,各路消息流竄,馬來西亞華人社會也開始自我警惕,本該舉辦的新春宴會、團拜陸續取消。但對我們許多人而言,疫情只是在中國,誰也沒料想到它最終會鋪天蓋地,如熱浪滾滾那般洶湧而來。
不知道你的記憶力好不好?如果是超强的記憶力的話,你該會記得,那時候馬來西亞的首相是老爺爺馬哈迪。
一開始,大馬的防疫佈局是相當值得稱許的。但緊隨而來的政爭、一場大城堡宗教集會,炸開了馬來西亞這場“武漢肺炎”的疫情大鍋。我清楚記得,在大城堡宗教集會之前,柔佛古廟游行與否的新聞幾乎成為各中文媒體的焦點,最終柔佛古廟妥協,雖不停辦,但也將規模縮小再縮小,神可以游街,但人盡可能不要參與。
炸開的大城堡宗教集會感染群,疫情正式登錄馬來西亞。與此同時,國家皇宮裏裏外外熱鬧得很。各政黨領袖、國會議員魚貫進入國家皇宮與最高元首會面,商談“你支持誰出任首相”這出六國大封相的戲碼。
站在一個庶民的角度而言,最高元首真無奈,既冒著感染病毒的危險,同時還要處理這臨時掉下來的燙手山芋!不過,國家皇宮外的花邊新聞,才是衆人矚目——最高元首派飯盒、各品牌公司產品公關陸續贈送小禮品給媒體人,以換來封面或内頁頭條。
至於感染群如何?沒有人在意。
直到首相人選的黑馬慕尤丁出綫,這場政爭鬧劇暫時劃下小小的句點。拼盡全力抗疫成為以慕尤丁為首的内閣政府的主旋律。但這個臨時組成的内閣,選出的人選可說是“奇葩處處”,這些都是後話。更精彩的是疫情最關鍵的大戲——316全國進入第一波嚴厲管制時期。
這時候,馬來西亞人仿若坐在針氈上,所有人的注意力、媒體風向一面倒,全神投注在“MCO”這件事上,搶購口罩、消毒用品的戲碼早在政爭時期已發生,管制令的大旗高舉之後,搶購日常用品是最高潮的部分,其中厠紙、麵包更是主角中的主角。
大馬人在2020年3月16日的心情是怎樣的?複雜?興奮?煎熬?恐懼?靜觀其變?此時,所有人是樂觀的,畢竟這是很新鮮的事情——居家作業、網絡會議、網絡課程、網絡直播、網絡拍賣應著管制令而起,畢竟所有人只覺得兩個星期後又可以回到過往的常態中,誰料到這一波疫情卻一再的兩個星期又兩個星期往下走,直到6月才見到了一絲曙光。不過很快的,馬來西亞又因一場“政治因素”的選舉活動之後的不理智控管,再次把好不容易壓平了的感染數字再次如手套股那般,直綫飆升!
你害怕病毒嗎?
你不再怕了。因為,大部分馬來西亞人已對成百成千的感染數目字不再覺得驚訝和恐懼,正如我們所知道的一個有趣的調侃:獨裁政府要屠殺一百個人,但騎脚車的那一個人是獨裁政府首先要殺的人。我們不會關注一百個也要被屠殺的人,但我們會首先關注那個唯一的騎脚車的人。
把今天的心情和去年疫情剛爆發時,人人自危的心情一對比,所有人都仿佛丟失了警戒,如今我們唯一關注的是——疫苗會不會“打”死人?
“武漢肺炎”不再是“武漢肺炎”,它的名字叫“新冠肺炎Covid-19”,不論帶不帶歧視偏見,這都是指向相同的病毒。馬來西亞人經歷的疫情威脅,從恐懼到如今處驚不變、泰然自若,坦白說,真的不能怪政府太多。畢竟政府掌握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是相當有限的。要如何將有限資源最大化,我相信馬來西亞政府已做了最大的努力。
我們要把責任推給誰呢?從不減反增的感染數據上,責任在人民頭上。我們的無知與白癡,為整體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正與日俱增。我們期待政府做更多的事,但不配合的人民卻常常做出反常識的事,讓事情的發展變成更前路難行,加上媒體推波助瀾,選擇性報導并且絕大部分的煽動報導,不科學的議論與假消息如烽烟四起。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會員
65內容數
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現象觀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igel 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育最好的是它給了我們識字的機會,當我們識字了就要學會閲讀,唯有透過閲讀,才可能發生思想上的突變、質變,讓我們更有勇氣和積極的舉起知識的火把,探討真相,追尋真理。
學習除了可報讀課程,但我更傾向回歸到學習最原始的方法——書籍。就我的認知而言,文字撰寫而成的內容被編輯成書,那是知識被有系統和規律傳承的方式。與此同時,我慶幸生在知識可透過書籍和科技輕易獲取的時代。
哎喲,你不知道,觀音坐蓮搖啊搖,害她很想唱《小白船》。嘖嘖嘖,你們看,這女孩,哦不,這女人多麼的污穢齷蹉啊,還敢自詡知識分子呢!
「你老公,我爸爸我也不喜歡!」小茜頂嘴說。站起身,她不悅地碰的一聲關上廁所門,在廁所裡唱起《芒種》這首抖音紅歌,接著又用蘋果手機連接客廳藍牙音箱播放孫紅雷的《野狼Disco》,瞬間家裡那死寂氛圍,就在澎湃樂聲中被炸開。
平日裡,見到的小茜都是穿著藍天白雲的校服,當天眼前那刻意露出的大腿,皮革服裝包裹著的渾圓飽滿乳房,還有那誰也想不到她會上的煙熏妝,我對她的三觀幾乎全改了。
現在我有口罩了,但我的口罩是從哪裡弄來的呢?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不問不知道,原來我男友是做醫療用具批發的,現在我小茜要多少N95就有多少,然而我很快就被我弟打臉了,他說:「你又不是病人,又不是醫療前線或者經常接觸人群的人員,你戴什麼口罩啊!知羞的話,先把奶罩穿戴好,別每天讓人看到你的葡萄乾,貧乳沒人欣
教育最好的是它給了我們識字的機會,當我們識字了就要學會閲讀,唯有透過閲讀,才可能發生思想上的突變、質變,讓我們更有勇氣和積極的舉起知識的火把,探討真相,追尋真理。
學習除了可報讀課程,但我更傾向回歸到學習最原始的方法——書籍。就我的認知而言,文字撰寫而成的內容被編輯成書,那是知識被有系統和規律傳承的方式。與此同時,我慶幸生在知識可透過書籍和科技輕易獲取的時代。
哎喲,你不知道,觀音坐蓮搖啊搖,害她很想唱《小白船》。嘖嘖嘖,你們看,這女孩,哦不,這女人多麼的污穢齷蹉啊,還敢自詡知識分子呢!
「你老公,我爸爸我也不喜歡!」小茜頂嘴說。站起身,她不悅地碰的一聲關上廁所門,在廁所裡唱起《芒種》這首抖音紅歌,接著又用蘋果手機連接客廳藍牙音箱播放孫紅雷的《野狼Disco》,瞬間家裡那死寂氛圍,就在澎湃樂聲中被炸開。
平日裡,見到的小茜都是穿著藍天白雲的校服,當天眼前那刻意露出的大腿,皮革服裝包裹著的渾圓飽滿乳房,還有那誰也想不到她會上的煙熏妝,我對她的三觀幾乎全改了。
現在我有口罩了,但我的口罩是從哪裡弄來的呢?這你就有所不知了。不問不知道,原來我男友是做醫療用具批發的,現在我小茜要多少N95就有多少,然而我很快就被我弟打臉了,他說:「你又不是病人,又不是醫療前線或者經常接觸人群的人員,你戴什麼口罩啊!知羞的話,先把奶罩穿戴好,別每天讓人看到你的葡萄乾,貧乳沒人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之前好不容易解除口罩但其他病例早就開始蠢蠢欲動。 最近看到新聞、廣播都不時提到這個超級無敵大怪獸又作怪,我目前也在照顧失智家人(她目前很〔盧〕的時間點,我弟能選擇能拖就拖跟他講就一堆看似合理的理由,問題我在處理)演變成我的自身免疫系統整個大亂(感冒)。 我中過2次問題都不算大都很頭痛(乾癬大發作
Thumbnail
你還記得嗎? 還有多少人記得武漢肺炎COVID-19封控幾年下來的悲慘日子?這個問題不禁讓人陷入沉思。這些大大小小的酒精消毒家中擺著,依然偶爾用一下。自從2019年底武漢首次爆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國相繼採取了封城、社交距離等嚴格的防控措施,這段時期充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回想17年前,SARS來臨時,還是個懞董無知的孩子,依稀記得那陣子許多課程停止了;而17年後,到了2020年,我已經是護理師,遇到了COVID-19 從跨年後,每天晨會不段複習感染控制相關事務、加強防疫訓練,每天一而在再而三的改變防疫策略,為的是加強防疫,避免防疫漏洞的發生。新聞媒體、大街小巷,人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臺灣的健保是世界首屈一指,讓昂貴的醫療費用變得更為負擔得起。在大陸上班及疫情期間,觀察大陸醫療水平及疫情期間醫院就診情況。此外,提供在家感冒時的自我輔助,例如成藥選擇以及如何在感冒期間加速復原。
在意外面前, 人命總是那樣的渺小。 相距20年,我對SARS的印象只停留在那個畫面,爺爺在醫院裡動手術,我們戴著層層口罩,連病房都不被允許踏入,快速地看完走人,只因為所有的未知都是病毒帶給我們的恐懼,那時候的我懵懂無知,只以為是場流行感冒。 二十年後,武漢肺炎來襲,醫療、科技都進步的我們
Thumbnail
是的,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大家確成一片防疫隔離假請好請滿的時候,我拖著不去打疫苗直到大家都打到第三劑我才去打第一劑的時候,我都沒確診過covid,我們家除了塔爸確過,其他人皆是天選之人 塔爸、塔弟兩個加上我打完疫苗也都沒什麼副作用,只有我左手痠痛連我最期待的發燒都沒有,就在昨天早上我一起床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