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津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沉的孤寂和愁悵,是我看完邱妙津所寫的書的感受與震撼,
她的書裡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無盡的愛、無助、與瘋狂。
她的名字深烙我腦裡,第一本接觸邱妙津的書是鱷魚手記
剛讀完鱷魚手記那時的震撼,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後來便不停地去找尋有關邱妙津的足跡:
邱妙津日記蒙馬特遺書,寂寞的群眾,鬼的狂歡......
但是就只有這些了,只因她的生命太早殞卻又太美麗。
(最近印刻文學出版社有重新出了上下兩冊的邱妙津日記,正在拜讀中 n_n)

一個人能對自己的愛人有多少情感?愛一個人可以愛到因熾烈而燃燒,因受傷而發出哀鳴!
全心全力耗盡一切所構築的世界, 在遭致背叛、不忠、不愛後,完全崩毀,屍骨無存。
邱妙津分析自己,分析生命的過往,企圖由自我分析中尋求一線曙光,
對於過往愛戀情感的遺落與試圖遺忘,對於生命熱情與自我認同的懷疑或隔絕,
她在自毀與自救中徘徊,她所追求的,是以愛情為名來進行這段關係,非關性別,不分物種。

(紀錄@2008-06-24)

關於邱妙津的介紹
台灣彰化人,一九六九年生,一九九一年畢業於台大心理系,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前往法國,留學巴黎第八大學心理系臨床組,一九九五年六月日在巴黎自殺身亡,得年僅廿六歲。邱妙津多方面的才華在大學時代就開始充分顯現,曾以〈囚徒〉獲得中央日報短篇小說文學獎,並以〈寂寞的群眾〉獲得聯合文學中篇小說新人獎。除了寫作,邱妙津還擔任義務性的心理輔導工作、雜誌社的記者,同時拍攝了一部長度三十分鐘的十六釐米影片《鬼的狂歡》。

一九九五年六月邱妙津驟然辭世掀起了台灣文壇一陣驚愕,隨即造成一時風潮。同年十月她的首部長篇小說《鱷魚手記》獲得時報文學獎推薦獎,書中的「拉子」、「鱷魚」等詞也成為台灣女同志襲用的自我稱號。最後一部作品《蒙馬特遺書》更由前衛導演魏瑛娟搬上舞台,這都證明邱妙津作品的影響之日久不衰。

作者相關著作:《邱妙津日記(上下不分售)》、《鱷魚手記》、《蒙馬特遺書》、《鬼的狂歡》 、《寂寞的群眾》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olyga的沙龍
4會員
112內容數
那些年關於他或她的游走邊緣思緒
nolyg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4/07
因為她,我撤徹底地的失眠了。
Thumbnail
2021/04/07
因為她,我撤徹底地的失眠了。
Thumbnail
2021/04/07
再度......罷工開始, 療程......有多久呢? 這次。
2021/04/07
再度......罷工開始, 療程......有多久呢? 這次。
2021/04/07
這並不是我平常習慣看的書的類型, 朋友借我看的,因為她覺得我一定會喜歡。 果然,我喜歡。 " 沉靜 " 和 " 超然 ",是我對這本書的感覺, 看這書的時候,一直有一種很沉靜的感覺。
Thumbnail
2021/04/07
這並不是我平常習慣看的書的類型, 朋友借我看的,因為她覺得我一定會喜歡。 果然,我喜歡。 " 沉靜 " 和 " 超然 ",是我對這本書的感覺, 看這書的時候,一直有一種很沉靜的感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從這篇開始新增「讓我買下這本書的關鍵一句」,看看我是怎麼被哄買書的。
Thumbnail
從這篇開始新增「讓我買下這本書的關鍵一句」,看看我是怎麼被哄買書的。
Thumbnail
還是青少女的時候,我有一陣子(正確來說是好幾年)很迷戀邱妙津。 抓住26歲尾巴來看邱妙津的作品,突然明白少女時著迷的那些璀璨文句,一字字都是作家燃燒自身換得的生命實踐。
Thumbnail
還是青少女的時候,我有一陣子(正確來說是好幾年)很迷戀邱妙津。 抓住26歲尾巴來看邱妙津的作品,突然明白少女時著迷的那些璀璨文句,一字字都是作家燃燒自身換得的生命實踐。
Thumbnail
  我想我創作的源頭,是從大學時期翻閱邱妙津的《日記》開始。字裡行間爆發的情感讓流瀉而出的情感,時而綿密,時而碎裂,時而熱烈,時而冷冽,震撼我的內心。在那不需要心的機械世界中的我,就這樣打開特別的眼,再也闔不上。就好像聽過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後,就再也無法回到沒有聽過的狀態一樣。我再也無
Thumbnail
  我想我創作的源頭,是從大學時期翻閱邱妙津的《日記》開始。字裡行間爆發的情感讓流瀉而出的情感,時而綿密,時而碎裂,時而熱烈,時而冷冽,震撼我的內心。在那不需要心的機械世界中的我,就這樣打開特別的眼,再也闔不上。就好像聽過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後,就再也無法回到沒有聽過的狀態一樣。我再也無
Thumbnail
「如果沒有這本書,我早已不在世上。」 痛苦的時候,才能遇見命定之書;人生有兩種時期,一種是遇見命定之書的幸運期,以及還沒遇見命定之書的黯淡期。
Thumbnail
「如果沒有這本書,我早已不在世上。」 痛苦的時候,才能遇見命定之書;人生有兩種時期,一種是遇見命定之書的幸運期,以及還沒遇見命定之書的黯淡期。
Thumbnail
《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和《醉舟》同樣都藉由小說和臺灣已逝作家對話。《醉舟》著重日治、戰後、左翼,《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聚焦「內向世代」先離開的邱妙津、袁哲生和黃國峻。(裡面的小說人物之一也化用駱的形象) 這本小說算是強中有弱。救援失蹤同學江琳的動機雖有著墨,但救援小組和當事人並非那麼緊
Thumbnail
《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和《醉舟》同樣都藉由小說和臺灣已逝作家對話。《醉舟》著重日治、戰後、左翼,《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聚焦「內向世代」先離開的邱妙津、袁哲生和黃國峻。(裡面的小說人物之一也化用駱的形象) 這本小說算是強中有弱。救援失蹤同學江琳的動機雖有著墨,但救援小組和當事人並非那麼緊
Thumbnail
能夠用日文創作,而且得到文學獎真的是非常厲害的一件事。在同志文學中,站在邱妙津、賴香吟之上,開展出一種新的同志文學,在日本這個對同志極不友善的國家,就又更顯困難。 故事的背景是中部,非常熟悉的環境。在還青春歲月的時光,讀了六年的女校,對同志真是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在學校中確實容易有純情,不論同學或學
Thumbnail
能夠用日文創作,而且得到文學獎真的是非常厲害的一件事。在同志文學中,站在邱妙津、賴香吟之上,開展出一種新的同志文學,在日本這個對同志極不友善的國家,就又更顯困難。 故事的背景是中部,非常熟悉的環境。在還青春歲月的時光,讀了六年的女校,對同志真是不陌生,但也不熟悉。在學校中確實容易有純情,不論同學或學
Thumbnail
讀完了此書,就像恍惚過了一生。 全然不同角度來陳述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
Thumbnail
讀完了此書,就像恍惚過了一生。 全然不同角度來陳述之於社會的格格不入。
Thumbnail
一樣是女同志文學,讀起來和邱妙津的鱷魚手記或是蒙特婁遺書一樣有著一股低氣壓籠罩,彷彿把那個時代的女同志所面對到的社會壓迫變成顏料,塗在每個故事之中。 圖片來源:博客來 倒數五秒月牙,偏向身處異地對自己的迷惘和對社會的不安,和獨舞有類似設定,主角都是在日本公司裡工作,或許就是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改編,
Thumbnail
一樣是女同志文學,讀起來和邱妙津的鱷魚手記或是蒙特婁遺書一樣有著一股低氣壓籠罩,彷彿把那個時代的女同志所面對到的社會壓迫變成顏料,塗在每個故事之中。 圖片來源:博客來 倒數五秒月牙,偏向身處異地對自己的迷惘和對社會的不安,和獨舞有類似設定,主角都是在日本公司裡工作,或許就是作者以自己的人生改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