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和《醉舟》同樣都藉由小說和臺灣已逝作家對話。《醉舟》著重日治、戰後、左翼,《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聚焦「內向世代」先離開的邱妙津、袁哲生和黃國峻。(裡面的小說人物之一也化用駱的形象)

這本小說算是強中有弱。救援失蹤同學江琳的動機雖有著墨,但救援小組和當事人並非那麼緊密的關係,又會讓人略微懷疑是否真能觸發這場救援旅程?

不過,尋找江琳過程,讓讀者與救援小組一起閱讀江個版的文字(也就是和邱妙津、袁哲生、黃國峻對話的故事,以及倖存者蕭雅文的各種人生切片),太精彩迷人,足以掩蓋前述弱點,讓讀者一口氣把書讀完。(縱然仍感受到某種「裂隙」)

讀的過程不禁想:邱妙津彷彿是很遠,又像不久以前的事。當自己高中、大學讀邱的作品、日記,儘管知道她已死去,的確仍把當她活人一般的存在。讀小說讓我懷念起人生某一階段的情懷。

這兩天讀的兩本小說,也讓我不禁覺得當代臺灣小說家會寫的人太多了,能持續書寫,能被看見,實屬不易。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072?sloc=mai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讀書寫字過日子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2023/07/10
雖然小說主要的骨幹是男老師與女學生的師生戀,但讀完莫名覺得包藏其中的女女之愛,才有鮮明的色彩。(包括母女、女同志、師母扮演大鼻子情聖,偷渡與女學生們的精神之戀等等)
Thumbnail
2023/07/10
雖然小說主要的骨幹是男老師與女學生的師生戀,但讀完莫名覺得包藏其中的女女之愛,才有鮮明的色彩。(包括母女、女同志、師母扮演大鼻子情聖,偷渡與女學生們的精神之戀等等)
Thumbnail
2023/05/10
對於自己和長輩之間的矛盾、親疏變化,家人相處的人情、鋩角,以及行為背後的內心戲,觀察很細膩。雖然明白寫出親子間的疏離、不睦,整個描寫卻又很清澈,沒有怨氣籠罩之感。寫生命的曲折,會有點小刺心,卻不會拉讀者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不讓讀者痛,或許因此少了驚艷之感。但如果作家的筆是刀,會覺得這刀法挺不錯的。
Thumbnail
2023/05/10
對於自己和長輩之間的矛盾、親疏變化,家人相處的人情、鋩角,以及行為背後的內心戲,觀察很細膩。雖然明白寫出親子間的疏離、不睦,整個描寫卻又很清澈,沒有怨氣籠罩之感。寫生命的曲折,會有點小刺心,卻不會拉讀者陷入情緒的漩渦之中。 不讓讀者痛,或許因此少了驚艷之感。但如果作家的筆是刀,會覺得這刀法挺不錯的。
Thumbnail
2022/11/16
坐在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是默默發光的詩句 不須言語 自然合拍的韻律 所有的人聲鳥語都是故事的註腳 光影緩緩 彷彿不願意前進 公園裡的搖搖馬輕輕晃動 好像聽見某種神祕 隨時準備開始 下一刻的嬉戲
Thumbnail
2022/11/16
坐在午後的陽光裡 我們是默默發光的詩句 不須言語 自然合拍的韻律 所有的人聲鳥語都是故事的註腳 光影緩緩 彷彿不願意前進 公園裡的搖搖馬輕輕晃動 好像聽見某種神祕 隨時準備開始 下一刻的嬉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還是青少女的時候,我有一陣子(正確來說是好幾年)很迷戀邱妙津。 抓住26歲尾巴來看邱妙津的作品,突然明白少女時著迷的那些璀璨文句,一字字都是作家燃燒自身換得的生命實踐。
Thumbnail
還是青少女的時候,我有一陣子(正確來說是好幾年)很迷戀邱妙津。 抓住26歲尾巴來看邱妙津的作品,突然明白少女時著迷的那些璀璨文句,一字字都是作家燃燒自身換得的生命實踐。
Thumbnail
《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和《醉舟》同樣都藉由小說和臺灣已逝作家對話。《醉舟》著重日治、戰後、左翼,《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聚焦「內向世代」先離開的邱妙津、袁哲生和黃國峻。(裡面的小說人物之一也化用駱的形象) 這本小說算是強中有弱。救援失蹤同學江琳的動機雖有著墨,但救援小組和當事人並非那麼緊
Thumbnail
《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和《醉舟》同樣都藉由小說和臺灣已逝作家對話。《醉舟》著重日治、戰後、左翼,《致不在場的他們與遲到的我》聚焦「內向世代」先離開的邱妙津、袁哲生和黃國峻。(裡面的小說人物之一也化用駱的形象) 這本小說算是強中有弱。救援失蹤同學江琳的動機雖有著墨,但救援小組和當事人並非那麼緊
Thumbnail
我還不至於以「文學之神」這般誇張字眼回應對文學的喜好,更不必然是受如神感召的悸動,因而決定鑽研這門學術。不過,朱宥勳這本著眼於台灣作家生平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以他個人學習經歷加上史料的判讀,確實讓我從中獲得不少感動與思考始點,更助益我之所以想要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學,我們的國家。
Thumbnail
我還不至於以「文學之神」這般誇張字眼回應對文學的喜好,更不必然是受如神感召的悸動,因而決定鑽研這門學術。不過,朱宥勳這本著眼於台灣作家生平的新書《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以他個人學習經歷加上史料的判讀,確實讓我從中獲得不少感動與思考始點,更助益我之所以想要更深入認識台灣文學,我們的國家。
Thumbnail
  《幸福綠皮書》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帶人入門種族議題,《真愛每一天》則用生活化的超能力故事來跟我們講一些老生常談的道理。《寂寞拍賣師》用懸疑的氛圍展示了對於「人際關係」和「藝術」的一種思考。《新世紀福音戰士》則是即便到了今天也不會過時的經典動畫。
Thumbnail
  《幸福綠皮書》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帶人入門種族議題,《真愛每一天》則用生活化的超能力故事來跟我們講一些老生常談的道理。《寂寞拍賣師》用懸疑的氛圍展示了對於「人際關係」和「藝術」的一種思考。《新世紀福音戰士》則是即便到了今天也不會過時的經典動畫。
Thumbnail
「與其說我關心霸凌,不如說霸凌是我人生中的一部份。」她說人是需要不斷自我探索,她亦是在這個過程中,才慢慢長成現在這個模樣。
Thumbnail
「與其說我關心霸凌,不如說霸凌是我人生中的一部份。」她說人是需要不斷自我探索,她亦是在這個過程中,才慢慢長成現在這個模樣。
Thumbnail
沉的孤寂和愁悵,是我看完邱妙津所寫的書的感受與震撼, 她的書裡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無盡的愛、無助、與瘋狂。 她的名字深烙我腦裡,第一本接觸邱妙津的書是鱷魚手記, 剛讀完鱷魚手記那時的震撼,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後來便不停地去找尋有關邱妙津的足跡
Thumbnail
沉的孤寂和愁悵,是我看完邱妙津所寫的書的感受與震撼, 她的書裡都有她自己的影子,無盡的愛、無助、與瘋狂。 她的名字深烙我腦裡,第一本接觸邱妙津的書是鱷魚手記, 剛讀完鱷魚手記那時的震撼,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後來便不停地去找尋有關邱妙津的足跡
Thumbnail
在員林有一位文史工作者 - 邱美都,原本住在永靖鄉的忠實第,後來嫁到員林靜修國小當輔導主任,因為921大地震非常嚴重的關係,所以開始做了全縣的輔導工作,因而感覺到這項工作有點悶,剛好聽到興賢書院倒了,要成立志工導覽隊,而跑去開始參與。
Thumbnail
在員林有一位文史工作者 - 邱美都,原本住在永靖鄉的忠實第,後來嫁到員林靜修國小當輔導主任,因為921大地震非常嚴重的關係,所以開始做了全縣的輔導工作,因而感覺到這項工作有點悶,剛好聽到興賢書院倒了,要成立志工導覽隊,而跑去開始參與。
Thumbnail
小鎮的女高中生失蹤事件轉動命運的齒輪,失魂落魄的作家原本欲透過訪談重振精神,卻遇見私家偵探而一步步捲入地方氏族的秘密。破解真相後,作家轉向白色恐怖歷史,藉著傷痛與書寫療癒自己的傷口,獲得重生。
Thumbnail
小鎮的女高中生失蹤事件轉動命運的齒輪,失魂落魄的作家原本欲透過訪談重振精神,卻遇見私家偵探而一步步捲入地方氏族的秘密。破解真相後,作家轉向白色恐怖歷史,藉著傷痛與書寫療癒自己的傷口,獲得重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