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8|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前秦苻堅

後趙君主石虎登基後,開始奴役百姓,施政方針奢侈淫虐,百姓怨聲載道,石虎死沒多久,便由他的部下漢人冉閔建立了魏國,西元352年被前燕攻陷。這時期的華北地區再度處於戰亂與屠殺之中。
五胡所建之國,則有二趙(前趙、後趙)、三秦(前秦、後秦、西秦)、四燕(前燕、後燕、南燕、北燕)、五涼(前涼、後涼、西涼、南涼、北涼)、夏,共為十六國。結束了二趙,接下來進入四燕與前秦。
鮮卑崛起
就在這個時期,位於遼西(現在的遼寧省內)的鮮卑族慕容皝(ㄏㄨㄤˇ)於西元337年定都龍城,自稱燕王伺機準備南下。
三世紀初,以慕容、宇文、拓跋等部族為主的鮮卑諸部族,在內蒙古各地爭奪地盤。隨著晉朝國力的衰弱,便開始侵門踏戶的進入華北地區定居。在東漢檀石槐(ㄏㄨㄞˊ,鮮卑首領之一)的時期,慕容部便是鮮卑的一個部族,遊牧於右北平至上谷(今遵化至北京一帶)地區。三世紀初,自大凌河流域遷徙至遼西,轉變為遊牧、農耕並行的生活。慕容皝是建立前燕的鮮卑慕容部領袖慕容廆(ㄨㄟˇ)之子,他在西元342-346年之間統一了遼東、遼西地區的勢力,消滅宿敵宇文部,後來又成功消滅了扶餘國(吉林省一帶)。於西元345年開始採用年號。西元348年,慕容皝去世,兒子慕容儁(ㄐㄩㄣˋ)繼位,繼續擴大勢力範圍,趁後趙陷入混亂之際吞併河北,於西元357年遷都於原本後趙的首都鄴,成為中原大國,為其後的諸燕國(取代前燕的後燕、建國於山東地區的南燕、建國於河北地區的北燕等)打下了基礎。
前秦苻堅登場
而華北的另一個政經中心關中地區,盤踞著藏系的氐族及羌族的勢力。趁著後趙大亂之際,氐族的酋帥苻洪與羌族酋帥姚弋仲互爭霸權,苻洪的兒子苻健即位後,在西元351年於長安建立前秦,華北地區自此進入氐族前秦與鮮卑前燕兩大國東西抗衡的時代,不久之後,前秦的苻堅即位,他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少見的英明君主,不僅消滅了前燕(西元370年),更大力推動石勒曾嘗試過的胡漢融合政策,讓五胡十六國時代在此遇上重大的轉捩點。值得我們好好認識一下。
苻堅的母親曾夢見受到神靈寵幸而懷孕,足足懷了十二個月才生下苻堅。八歲時,苻堅就請求祖父苻洪聘請老師來教他儒家思想,苻洪大奇!欣然同意,並感嘆:「汝戎狄異類,世知飲酒,今乃求學邪!」。西元354年,其父苻雄去世,苻堅承襲父爵東海王,亦獲授龍驤將軍。
西元357年,姚襄圖謀關中,姚襄也是驍勇善戰的一位武將,跟呂布一樣常常換老闆,一開始是後趙的將軍,後趙被冉魏打敗後,姚襄歸降東晉。因其博學及善於議論,很得江東人士敬重。當時東晉的主政者殷浩要北伐,忌憚姚襄兵力強盛,不但囚禁姚襄送去當人質的弟弟,更屢次派刺客行刺姚襄,但刺客沒有下手,反告訴姚襄實情(可見做人成功!)。後來反叛東晉,想要稱霸一方,但沒如願,最後被前秦消滅。
當時前秦皇帝苻生賞罰失當,兇殘好殺,苻堅當時很有聲譽,姚襄舊將薛讚和權翼亦欣賞苻堅的才能,並勸苻堅學湯武伐昏君奪帝位同年,苻堅與其兄苻法得知苻生有意加害,於是先發制人,入宮罷黜苻生,不久殺死苻生。苻堅將帝位讓給苻法,但苻法自以庶出不敢受。苻堅在群臣的勸進下即位,並降號天王,稱大秦天王。即位後苻堅以漢人王猛為中書侍郎,掌機密之事。並誅除苻生寵信的董榮等人,隨後擢用李威、呂婆樓、王猛、權翼、薛讚等人。
苻堅與王猛
苻堅即位後,精簡政府部門,恢復已絕的宗祀,上禮神祇,鼓勵農業,設立學校,扶持鰥(ㄍㄨㄢ)寡孤獨和年老無依者。另苻堅不優待宗室,即使是宗室中人,若無才幹都會被棄用,這一點被說是之後亡國的原因之一。苻堅亦下令與民休息,在西元358年討平并州叛變的張平後就下令偃(ㄧㄢˇ)甲息兵,直至西元365年出兵平定劉衞辰及曹轂(ㄍㄨˇ)的叛亂前都沒有戰爭。苻堅又應當時秋旱而下令減少皇室膳食和暫停歌舞伎樂,將金玉錦繡等貴重物品散發給軍士,並命後宮少做衣服。
苻堅重用漢人王猛,輔佐前秦朝政長達18年,對內整飭法紀、選拔賢才、富國興邦、興建水利、打壓世族以中央集權,對外先後平定西陲諸部與東面強敵前燕,故宋書稱其為「王猛之相苻堅也,北人以方之諸葛亮」。重用王猛這件事,令原本氐族豪族及元勳十分不滿。其中樊(ㄈㄢˊ)世自恃是氐族豪族,且有大功勳,當眾直斥王猛竊取為前秦立下赫赫功勳的功臣之成果,
「吾輩與先帝共興事業,而不預時權;君無汗馬之勞,何敢專管大任?是為我耕稼而君食之乎!」猛曰:「方當使君為宰夫,安直耕稼而已。」世大怒曰:「要當懸汝頭於長安城門,不爾者,終不處於世也。」猛言之於堅,堅怒曰:「必須殺此老氐,然後百僚可整。」 (「我們與先帝共興國家,現在都沒有掌權;你一點功勞都沒有,怎麼就敢專掌大任?這不就是我種田你收割嗎?」王猛答:「我還想讓你做屠夫,不止要你種田呢。」樊世因而大怒:「我一定要將你的頭吊在長安城門。」苻堅知道後認定必須殺掉樊世,才可整頓百官。
苻堅於是命人處死樊世。樊世死後各氐臣都抨擊王猛,卻換來苻堅的漫罵和鞭撻,終令王猛在氐人面前樹立威嚴,大臣們都忌憚王猛。
西元369年,前燕吳王慕容垂在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軍後因受到慕容評排擠,於是出奔降秦。苻堅十分高興,親自出郊迎接,對其極為禮遇,更以其為冠軍將軍,不顧王猛要他提防慕容垂的諫言。後來淝水之戰,大部分的將軍都反對出征,只有慕容垂順著苻堅的意思,大力贊成。
同年十二月,苻堅以前燕違背當日請兵的諾言,不割讓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縣西北)以西的土地予前秦為藉口出兵前燕,令王猛、梁成和鄧羌率軍,進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並於次年年初攻下。六月,苻堅再命王猛等出兵前燕,自己更親自送行。王猛終在潞川擊潰率領三十多萬大軍的前燕太傅慕容評,並乘勝直取前燕首都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苻堅更在王猛圍攻鄴城時親自率軍前往鄴城助戰。拿下鄴城後,正出奔遼東的前燕皇帝慕容暐被前秦追兵生擒,前燕在遼東的殘餘反抗力量亦遭消滅,前秦正式併吞前燕。
王猛於西元375年去世,臨死時說:「晉室現在雖然立於偏遠的江南地區,但承繼正統。現在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親近仁德之人以及與鄰國友好。臣死以後,希望不要對東晉有所圖謀。鮮卑、羌虜都是我們的仇敵,終會成為禍患,應該將他們除去,以利社稷。」希望苻堅先解決國內鮮卑和羌族等其他少數民族對前秦政權的暗藏問題。不過,苻堅在統一北方後仍未聽從王猛之言,導致後續戰敗淝水,華北再度陷入兵荒馬亂。
西元376年,苻堅以張天錫「雖稱藩受位,然臣道未純」為由出兵十三萬進攻前涼。當時苻堅亦派閻負和梁殊出使前涼,徵召張天錫到長安,然而張天錫不願投降,決意與前秦決一死戰,下令斬殺來使,並派馬建抵抗前秦。隨著前秦軍西渡黃河,攻下纏縮城(今甘肅永登縣南),張天錫更派掌據到洪池(今甘肅天祝縣西北烏鞘嶺)協同馬建作戰,自己更親自率兵到金昌助戰。然而,前秦軍進攻二人時,馬建竟向前秦投降而掌據戰死,張天錫驚懼而退還都城姑臧(今甘肅武威)。前秦軍接著直攻姑臧,張天錫被逼出降,前涼至此滅亡。
隨著先後攻滅前燕、前涼等政權,北方唯一的割據政權就是拓跋氏建立的代國。在滅前涼的同一年,苻堅以應劉衞辰求救為由,命幽州刺史苻洛率兵十萬,另派鄧羌等率兵二十萬,一起北征代國,為前秦所滅。至此,前秦成功統一北方,只剩下據有江南地區的東晉還沒統一。
西元378年,苻堅派苻丕等人進攻襄陽(今湖北襄陽市),另分一路由慕容垂、姚萇率領的軍隊經武當,配合苻丕進攻襄陽。數月後,兗(ㄧㄢˇ)州刺史彭超請求進攻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並上言請派重將出兵淮南,與進攻襄陽的苻丕聯合,形成東西並進之勢,以期最終消滅東晉。苻堅同意並派了俱難、毛盛等人進攻淮陰(今江蘇淮陰)、盱眙(ㄒㄩ ㄧˊ,今江蘇盱眙縣東北),隔年攻下襄陽。就在南攻東晉之時,鎮守洛陽的北海公苻重謀反,不過很快被平定,苻重獲赦。
釋道安登場
苻丕攻陷襄陽後,戰火迫使高僧釋道安移居長安。道安法師到長安後,苻堅說:我以十萬之眾攻襄陽,結果止得了一人半,「(道)安公一人,習鑿齒半人也。」之後,師住於長安五重寺,僧眾數千,並大揚佛法。
釋道安(西元312年-385年),俗姓衛,常山扶柳(今河北冀縣)人,凈土宗初祖慧遠之師,是中觀般若學在中國的先驅,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鳩摩羅什推崇他是「東方聖人」,當時有「彌天釋道安」的美譽。
道安12歲出家。剛開始的時候,師父讓他於田間耕作。過了三年,道安要求閱讀佛經,師父隨便給了他一卷約五千字的《辨意經》(即《辨意長者經》)。道安利用休息時間,讀了這部經,而且也背下來。傍晚回來,經書還給師父,要求看別的經書。師父反問他一本書都還沒看完,怎麼要新的呢?道安回答:昨天那部經,已經背誦下來了!師父雖然不太相信,還是又給了他一部近萬字的《成具光明經》,道安仍用休息時間閱讀,並且也背誦了下來。傍晚回來,將經還師,他師父感到有些意外,並且當面讓道安背誦一遍,果然一字不差。師父大為驚異,這才發現他這位徒弟原來很不尋常。二十歲時道安授「具足戒」,成為比丘。
後趙石虎登基後遷都於河北鄴城,此時道安也遊學至此,到中寺拜佛圖澄為師,此時澄師已逾百歲,師徒相談甚歡,佛圖澄極為欣賞他的才華,但眾人見道安相貌不揚,頗有輕視之意。於是佛圖澄每次講經,都要道安為大家再複述一遍,道安屢釋群疑,眾人大為嘆服。遂有「漆道人(道安),驚四鄰」之贊(漆黑如炭的僧人)。當時冉閔滅後趙而建立魏國,道安目睹社會動亂,便帶著徒眾從河北的鄴城到山西的護澤避難,護澤山明水秀,道安研讀佛理,並與各地善知識書信往來,討論佛法義理,並等待時機出山弘法。
般若、緣起性空
當時南北朝佛教界以「般若(ㄅㄛ ㄖㄜˇ)」理論為主,般若是梵語,翻譯為「智慧」。有分「世間」與「出世間」的智慧。平常我們接觸到的知識理論如人文學、科學或醫學等等,是世間智慧,而出世間智慧是「解脫生死」的智慧,是脫離了六道輪迴的生死。如何解脫生死呢?先從了解「因緣」開始,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例如一朵花,必須有種子、泥土、空氣、陽光、水、適當的氣候、以及可能的外在條件配合,才能生出花來,少了任何一個,都可能造成無法開花。因此萬事萬物是「因緣有」,這個「有」是有生死(滅),把時間拉長來看,萬事萬物都將灰飛煙滅,是「畢竟空」,「空」是表示沒有恆久不變的事物,這是般若智慧。
一直到後來的陳、隋兩朝之間,出了另外一位高僧,被譽為東土釋迦的智者大師,高舉「法華」大旗並創立天台宗,才讓法華經的義理流傳於中土。
西元354年,道安認為弘揚佛法時機已到,因此到太行恆山(河北阜平)立寺傳教,此時道安已經43歲,當時來跟他請法的人幾乎遍佈大半個河北。由於華北地區的戰亂頻仍,道安與徒眾四處遷徙,深思何以無法將自己的影響力擴大呢?當年師父佛圖澄之所以可以慈悲度眾、拯救蒼生,靠的不就是取得後趙國君對佛法的信任與推廣嗎?於是告訴了弟子他的想法:「不依國主,則(佛)法事難立,又教化之體,宜令廣布(佛法的教化需要廣泛流布)。」當下即分派弟子到各地弘法,令竺法汰到東晉的揚州、建康等地去弘法,他對竺法汰說:「東晉的讀書人喜好風雅,你談吐得體,適合前往。」考慮到四川巴蜀地區位置偏僻,少聞佛法,因此對弟子法和說:「你去四川弘法吧!那裏山明水秀,是個休養生息之地。」兩位弟子深感師恩,都怕此地一別,便無法再會。但出家人以如來家業為使命,豈可因私情而忘,皆收淚禮拜道安法師而別!道安則前往襄陽宣揚佛法。
當時的襄陽為東晉重鎮,名人雅士匯聚一堂,道安的到來也增添了一份光彩。東晉皇室非常崇尚佛教,如明帝善書畫,尤工佛像;哀帝也好佛法,常延請竺道潛入宮講法;簡文帝非常敬重佛教,他曾親臨瓦官寺聽竺法汰講《放光般若經》。孝武帝篤信佛敎,他甚至在宮殿內設立精舍,專供僧人居住弘法。後來,他聽說道安法師來到襄陽,專門遣使到襄陽問候,並下了一道詔書,以表彰道安法師弘法之勤。而大臣如王導、庾亮、謝安、王羲之等等,也都樂與高僧往來。
東晉上流社會廣泛地信奉佛法,也許正是道安決意南下襄陽的一個重要理由。因爲,他在自己顛沛流離,千辛萬苦的經歷中,已經深切地體會到,弘傳佛法除了分遣徒眾前去各地,使之廣布之外,還應積極取得權力階層的理解和支持,佛法不離世間,孤立起來傳道,在這樣一個動盪的社會是行不通的。
在往來眾人之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則屬東晉名士習鑿齒。習鑿齒博學廣聞,以文名著稱,其辯才早已名滿天下。某天習鑿齒前往道安法師駐錫的檀溪寺拜訪,自我介紹曰:「四海習鑿齒。」道安應聲回答:「彌天釋道安。」二人機鋒相對,禪意盎然,時人稱許,以為名對。習鑿齒後來並向謝安推荐道安,力讚道安知識淵博、道風嚴謹,不以神通惑眾,全憑高超的智慧遠見與道德學問律己教人,所以得以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風格。
當苻堅攻克襄陽,也結束了道安在襄陽15年的弘法,繼而前往長安開啟了新的弘法生涯。除了成為佛教界的領袖,也是苻堅的「國事顧問」。
下篇介紹淝水之戰與道安法師如何影響苻堅以及法師對中國佛教的貢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