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大帝始篇:又一個天王】

【苻堅大帝始篇:又一個天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匈奴立漢,引發永嘉之亂,消滅西晉。
緊接著打開五胡十六國以及南北朝的時代,直到隋唐方重歸一統。

課本這樣寫就夠了。

南北朝的定義,從東晉滅亡後才開始算起。
東晉建立後,北方最重要的政權,叫後趙。

創始人並未稱帝,而給自己起了一個「天王」的名號。
類似項羽的「西楚霸王」,是為代天子行事的最高「王」。
天王沿用了兩代,後趙正式稱帝,幾個月後就內亂崩盤。

名稱看起來沒什麼重要,其實也還是很重要。
誰能代表中國,也是從古至今不斷的紛爭。

後趙的混亂,讓東晉覷準良機展開北伐,合縱連橫之下,天下十三州,東晉號稱奪回十一。

但我們也都知道,東晉終究是沒有收復中原。
北方的霸權,由前秦苻堅繼承,並與東晉展開南北決戰。

有人說,中國從古到今五百六十個帝王,只有五個人的「行為」,可以稱為「大帝」。
而魏晉南北朝亂世當中,苻堅竟也領了一個名額。

究竟,前秦苻堅有何過人之處?

苻氏是隴西氐人出身,當時的領袖苻洪從後趙內戰中抽身,先與東晉結盟,又自立為王。
但不久便遭人毒殺。

接掌大權的是苻洪三子,苻健。
苻健按照父親的遺命,決定將部族勢力轉往關中發展。

但關中的將領杜洪,也是號稱與東晉同盟。
如果苻健就這麼掀起戰爭,只怕不但要受到關中與東晉的包夾,連北方的冉魏也會來分一杯羹。

於是,苻健首先宣告撤銷父親自立的王位,恢復跟東晉的盟約。
另一邊,又接受與冉魏敵對的襄國皇帝封賞,表現出就地生根,要在四戰之地打出個未來的態勢。

凡是有人猜到苻健真正的用意,都會被他殺害。
幾個月下來,冉魏跟襄國的戰爭進入白熱化,東晉的注意力也全部放在這邊的時候,苻健的部族西進了。

不只軍隊,是真正的傾巢而出,攜家帶眷。

苻健部族渡過黃河停駐,命弟弟苻雄從潼關進攻長安,又請姪兒繞從北面河東行軍。
這個戰術路線,就是當年曹操跟馬超決戰時所用。

根據「曹操經驗」,潼關這一路將會是割鬚棄袍的慘烈。
能否逆轉戰局,全憑北面徐晃奇兵。

苻健也跟姪兒說:「你這邊要是不能成功,我們大家就跟著一起死,誰也不能獨活。」

不過嘛,其實曹操在潼關有點被馬超突襲啦。
這次是苻健突襲關中,結果沒有想像中困難,反倒讓苻健佔領了潼關。

苻健並不因此志得意滿。
他命大軍停住,備妥禮物信件送往長安,卻是跟杜洪說:「我覺得您特別適合當皇帝,特地前來投靠的。」

杜洪可不傻,群雄割據都打了超過五十年,現在還能獨霸一方的,可不是袁術嚴白虎之流。
就算沒有曹操那麼精,至少也有劉表那樣穩。

杜洪立刻召集關中諸將商議。
別說大伙不信苻健,你十萬大軍還攜家帶眷來投靠,是要住誰家?

打,先打再說。
至少要打到苻健成為盤中飧,任眾人分食才行,是吧?

苻健還沒等到姪兒的消息,又該如何決定策略呢?
他卜了一卦,用「易」來卜。

西進大吉,正是時候。

苻健決定拚了,並且要弟弟再次北上,接應姪兒。
原來北路軍拖延了時日,是因為太順利了。
所到之處,無不舉城皆降。

別以為打仗花時間,受降更花時間。
但總算是及時趕到,與苻健本軍成功夾擊關中諸將。

一網打盡了大軍頭,關中諸屯哪還能抵禦?
苻健直逼長安,杜洪只能倉皇奔逃。

前後大約花了一兩個月,但苻健絲毫不敢鬆懈。
接下來最重要就是搶時間,務必要趕在杜洪的前頭,與東晉朝廷跟前線連絡上。

戰報跟羅生門一樣,各說各話。
但禮物先到,情報先到,裁判官就會有先入為主的判斷。

也算是苻健運氣好了。
東晉對於關中戰事一點反應也沒有,就是因為北伐指揮官殷浩認為苻健離開,正是收復洛陽的良機。

而苻健所連絡的前線,卻也不是殷浩。
反是正在荊州等待時機的桓溫。

苻健的手下此時上表,建議苻健重新恢復父親的稱號:「秦王」。
但苻健大怒斥退,私下卻派人跟他們說:「還稱秦王?你們要拱我做天子啊。」

大家急急忙忙開小會,當天子不行啊,玉璽沒有,宗廟沒有,讖文沒有,就連關中民心,現在都很難說啊。
那就當天王吧。

當天王沒那麼多講究,只要背負個「討伐亂趙賊臣」的使命就行。

隔年,其實也就是一個多月後,苻健稱天王,建國號「大秦」。
定都咸陽……長安啦,長安。

即使苻健安撫了朝廷,荊州的桓溫,旁邊雍涼的毛可沒摸。

卻說杜洪以晉將身分去投奔了晉屬梁州刺史,便打算趁苻健立足未穩出兵。
雙方於五丈原交戰,由秦軍勝出。

隔年,苻健稱帝,封太子苻萇為大單于。
這已經是北方過半世紀的「傳統」了。

北方政權這些年來,太子成為了皇帝,必定要被大單于給篡掉。

苻健的檢討之下,乾脆一些,搞得像左賢王。
就算不能保證政權繼承平安,至少也要有跟叛臣一較高下的實力,是吧?

這是稱帝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另一部分,就是旗下諸將要封王侯啊。
雖說關中三輔河東盡是上好良田,但人口密度越來越高也不是個辦法。

苻健自己率兵西征,攻打杜洪留下的餘孽。
並再派苻雄跟姪兒東征。

這一次,是真的要跟東晉撕破臉了。

東征軍原本是去幫助許昌軍閥抵禦晉軍。
擊退晉軍後,苻雄一不做二不休,把許昌奪下了,進而回援西線……

這時,由於北伐晉軍接連敗退,遂發生陣前換將。
接棒的桓溫認為,這個關中大秦麻煩又危險,應該趁早除去,遂展開西征計畫。

苻雄再次迎戰,在秦皇的指示下,以不堅壁但清野的方式,逼退了晉軍。
西方的乞伏鮮卑更來示好。

前秦一片鼎盛時,大單于苻萇卻戰死了。
太子空缺,苻健只好改立老三苻生為太子。

糟了個糕,要套路了。
這樣下去,要是苻健早死,苻雄只怕又要改換國號了?

人心難論,不過歷史早已定案。
先死的,是苻雄。

沒事了嗎?很有事。

前秦大將不只一人。
還有秦皇姪兒啊。

隔年,苻健重病,姪兒以為已死,就率兵入宮,打算殺了苻生。
苻健聽得消息,隨即命人取來戎裝,親自上陣平亂。

叛軍看到皇上,嚇一個潰不成軍,姪兒就被抓起來殺掉了。
幾天後,苻健終於駕崩,僅僅三十九歲。

前秦苻氏說了這麼久,苻堅到底身在何方?
暗示就在前面了。

做為一個北方霸主,身負神異是必須的。
他的父親,自然也要智勇雙全,大忠大孝……

苻堅的父親,就是苻雄。
這一年,苻堅正好一十八。

苻堅,一名文玉。
兩個名字包括姓氏,都是因為他出生的時候,有「神光」灌頂,繼而大家發現這個嬰兒的背上赤毛,看起來好像寫了些什麼字。

當時想必眾說紛紜,不過留下的記錄應該是最大公約數:「草付臣又土王咸陽」。
原本他們家姓蒲,大家長蒲洪正打算幹點大事業,就因而把姓氏改為「草頭付」的苻字。

「臣又」下土,就是堅。
但其實我們也不難發現,又跟文的形很像。
王跟玉的形也很像。

前面說了,小苻堅只是背上看起來像有字,並不是真正清清楚楚明明白的文章。
這種在過去就是「讖文」,一個文本各自解讀。

那我其實不太相信會有咸陽筆劃這麼複雜的字啦。
不過咸陽簡稱咸,咸也有「全」的意思。

全,土,王,玉,大家也都長得差不多差不多。

對了,苻堅又是「堯兆」,懷胎十二月才出生的類型。
手長過膝,目有紫光,反正這年代正流行。

大家長,也就是阿公苻洪覺得這孩子很神異,給他起了個「堅頭」的小名。
苻堅聰敏好學,人又乖巧,是家族的寶貝。

七歲就跟十歲的孔融一樣,敢與大人說理。
八歲,苻洪更為他聘請家教老師,學習漢人的學問。

相對大他三歲的苻生,就十分的不討喜。
苻生性格無賴,長得又醜。

怎麼知道醜?他出生就是個獨眼龍。
以前很歧視這種事的,你看夏侯惇開心嗎?

苻洪曾經調侃他說,我聽說瞎子很愛哭,是真的嗎?
阿生突然就拔出刀子,刺了自己一下,滴出血來:「這也算是哭了吧。」

苻洪可不是姚弋仲那種不分尊卑的老羌,當下抄起鞭子就揍孫子。
阿生躲啊閃啊,大喊:「我不怕刀槍,就怕鞭子呢。」(性耐刀槊,不堪鞭捶。

苻洪更生氣了,喝道:「你小子要調皮,我就只好把你當奴隸對待了。」
生哥抓抓頭,「當奴隸啊?可不要像石勒呢。」

當時苻洪是後趙大將,雖說石虎篡逆,但也是把石勒供起來拜的。
老氐一驚,撲過去就抓住小孫子,摀住他的嘴。
更把兒子們叫來,道:「這孩子狂悖不受教,最好早點除掉,不然長大必然害死我們家。」

阿生的親爹苻健二話不說,刀子就拔出來要殺兒子。
倒是苻雄出手阻攔:「長大就會改了啦,是不用這樣。」

逃過一死的阿生長大之後,果然很有改變。
變得雄壯威武,可以空手搏熊虎,跑步賽奔馬。
擊刺騎射,冠絕一時。

擊刺其實就是「使用兵器」,倒不限於什麼類型。
簡單說,苻生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桓溫來攻打關中時,阿生的大哥中流箭而死,十九歲的阿生卻是單人匹馬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前後十數。
不下常山趙子龍啊。

是說大哥死了,為啥就老三上位呢?
「健以讖言三羊五眼應符,故立為太子。

前面說過了,苻健本人是個「易」信徒。
史書的廢話很少,通常只是我們自己看不穿。

我不懂易,但我一搜就知道,《易林》用很多「三羊」在解卦。
五眼則是佛教的名詞。

這樣的讖言,也呈現出石虎廢儒禁問吉凶之後的北方社會變化。
上面苻堅預言我們說了,讖文歸讖文,解讀在個人。

苻生的排行,應了「三」羊,其天生獨眼,更合「五」眼奇數。
另一邊,苻健也做了一夢,夢見天神派遣使者,要他封年少的苻堅為龍驤將軍。

這是苻洪剛入石虎麾下所領軍銜,迷信的苻健也相信,苻堅將會跟他的父親一樣,以將軍身分輔佐大秦茁壯。

苻堅的學問極好,交遊又廣闊。
舉凡苻健的親信呂婆樓,以及外戚強汪,都十分看好苻堅。
就連苻生的妻族梁氏這邊,也有梁平老與苻堅傾心相交。

隨著苻雄過世,苻堅繼承了東海王位。

宗室親王龍驤將,苻堅滿腹經綸,一心要經世緯國。
大秦二世帝苻生,卻是天生的猛將兄。

這兩個性格與身分錯置的堂兄弟,終究免不了即將到來的衝突……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78會員
926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阿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
曹操多疑是藝術形象?還是史實?
把所有資訊塞進完結篇,焦先這個人在唐朝也仍然會被提及,了解一下整個東漢魏晉的社會底層。
管寧傳最後附錄了兩名高士:張臶加減看,胡孔明可是農場文常客,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