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職場讀書人選書】經常只以背影示人的他們 其實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計程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本書集結了二十三位計程車司機的故事,儘管不到全台司機的千分之〇・二五,無法代表所有的從業人員,但是,他們確實展現了充滿韌性的共通特質,辛苦跑車的背後,一肩扛起責任,只為了給家庭,或是給心中最重視的那個人最多的愛。
「沒人看得到計程車司機,就像透明人,只看到後腦勺。」影集《新世紀福爾摩斯》中短短一句台詞,卻道盡計程車司機在現代社會中,被「工具化」的悲哀。隨著台灣經濟發展,作為重要交通元素的計程車業也在1980年代開始萌芽,因為只要會開車就能快速上手,計程車也成為許多男性遭遇困境後,得以支撐生活、持續供應家庭需求的最後一條救命索。
然而,如此兼具商業交通發展,以及穩定社會家庭的行業,不只因為組成份子複雜,長期被貼上許多標籤,在享汽車Uber等新型態服務出現後,也一度落入市場淘汰的邊緣。
自從2006年踏進計程車業,台灣大車隊集團副董事長李瓊淑,不只在這個以男性為主要從業者的職場中站穩了腳步,同時也看見不同於外界想像的「運將」。藉由《計程人生:23段用愛跳錶的旅程》,計程車司機也不再只是一份職業,而是一個個被立體呈現的「人」。
「計程車這個行業是很神聖的,你要把乘客安全載到指定地點的使命感、責任感(後略)⋯」
小從對於計程車業的認同感,大到由己及人的人生觀,書中的司機們或者歷經大起大落,或者在開車的過程中,觀察到人生百態,有的甚至身體有殘缺,但他們同樣都藉由握住方向盤,找到人生前進的方向。此外,司機們的「副業」更是書中的亮點,不論是志工、救護隊、音樂家、演員,或是熱心助人的定期捐血者,都讓他們的形象脫離了一般對於司機們貧乏、扁平的想像。
雖然和文學作品相比,在文字運用上比較生澀,有時還會有種在幫大車隊打廣告的感覺,但《計程人生:23段用愛跳錶的旅程》作為一本(類)職業書寫,的確呈現出了計程車司機們,鮮為人知的面相,在「自由工作者」成為夢想職業的現代,有些案例甚至隱隱透出這樣的氛圍。
「我一直覺得,『爸爸是計程車司機』是一件非常驕傲的事,我覺得超炫的!」她聊起國中上英文課時,老師請大家說自己是如何上學的,同學們的回答多是:「I go to school by bus.」「I go to school by train.」或是「I go to school on foot.」她舉手回答:「I go to school by taxi.」同學們都投以羨慕和驚訝的眼光,「他們也覺得,『爸爸是計程車司機』這件事情很酷!」

因為Uber爭議,藝人LuLu黃路梓茵曾2019年透過臉書發文,向自己的父親告白,對於父親的驕傲,也在書中的訪談展露無遺。2017年韓國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某種程度上也呈現出了司機們使命必達特點。
每當搭乘計程車,如果是在精神狀況不是太差的情況下,筆者總是喜歡和司機聊天,一部分是化解尷尬,另一部分則是源自於愛聊天聽故事的個性,在過程中也往往會出現意料之外的收穫。雖然隨著自動駕駛技術演進,未來計程車恐怕也將迎來黃昏。但在那之前,計程車司機作為一種專業,的確也應該會得更多的認識、理解及尊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21年3月,當中國惡意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中國國民黨不只高聲量批評民進黨政府,也大肆宣傳自己如何幫助農民度過危機。然而,這樣的行徑,看在過去曾經歷過「香蕉盛世」的農民而言,或許是最大的諷刺。
1998年出生的劉宸君,與旅伴在2017年前往尼泊爾進行山區健行,卻遇上罕見的三月大雪,最後不幸喪生。《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正是作者的友人協助蒐集、整理她生前所著的遊記、詩、書信與雜文後出版的作品。透過這些文字,她不再是新聞事件中刻畫單薄的受難者,而是熱愛人生、具有豐富情感與生命厚度的作家。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是作家廖梅璇的散文集,收錄了她從2005年到2017年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不少得獎之作。透過這些生活紀錄,作者不斷頗析自我,並將其攤在陽光下,也因為這樣的「誠實」,讓每個文字都顯得更加動人且灼人。
由插畫家阿尼默繪圖、搭配詩句,這本作品透過文字與圖像,分別描述了告白的勇氣,與樹木被製成一本書的過程。不過最後讀者也會意外發現兩者終將匯流,原來所謂「情批」,就是樹木對於讀者的告白信。
「我不是機器人」,當遇到這個驗證機制時,我們往往不假思索點下,然而受到各種社會制度、規章,甚至是價值觀念約束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定義的機器?比起二元分法,作者林新惠認為「機器」與「人」更像是光譜的兩端,而她的作品《瑕疵人型》中,說的正是成為「人型」的主角,如同機器般產生glitch。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2021年3月,當中國惡意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中國國民黨不只高聲量批評民進黨政府,也大肆宣傳自己如何幫助農民度過危機。然而,這樣的行徑,看在過去曾經歷過「香蕉盛世」的農民而言,或許是最大的諷刺。
1998年出生的劉宸君,與旅伴在2017年前往尼泊爾進行山區健行,卻遇上罕見的三月大雪,最後不幸喪生。《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正是作者的友人協助蒐集、整理她生前所著的遊記、詩、書信與雜文後出版的作品。透過這些文字,她不再是新聞事件中刻畫單薄的受難者,而是熱愛人生、具有豐富情感與生命厚度的作家。
《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是作家廖梅璇的散文集,收錄了她從2005年到2017年的作品,其中也包含不少得獎之作。透過這些生活紀錄,作者不斷頗析自我,並將其攤在陽光下,也因為這樣的「誠實」,讓每個文字都顯得更加動人且灼人。
由插畫家阿尼默繪圖、搭配詩句,這本作品透過文字與圖像,分別描述了告白的勇氣,與樹木被製成一本書的過程。不過最後讀者也會意外發現兩者終將匯流,原來所謂「情批」,就是樹木對於讀者的告白信。
「我不是機器人」,當遇到這個驗證機制時,我們往往不假思索點下,然而受到各種社會制度、規章,甚至是價值觀念約束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定義的機器?比起二元分法,作者林新惠認為「機器」與「人」更像是光譜的兩端,而她的作品《瑕疵人型》中,說的正是成為「人型」的主角,如同機器般產生glitch。
在看劇的過程中,筆者重讀了一次小說,並深刻體會到戲劇改編後與書中內容的差異,及想像力被視覺化限縮帶來的落差感。不過電視劇本身,也因為涉及更多社會議題,而有其獨到之處。整體而言,小說是內斂的,電視劇則是外放的、更加符合的大眾口味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長篇多字文章終於又開始流行^_^ 關於計程車司機這個行業,大家可能有很多的成見 覺得就是混不下去只能糊口飯吃 或者是公司倒閉只能跑車 再來就是吃不了苦待在大公司企業底下希望選擇自由 每個計程車司機運將都有自己的故事,別小看他們絕對不是單純的塑膠做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計程車乘客與司機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刑事案件,包括暴力犯罪、性犯罪、詐騙等。分析了犯罪發生的多種動機,如經濟壓力、心理健康問題及社會環境等。並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經濟援助及安全教育,以期提升計程車行業的安全性與減少犯罪發生率,讓司機與乘客能獲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理財書,不過看下來就覺得這不能說是理財書(書店分類確實是投資理財),雖然書中提到很多理財觀點,不過更多是不同的人生故事。 作者經常乘搭計程車和UBER,而這本書就是他與不同司機聊天的紀錄,每一個司機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作者最喜歡問司機們在做計程
會搭計程車的乘客形形色色,三教九流各式各樣各種類別的人都有。 但這篇文章要寫的是計程車司機最喜歡的乘客類別 。
數年來,基於保建的需求,我們固定星期一到約莫兩公里處的中醫針灸科治療,每次都搭乘Uber前往,自然有較機會與Uber司機交談。依我的乘車經驗,Uber司機的態度還算不錯,但是有時運氣不佳,就遇到鐵面人般的司機,或者到達目的地時,連向乘客道聲謝謝都嫌麻煩似的司機,這些面相真使人不舒暢。   不過,
很多人上車都會問司機生意好不好,其實傳統計程車的收入是靠機運的。
Thumbnail
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生活意义?你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从自己的体验中找到答案?
Thumbnail
一場雨中的計程車之旅,開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緣份,司機的溫暖和包容讓人深受觸動,展現了人生相遇的美好和意義。本文將帶領讀者重新思考生命中的相遇和價值,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不同時代的時空環境與社會背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故事。就像80年代後半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十分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義不容辭照顧車行司機的大小事;而跑遍大街小巷、來來去去的運匠,送往迎來載著形形色色的客人,也有自身背負家計的甘苦。這些故事就從車行老闆大兒子的視角,道出千禧年前後的家族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這個後疫情時代,長篇多字文章終於又開始流行^_^ 關於計程車司機這個行業,大家可能有很多的成見 覺得就是混不下去只能糊口飯吃 或者是公司倒閉只能跑車 再來就是吃不了苦待在大公司企業底下希望選擇自由 每個計程車司機運將都有自己的故事,別小看他們絕對不是單純的塑膠做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計程車乘客與司機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刑事案件,包括暴力犯罪、性犯罪、詐騙等。分析了犯罪發生的多種動機,如經濟壓力、心理健康問題及社會環境等。並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經濟援助及安全教育,以期提升計程車行業的安全性與減少犯罪發生率,讓司機與乘客能獲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理財書,不過看下來就覺得這不能說是理財書(書店分類確實是投資理財),雖然書中提到很多理財觀點,不過更多是不同的人生故事。 作者經常乘搭計程車和UBER,而這本書就是他與不同司機聊天的紀錄,每一個司機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作者最喜歡問司機們在做計程
會搭計程車的乘客形形色色,三教九流各式各樣各種類別的人都有。 但這篇文章要寫的是計程車司機最喜歡的乘客類別 。
數年來,基於保建的需求,我們固定星期一到約莫兩公里處的中醫針灸科治療,每次都搭乘Uber前往,自然有較機會與Uber司機交談。依我的乘車經驗,Uber司機的態度還算不錯,但是有時運氣不佳,就遇到鐵面人般的司機,或者到達目的地時,連向乘客道聲謝謝都嫌麻煩似的司機,這些面相真使人不舒暢。   不過,
很多人上車都會問司機生意好不好,其實傳統計程車的收入是靠機運的。
Thumbnail
什么是自我价值?什么是生活意义?你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或从自己的体验中找到答案?
Thumbnail
一場雨中的計程車之旅,開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緣份,司機的溫暖和包容讓人深受觸動,展現了人生相遇的美好和意義。本文將帶領讀者重新思考生命中的相遇和價值,是一篇充滿感動和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不同時代的時空環境與社會背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故事。就像80年代後半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十分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義不容辭照顧車行司機的大小事;而跑遍大街小巷、來來去去的運匠,送往迎來載著形形色色的客人,也有自身背負家計的甘苦。這些故事就從車行老闆大兒子的視角,道出千禧年前後的家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