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的日暮,人生的餘暉

更新於 2022/07/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遠距上班後久違進辦公室的一日,因為上車前特別去確認了一下車牌是否正確,Uber駕駛就跟我聊了起來。
他:「你上車前還會確認車牌哦?」
我:「對呀~因為之前有開錯車門的經驗,所以會特別確認一下」
他:「這樣的確比較好,我之前就曾經載過一個要去內湖的,她沒確認車牌就上車。結果後面也有一台車也是要去內湖的,結果兩個人都搭錯車」
我:「原來是這樣,上班時間應該很多人看也沒看就直接上車了~您開車開多久了?」
他:「才四個月而已」
我:「哦~看不出來,感覺經驗很豐富」
他:「之前因為工程沒做了,就待在家裡沒事做。我也沒什麼不良嗜好,喝酒、賭博也不會,如果會打麻將還有牌友可以找。以前的朋友還在工作的時間又配合不上,只好每天坐在家裡給電視看,好像每天都在顧那台電視一樣,就這樣九個月。後來想想覺得不行,就弄了一台車來開,想說至少有點事情做。」
後來這位皮膚黝黑身材精瘦的Uber駕駛,一路跟我分享他的職涯歷程。以前做霓虹燈工程的他,往來於各個辦公大樓的工地,在外牆上爬上爬下、風吹日曬,工作辛苦看似一天八小時,實際工作差不多6小時左右,不像現在,一天開車開14-15小時,其實也賺不太到之前一整個月的工資。
經過市政府捷運站附近,他也指著路口那個看起來至少有好幾層樓高的廣告看板說,之前也曾經做過那麼大的霓虹燈看板,大概需要一個多月才能完工。
後來他又如數家珍地說信義區還有哪個企業、辦公大樓的外牆的霓虹燈他也有做過,像是在數算過往時光的人生勳章一樣,Uber駕駛大哥曾經經手過的作品,散落在城市各個角落。
或許邊說邊回想,可能又有一些回憶浮現腦海,但後來他又補了一句:「唉~不過說起來,這就是夕陽產業了,現在大家都用LED了。」
他邊開車還邊問我是幾點上班,可能擔心怕我趕不上上班時間,我說公司有彈性工時不用打卡,來得及,所以不用趕。
他說,彈性工時不打卡也是有好處,但是下班應該也是很不固定,像他自己開Uber之後,只要一坐上駕駛座抓著方向盤,就好像黏住一樣,一天至少14、15個小時,幾乎沒有什麼休息
他說:「可能也是一種責任感吧,想說都來開車了,就認真一點開。」
我想起了自己的父親,以前因為做土木工程需要逐工地而居,需要到工地現場監工時,爬上爬下或是風吹日曬也是家常便飯,皮膚也曬得黝黑。我小時候曾經一直以為爸爸的皮膚天生就是這麼黑,一直到某次看到他在褲子底下的腳是白的,才知道原來他是因為工作被曬黑的。
他參與過的工程也遍佈台灣各個地方,無論是過港隧道、高速公路、西濱快速道路等,嘉義、彰化、屏東、高雄等縣市,快速道路工程多位處於偏鄉逐工地而居也是日常,即便每次回家路途奔波他也不以為意,也從來沒聽過他抱怨過工作。
或許就像是這個Uber大哥一樣,投入工作本身有更多是義務、是責任,而從來不牽涉到過多的個人喜好和價值判斷。於是,一輩子就做一行,直到做到不能做為止。
我也不知道,這個Uber大哥有沒有跟家人討論過他的想法?他開Uber是開心的嗎?是否有找回生活的規律?是不是對人生有多一點盼望呢?
在短暫的20分鐘車程交會裡,他跟我交換了我們曾經的人生記憶。在下車後,一切重新開始,我們又各自往自己的人生奔去。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問他的問題是不是我曾經想問過父親的,但一直沒能開口問。
或許,這樣的問題,我也想問自己。
    職涯像是不同目的地的旅行,每次路上收盡的風景都是未來人生的養分,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段美好的旅程!Bon Voy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小到大,從自我中心的嬰孩時期到開始跟現實世界互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一直到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甚至去適應遊戲規則,走向內外在一致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特別是面臨真實生活中永不缺乏的失落經驗。 然而,就像是錯誤不會自然負負得正,傷害也不會。
    最近收到了家人的信用卡公司郵寄來的信用卡權益說明光碟,打開了黏住光碟的膠帶,看到一個上面寫了「信用卡會員權益手冊」的光碟,沒有附帶其他說明。 如果只是單方面去宣導自己想講的,後續有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新建案的廣告,畫面總不脱挑高的門廳、金碧輝煌的裝潢、開闊的空間、一望無際的視野,搭配著身著華服和西裝在餐桌上談笑風生,出入有名車接送的人物,儼然是成功人士的樣板的展示。而這樣的形象基調不斷地重複,某方面好像也是不斷地複製貼上主流社會對於成功的想像。
    最近聽聞了一些關於失落的故事,無論是來自身邊親近的人離開、生病,想要孩子無法如願,想要的工作沒在最合適時出現,在人生和職涯道路上,在上頭的邊走邊看的人,原本都以為自己參加的是套裝旅行,好像在固定的時間就可以造訪固定的景點,達成某種人生成就,可以從自己的人生待辦清單上畫去一個代辦事項。
    記得在大一歷史課的時候,那時候碰到一位溫文儒雅且博學多聞的老師,雖然自己的研究是明清歷史,卻不吝帶著我們透過歷史的視角去看待人類真實所經歷過的生命,讓現代跟過去看似的斷代,有重新對話跟省思人類共通問題的機會。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從小到大,從自我中心的嬰孩時期到開始跟現實世界互動,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一直到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甚至去適應遊戲規則,走向內外在一致的過程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與挑戰,特別是面臨真實生活中永不缺乏的失落經驗。 然而,就像是錯誤不會自然負負得正,傷害也不會。
    最近收到了家人的信用卡公司郵寄來的信用卡權益說明光碟,打開了黏住光碟的膠帶,看到一個上面寫了「信用卡會員權益手冊」的光碟,沒有附帶其他說明。 如果只是單方面去宣導自己想講的,後續有可能會產生什麼問題呢?
    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新建案的廣告,畫面總不脱挑高的門廳、金碧輝煌的裝潢、開闊的空間、一望無際的視野,搭配著身著華服和西裝在餐桌上談笑風生,出入有名車接送的人物,儼然是成功人士的樣板的展示。而這樣的形象基調不斷地重複,某方面好像也是不斷地複製貼上主流社會對於成功的想像。
    最近聽聞了一些關於失落的故事,無論是來自身邊親近的人離開、生病,想要孩子無法如願,想要的工作沒在最合適時出現,在人生和職涯道路上,在上頭的邊走邊看的人,原本都以為自己參加的是套裝旅行,好像在固定的時間就可以造訪固定的景點,達成某種人生成就,可以從自己的人生待辦清單上畫去一個代辦事項。
    記得在大一歷史課的時候,那時候碰到一位溫文儒雅且博學多聞的老師,雖然自己的研究是明清歷史,卻不吝帶著我們透過歷史的視角去看待人類真實所經歷過的生命,讓現代跟過去看似的斷代,有重新對話跟省思人類共通問題的機會。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涯的內在系統(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和外在系統(公司、產業、職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決策模式,幫助讀者做出現實與理想都盡可能可以兼顧的職涯決策。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植牙的補骨與骨再生術的開發歷程,從引導骨再生術的歷史、發展時期、不同的membrane、bone graft、GBR的生物性原則以及影像技術和組織生物學的研究。文章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資料,旨在幫助植牙醫師瞭解補骨與骨再生術的相關知識和技術。
    Thumbnail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的來訪者CC在一家小型電商公司擔任客服工作,CC當時會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離家僅需要20分鐘車程,能準時下班很偶爾才加班,假日不會被工作打擾,這些都是當時她選擇進入這份工作的原因。
    在面對找工作前, 通常需要練習面對自己的了解為何, 可以從幾個方向切入, 1.建構認知自我 了解自身的優勢及劣勢, 大致上從自己的科系,興趣,喜好 以及在意的事情來了解自己, 或是搭配線上的興趣或性向測驗來做側面的了解 2.職涯探索討論 面對自己的職涯, 以前念書時也很少
    Thumbnail
    這幾年臺灣的經濟情況,在疫情下逆勢崛起,許多公司的營收都創下不錯的表現。隨之而來的,往往是伴隨成長而來的高工時,「忙到昏天黑地」似乎成為臺灣許多上班族的寫照,大家就好像一個不斷奔跑的馬,找不到暫停鍵給自己休息。
    Thumbnail
    《設計思考全攻略》一書中提到,設計本身是一種創造行為,是一種資源有限狀態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在種種限制下產生的。人生的內涵就是一種限制,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對抗或者解除限制,而是和限制相處,在限制條件之下,如何找到這個階段想成為的自己。人生設計就是告訴你,如何用設計,確定你未來的人生目標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健康餘命這個詞,好像是在跟成大還是新加坡哪個大學的老師在聊他們專案時,高齡議題在我工作領域上一直會遇到,但是目前還沒機會直接經手相關專案,不過這個話題大部分人只要活著至少會遇到兩次,一次是長輩年老要面臨照護時,一次是自己年老時要怎麼自理,所以我認為大家都該關心一下。
    Thumbnail
    學習是一段"喚醒自己"的過程 從小到大不斷學習,爲的就是考上好學校。 因為我爸總是說:「學歷可以改變人生。」以前感覺是,好像又有點不是。 因為剛出社會時的確有享受到學歷帶來的紅利,但好像僅僅是剛開始。 原來,我拿到的是一張紙,只是一張花了很多學費的紙,而非真正的學習。
    Thumbnail
    你滿意你現在的工作嗎?如果要你想像一下自己10年、20年後的自己畫面,會長什麼樣呢?現在世界變動劇烈,我們正面臨勞資關係崩裂、退休年齡延後、人工智慧取代等各種挑戰。如果你覺得每天忙轉輪迴,未來卻一團模糊的話,這本《人生的長尾效應》或可幫你指點迷津。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解決職涯迷惘的方法及思維觀念,包括職涯只是生涯的一部分、不要放棄去接近一直吸引你的事物,以及職涯是不斷動態變化的過程等。這些方法或許可以幫助你緩解對於職涯迷惘的焦慮與緊張,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職涯GP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職涯的內在系統(興趣、能力和價值觀)和外在系統(公司、產業、職位)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決策模式,幫助讀者做出現實與理想都盡可能可以兼顧的職涯決策。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植牙的補骨與骨再生術的開發歷程,從引導骨再生術的歷史、發展時期、不同的membrane、bone graft、GBR的生物性原則以及影像技術和組織生物學的研究。文章收集了大量的研究資料,旨在幫助植牙醫師瞭解補骨與骨再生術的相關知識和技術。
    Thumbnail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我的來訪者CC在一家小型電商公司擔任客服工作,CC當時會選擇這份工作是因為離家僅需要20分鐘車程,能準時下班很偶爾才加班,假日不會被工作打擾,這些都是當時她選擇進入這份工作的原因。
    在面對找工作前, 通常需要練習面對自己的了解為何, 可以從幾個方向切入, 1.建構認知自我 了解自身的優勢及劣勢, 大致上從自己的科系,興趣,喜好 以及在意的事情來了解自己, 或是搭配線上的興趣或性向測驗來做側面的了解 2.職涯探索討論 面對自己的職涯, 以前念書時也很少
    Thumbnail
    這幾年臺灣的經濟情況,在疫情下逆勢崛起,許多公司的營收都創下不錯的表現。隨之而來的,往往是伴隨成長而來的高工時,「忙到昏天黑地」似乎成為臺灣許多上班族的寫照,大家就好像一個不斷奔跑的馬,找不到暫停鍵給自己休息。
    Thumbnail
    《設計思考全攻略》一書中提到,設計本身是一種創造行為,是一種資源有限狀態下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在種種限制下產生的。人生的內涵就是一種限制,因此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對抗或者解除限制,而是和限制相處,在限制條件之下,如何找到這個階段想成為的自己。人生設計就是告訴你,如何用設計,確定你未來的人生目標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到健康餘命這個詞,好像是在跟成大還是新加坡哪個大學的老師在聊他們專案時,高齡議題在我工作領域上一直會遇到,但是目前還沒機會直接經手相關專案,不過這個話題大部分人只要活著至少會遇到兩次,一次是長輩年老要面臨照護時,一次是自己年老時要怎麼自理,所以我認為大家都該關心一下。
    Thumbnail
    學習是一段"喚醒自己"的過程 從小到大不斷學習,爲的就是考上好學校。 因為我爸總是說:「學歷可以改變人生。」以前感覺是,好像又有點不是。 因為剛出社會時的確有享受到學歷帶來的紅利,但好像僅僅是剛開始。 原來,我拿到的是一張紙,只是一張花了很多學費的紙,而非真正的學習。
    Thumbnail
    你滿意你現在的工作嗎?如果要你想像一下自己10年、20年後的自己畫面,會長什麼樣呢?現在世界變動劇烈,我們正面臨勞資關係崩裂、退休年齡延後、人工智慧取代等各種挑戰。如果你覺得每天忙轉輪迴,未來卻一團模糊的話,這本《人生的長尾效應》或可幫你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