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心得】母女不易碎 #9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母女不易碎 #9
作者 | 黛伯拉•泰南
譯者 | 張玄竺

為什麼會讀這本書呢?因為很愛女兒,卻又常常秒怒,對她好沒耐心,驚覺自己裡面有些事是需要去面對的,或許和我的童年有關係;曾經七歲以前我也是被母親疼愛並與她朝夕相處的,但在一個狀況發生後,我的世界全部改變了,好像一夕之間要長大很多!我想從這本書裡面找到答案,哪怕只有一點,但卻足以讓我走出困惑。

在許多的家庭多半是母女關係的互動較多、關係較親密,但相對的衝突也比較多,書中提到「母女之間的關係就像愛情一樣,雙方可望著彼此,並以彼此為榮。(查樂斯)」,當眼前的女孩跟妳長得又特別相像時,那種感覺真的就好像遇見愛情一樣,會想好好的呵護並經營。

女兒是我一手帶大的,舉凡她的所有我都覺得瞭若指掌,但卻也是造成我們衝突多的原因之一,女兒曾哀嚎說:「妳又不是我!為什麼妳每次都要幫我做決定,都不先詢問我?」對於女兒的的選擇與我不同時,我也曾經視為是一種「反叛」,作者在此提醒,我們只是無法想像與無法感受女兒的世界,僅是透過我的鏡片來看世界。

母親往往會從女兒身上看到自己人生的影子,也就不意外在女兒擁有母親想得到卻得不到的事物時心生嫉妒。例如,我曾經在女兒年幼時羨慕她和爸爸的關係非常好,這很矛盾因為我希望他們關係融洽,但卻又嫉妒她從小就能擁有父愛的圍繞,也是我一開頭提到的「自己裡面有些事是需要去面對,或許和我的童年有關係。」

女兒和我幾乎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心理學家Abraham Tesser-因為我們越親近的人越會拿我們和自己比較,如果覺得自己比較差就會感覺很不好,避免不悅感,就是將差異降到最少,將對方成就減到最小。

將自己與女兒彼此視為獨立的個體,縱使我們樣貌相像,但思想模式不盡相同,母女間仍有存在差異,不該塑造孩子成為我們的縮影,該建立一個關係模式:尊重、界線、同理,真心讚賞認同孩子。

在這本書當中我學習到的是專注在自己身上的特質與需要就好,做得好既能延伸觸及到女兒身上,幫助她找尋到屬於自己的特質與魅力。

要珍惜母女關係中的隱含訊息(願意花時間去準備並了解對方),透過對話,也就是聊天來成為彼此關係的黏著劑,讓渴望親近成真,降低被疏離的感覺。

我想母女不易碎,應該從與自己建立關係開始。
avatar-img
14會員
58內容數
我心有個渴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女人。 至於好的定義是什麼?內心的踏實感會讓我知道答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琳沙龍空間 的其他內容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離線出門去、關掉手機、進入飛航模式,甚至是刪掉facebook app,這些是我想做卻又狠不下心去做的事,深怕自己會漏掉任何訊息及更多關於我,殊不知自己卻不斷再流失,甚至失控中!當我下定決心開始實施時,那些天我活得身心通
在過去的十年育兒生活裡,我只知道五感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種感官;第一次看到作者提及七感遊戲教養時,讓我感到好奇到底是哪七感。
性暴力、性侵...諸如此類的案件並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減少,反而更加劇烈!作者在一開場就提到在擔心性暴力之前我們更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教導性教育。 有了孩子後,才知保護自己的身體及勇敢說不,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再正常不過了,但對於孩子們的性教育
無論做什麼事情,若我們先了解自己,很多事情都就能迎刃而解,先不說成敗,在這過程至少我們努力且問心無愧;常聽到態度決定你的高度,那態度要如何表達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非常喜歡這一段話:愛是宇宙最強大的力量,「因存在而喜悅」。Answer your calling, calling(呼召),一生的命定及人生課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離線出門去、關掉手機、進入飛航模式,甚至是刪掉facebook app,這些是我想做卻又狠不下心去做的事,深怕自己會漏掉任何訊息及更多關於我,殊不知自己卻不斷再流失,甚至失控中!當我下定決心開始實施時,那些天我活得身心通
在過去的十年育兒生活裡,我只知道五感體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五種感官;第一次看到作者提及七感遊戲教養時,讓我感到好奇到底是哪七感。
性暴力、性侵...諸如此類的案件並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減少,反而更加劇烈!作者在一開場就提到在擔心性暴力之前我們更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教導性教育。 有了孩子後,才知保護自己的身體及勇敢說不,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再正常不過了,但對於孩子們的性教育
無論做什麼事情,若我們先了解自己,很多事情都就能迎刃而解,先不說成敗,在這過程至少我們努力且問心無愧;常聽到態度決定你的高度,那態度要如何表達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非常喜歡這一段話:愛是宇宙最強大的力量,「因存在而喜悅」。Answer your calling, calling(呼召),一生的命定及人生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完全是因為書名而買的一本書,因為我有一個女兒,而我的脾氣也一直不好,所以害怕女兒的脾氣也跟我一樣差,看到這樣的書名能不買嗎? 原本以為這是教養類的書,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書,因此對我來說內容有點硬,不太容易消化,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甚至看完以後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覺得她們倆不是我女兒,而是我的閨蜜。 我們總可以吱吱喳喳地聊個不停,不管內容有多無厘頭, 當然也常常互相向對方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關心,那是這世上很難得的真意。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眷戀,那也是永恆不變的真情。 當我很極力地去在乎她們的感受時,其實她們也很盡力地在呵護著我。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Thumbnail
越看越覺得,「母愛」其實是很複雜的,比其他任何的愛都複雜,尤其隨著時間的過去,孩子的長大,一直變化著,母親有沒意識到那種變化呢?意識、心理及行動上有沒有跟著改變?在在都影響著孩子、母親本身,還有親子關係的本質啊!   誰說生了孩子後就自然會當爸媽了呢?那是古時候的人沒意識到人生中什麼都需要學習,
Thumbnail
教育的角色關係,家族中的角色關係,如何透過家庭中的角色關係來說明生活的調適和關懷。
Thumbnail
完全是因為書名而買的一本書,因為我有一個女兒,而我的脾氣也一直不好,所以害怕女兒的脾氣也跟我一樣差,看到這樣的書名能不買嗎? 原本以為這是教養類的書,不過看了之後才發現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書,因此對我來說內容有點硬,不太容易消化,也花了很多時間才能看完這本書,甚至看完以後不太記得自己到底看了什麼
Thumbnail
有時候,我會覺得她們倆不是我女兒,而是我的閨蜜。 我們總可以吱吱喳喳地聊個不停,不管內容有多無厘頭, 當然也常常互相向對方傾訴內心的喜怒哀樂。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關心,那是這世上很難得的真意。 我們有著對彼此的眷戀,那也是永恆不變的真情。 當我很極力地去在乎她們的感受時,其實她們也很盡力地在呵護著我。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