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刺推薦|因為我是女性:妳痛恨自己身為一位女性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這些觀念都呈現了女性順從、依附的屬性,而忽略女性本身也是獨立個體。

▶︎你的母親如何影響了你?

「孩子就是我的一切,你的成就就是我人生的成功。」一位共生的母親,在關係裡帶來窒息感、內疚感、羞恥感,並影響孩子的一生。

「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一位消失的母親,帶給孩子被拋棄的恐懼,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一位自戀型的母親,透過控制孩子的一切,剝奪了孩子的自我認同,形成討好型人格而無法成為自己。

甚至,母愛的匱乏也可能影響肥胖問題,或讓我們急著證明自己比男性還強,這都是因為我們的女性身份不被認同。

而這些來自母親影響的蛛絲馬跡,其實都藏匿於我們與母親的關係之中。


▶︎如何擺脫母親對你的影響?

其實光是要承認原來自己受到母親的影響有那麼多,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可是無法否認的是,即便母親再怎麼愛孩子,沒有人是完美的母親。

書中提到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內在媽媽」,媽媽對待孩子的態度,會成為我們的核心信念。

也許我們平時對自己的苛刻、厭煩、唾棄、置之不理、自我檢討等⋯⋯都是複製了母親看待我們的眼神。

我們必須承認一件事——我們渴望摔倒時,會有一個用心疼眼神看著我們的媽媽;當我們達成目標、開心地分享時,會有一位滿心喜悅、以我們為榮的母親。

而就算我們沒有這樣的母親,我們也能成為溫柔對待自己的人。

在看《因為我是女性》前,我內心對書名的想法是——
「因為我是女性,所以薪水比較低。」
「因為我是女性,社會期待我是個溫柔婉約、體貼可愛的人。」

看完本書後,我終於可以不厭世、有自信地說出——
「因為我是女性,我是獨立自由、有力量的個體!」

🔺特別備註:本書也適合男性閱讀喔!對母親關係的認識會有很大的幫助,書中也有提到產後憂鬱症,能成為老婆的一大支柱👍

▶︎ 帶刺好書推薦


.《因為我是女性:即使受傷,也能溫柔對待世界》


.作者:侯玉珍


.出版社:好人出版
.出版日:2022/09/ 21


文字|小衣 @yi__4.1
校稿|詩玟 @janewhisper、海安 @szuan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帶刺的靈魂 Marks of Grace的沙龍
8會員
13內容數
2023/07/23
過去曾接受兩次訪談的靈魂 Wilson,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位父親,從嶄新的身份回望自身的原生家庭,家庭暴力的創傷更難以抹滅。擔任音樂老師與樂團主唱的他,在新冠狀肺炎的衝擊下,也重新梳理體制與自身的關係。
Thumbnail
2023/07/23
過去曾接受兩次訪談的靈魂 Wilson,如今已經成為了一位父親,從嶄新的身份回望自身的原生家庭,家庭暴力的創傷更難以抹滅。擔任音樂老師與樂團主唱的他,在新冠狀肺炎的衝擊下,也重新梳理體制與自身的關係。
Thumbnail
2022/12/24
在過去男尊女卑的時代,辜負眾望出生、排名家中第四位的女兒—協談師 陳歆老師,如何在女性不被重視的時代生存?在生長過程中對自我價值與感情觀又有什麼影響? 希望身為女性的妳能不被社會框架限制、找到自己的價值,希望身為男性的你能開始理解女性的處境。
Thumbnail
2022/12/24
在過去男尊女卑的時代,辜負眾望出生、排名家中第四位的女兒—協談師 陳歆老師,如何在女性不被重視的時代生存?在生長過程中對自我價值與感情觀又有什麼影響? 希望身為女性的妳能不被社會框架限制、找到自己的價值,希望身為男性的你能開始理解女性的處境。
Thumbnail
2022/12/03
Tiffany的憂鬱症在今年平均一個月發作一次,高頻率的發作與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有關,只要壓力一大就會開始焦慮,有些時候她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安排好所有的事情,自己還會那麼焦慮。
Thumbnail
2022/12/03
Tiffany的憂鬱症在今年平均一個月發作一次,高頻率的發作與永遠做不完的工作有關,只要壓力一大就會開始焦慮,有些時候她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已經安排好所有的事情,自己還會那麼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如果有一位女性的結婚的對象是挑媽媽喜歡的,需要呵護的時候仍渴望媽媽輕撫自己的頭,甚至希望媽媽是第一個看見自己孩子出生的人,這種凡事以媽媽為主的女兒,是美麗家庭的其中一個幸福角色,抑或是無法脫離母親羽翼之下的悲慘人物? 為何母女關係良好很可能招致不幸?我想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的愛必須是要沒有條件的
Thumbnail
如果有一位女性的結婚的對象是挑媽媽喜歡的,需要呵護的時候仍渴望媽媽輕撫自己的頭,甚至希望媽媽是第一個看見自己孩子出生的人,這種凡事以媽媽為主的女兒,是美麗家庭的其中一個幸福角色,抑或是無法脫離母親羽翼之下的悲慘人物? 為何母女關係良好很可能招致不幸?我想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的愛必須是要沒有條件的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用偉大去形容母親這個角色,太過沉重,很贊同李安導演說的,孝順是一個過時的觀念,與其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我不會用「孝順」去道德勒索我的孩子,必須順從我;我也不會屈從於文化裡,對母親角色的刻板印象,犧牲奉獻到沒有自我。母親只是我眾多角色中的其中一個,我是母親,也不只是個母親。
Thumbnail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Thumbnail
《因為我是女性》本書提及七〇、八〇年代,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觀念的文化傳承之下,我們的母親如何生存?在這一代又一代之間,又是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份的認識? 女性在家庭裡主要的身分,即女兒、母親、妻子和自己。女兒常常被要求孝順聽話,母親需要奉獻付出,妻子應當賢淑持家。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身為女兒,妳符合母親的期望嗎? 身為母親,妳希望女兒符合自己的期望嗎? 身為女人,妳符合社會價值的期望嗎? 女性的價值何在? 那些不相干的人與我何干? 理解到接納是一段過程 愛的寬度決定你的幸福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小孩會脾氣這麼差,肯定就是被妳影響的。」 「妳難道不知道小孩會被媽媽影響情緒嗎?為什麼妳還繼續這樣?」 母親的掌控慾 母親的話語 母親的慾望 母愛的毒性 母親的怨念 母親的關愛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在家庭議題當中,「母女之間」是女性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之一。母親與女兒是鏡射關係、是糾纏的共生關係,也是對話關係。 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或者適合成為母親,我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不適合成為母親,也的確做得不「好」,但她始終認為自己「應該」要成為母親,一個「好的」母親。
Thumbnail
在家庭議題當中,「母女之間」是女性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之一。母親與女兒是鏡射關係、是糾纏的共生關係,也是對話關係。 並不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或者適合成為母親,我的母親也是這樣。她不適合成為母親,也的確做得不「好」,但她始終認為自己「應該」要成為母親,一個「好的」母親。
Thumbnail
《被討厭的女兒》這本書很好嗑,一天內可完食。書中分析「母女」之間的矛盾和張力,我覺得很耐人尋味:「第一個女兒」在出生前就背負了很高的期許,尤其當母親與丈夫、婆家或原生家庭關係不好,或是母親過於孤獨,就會更期待「與自己同性別」的第一個孩子,能夠站在「和自己同一國」,並成為知己與朋友般的存在。
Thumbnail
《被討厭的女兒》這本書很好嗑,一天內可完食。書中分析「母女」之間的矛盾和張力,我覺得很耐人尋味:「第一個女兒」在出生前就背負了很高的期許,尤其當母親與丈夫、婆家或原生家庭關係不好,或是母親過於孤獨,就會更期待「與自己同性別」的第一個孩子,能夠站在「和自己同一國」,並成為知己與朋友般的存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