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許多話噎著沒有說出口
又或則許多話說出卻後悔了
我們總是在該不該說徘徊猶豫著
游迷於兩端之間
卻是否仍做出後悔的決定
我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卻也被我們的想法左右自己想說的話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也沒刻意 忽然想說就說了 自然就習慣了 我也知道這視窗不會有回應 不會已讀 沒有關係 既然決定離開 就不要回頭了 我怕你又反覆 我怕你又看見 我在失落.
當要做一些抉擇時 內心總有2個聲音在互相為難 一個是內心真的想做的 一個是考慮到各方面的聲音 但不管選擇哪一個 自己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選擇內心想做的 或許會有其他外界聲音影響 但至少讓自己不後悔當初沒有做這個選擇 就算苦也心甘情願不留遺憾 選擇考慮外界聲音的 一開始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分享一個內耗的主題,我們常常為了他人想太多,腦子停不下來的問自己為什麼對方會這麼說?對方那個舉動的意思是什麼?是我說了什麼讓對方這樣做的?對方到底這樣的行為有何意圖?當100個為什麼在腦子裡運作的時候,最可能的情況,往往都是我們不願意接受事情的真相,如經過分析,排除掉對方有意圖傷害我們的舉動以外,只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應該」2個字,大概是造成我們如此焦慮的罪魁禍首之一。
Thumbnail
猶豫只是想要再多做一些思考工作?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我也沒刻意 忽然想說就說了 自然就習慣了 我也知道這視窗不會有回應 不會已讀 沒有關係 既然決定離開 就不要回頭了 我怕你又反覆 我怕你又看見 我在失落.
當要做一些抉擇時 內心總有2個聲音在互相為難 一個是內心真的想做的 一個是考慮到各方面的聲音 但不管選擇哪一個 自己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選擇內心想做的 或許會有其他外界聲音影響 但至少讓自己不後悔當初沒有做這個選擇 就算苦也心甘情願不留遺憾 選擇考慮外界聲音的 一開始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分享一個內耗的主題,我們常常為了他人想太多,腦子停不下來的問自己為什麼對方會這麼說?對方那個舉動的意思是什麼?是我說了什麼讓對方這樣做的?對方到底這樣的行為有何意圖?當100個為什麼在腦子裡運作的時候,最可能的情況,往往都是我們不願意接受事情的真相,如經過分析,排除掉對方有意圖傷害我們的舉動以外,只
  我常常在想:「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是可以坦承一些?」   有時候,自己明明什麼也沒做,卻會被朋友們誤解成另一種意思;或者,朋友沒有那個意思,但卻又克制不住自己會往那個方向想......。   類似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總是令人困擾不已,不知道如何去制止自己波動不止的想法,又常常脫口而出令人後悔
「應該」2個字,大概是造成我們如此焦慮的罪魁禍首之一。
Thumbnail
猶豫只是想要再多做一些思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