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未來媽媽》見證女性的各種心酸

準備進入婚姻,本該是件充滿喜悅的事,卻演變成更多問題的開端。
「結婚」兩個字很容易,卻包含了許多生育以及婆媳問題,而《未來媽媽》以家妃、郭沁、立芳這三位不同立場的女性,去敘述著有可能面臨到的狀況,並同時檢視女性與男性在相同的一件事有哪些不同的想法。
在職場精明幹練的郭沁,年過30還未找到合適的對象因此決定凍卵,郭沁認為「凍卵是世界上唯一的後悔藥,這樣就不會後悔年輕的時候沒有生了」,但周醫師的看法則是「凍卵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子宮跟人還是會隨著時間老化」,現代醫學發達也無法成為生育的萬靈藥。
究竟有沒有凍卵的必要性?如果不想生,其實也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但如果是因為沒對象、職涯規劃或是不確定自己未來會不會想生,那也有可能會像郭沁一樣選擇凍卵,這時候就會想起大志說的「有孩子不見得比較幸福,沒孩子也不見得就是悲劇」、「有小孩,有小孩的人生;沒小孩,有沒小孩的人生」,凍卵確實讓女性有了選擇的權利,只不過換個角度去思考,女性是否仍被必須結婚生子的價值觀綁住了呢?
看著家妃、柏謙從求婚到結婚,接著面對懷孕、流產、不孕療程,透過家妃能理解到這條路有多艱難,不孕療程會造成生理上的折磨,也會逐漸成為夫妻間的心理負擔,我們就像是跟著家妃陷入遲遲無法成功的泥沼,同時也像柏謙一樣束手無策。
失去的會再回來,真正屬於你的會用各種方式回到你身邊。
其實我個人是很希望家妃、柏謙可以成功,但編劇給了這對夫妻一個更好的方向,當母親是一條很漫長的旅程,如何愛他、陪伴他都比怎麼生他來得更重要,就算不是親生的仍然可以成為一位母親。
當委曲求全的媳婦遇上過度強勢的婆婆,婚前說會像疼女兒一樣疼你,婚後卻像個傭人忙東忙西,立芳連自己房間的窗簾、床包被套都無法決定,整個家只有爸爸做的凳子是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你沒有劃下界線,別人就會不斷的侵門踏戶。
每段婆媳關係的問題都有不同狀況,而這對婆媳都認為自己是為了這個家好,不論是立芳的忍氣吞聲還是婆婆的多方面控制,因為這樣加深了彼此的隔閡,直到立芳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婆婆也告訴立芳有關自己的苦澀經歷,還為立芳找回對她而言很重要的東西,兩人的關係因此好轉了起來。
婆媳關係不只是婆婆、媳婦兩人之間的問題,更不能忘記身為第三者的老公,一開始覺得正浩卡在兩人之間,立芳又過於體貼把問題往自己身上攬,因此正浩就像個旁觀者,頂多偶爾會安撫立芳的情緒,直到正浩得知不孕的是自己並選擇公開,甚至不顧反對跟著立芳搬了出去,這才讓人覺得正浩也有在為了這段關係在努力。
最後在這邊推薦給還沒看過《未來媽媽》的各位,或許《未來媽媽》無法替每個立場的女性發聲,但能夠讓這些女性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有著不計其數的人們正一起面對這些人生難題,而男性也能透過《未來媽媽》理解女性有可能所經歷到的狀況。
不論是否結婚生子,願每位女性都能更愛自己一點,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柒月拾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