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這群人對文字的愛這麼深、這麼濃:《啟航吧!編舟計畫》

好久不見紙本書。忘記在哪看到推薦,因為已多改用電子閱讀器,便立刻搜尋Kobo,好的,新經典文化丟係安捏,似乎好幾本都沒有要出電子書的意思(微醜哭)。
好在在圖書館借到。可能是2013年的書,書衣有點破爛了。翻開第一頁,青峰和禮安都寫推薦短語呢。

打造一艘航行於文字大海的舟——辭典
書講的是辭典編輯部的故事,幾些相當執著的「怪咖」用力編辭典。怪在他們會特別思考詞彙的使用方法,看著電視新聞、聽別人說話的用字遣詞,抓出幾些字詞,考究一番,再決定要不要收錄辭典裡。
比方討論「固執」、「愛」、「男」、「女」。書中角色在討論「愛」的其中一個意思:「思慕異性的心情,伴隨著性慾。戀愛。」但為何只限異性呢?那麼同性呢?而決定修訂為「思慕他人」。定義字詞時需要中立之外,其實更深層的是反映了人本身對於事物的看法,以及對關照查辭典的人的心情與立場。
我從來不知道,也沒特別想過編辭典是這樣的。依照時空環境,決定、分類這個詞已經太少人用可以刪掉,哪些詞最近出來可以收錄,也所以出版後就要進行下一版次的修訂工作;找各領域的學者依照格式範例寫辭意、寫例句(就算有格式範例,不遵照的寫作者大有人在^_^);重複校訂多達五校。特別打造的用紙,要薄但不透印墨、要順手好翻不黏。實務上超多眉角和細節。
最感人的,還是人物對辭典的態度,甚至是起於對文字的熱愛。小說裡編篆的辭典叫作《大渡海》,因為辭典就如同一艘橫渡文字大海的船,人們需要精良的船,用精準的字彙表達意思,否則將迷航在文字大海中。

還記得上次查辭典是什麼時候嗎?
小說裡的辭典《大渡海》的編輯時間長達十五年。因為謹慎,也因為其他辭典的修訂時間耽誤。十五年哪。孩子都青春期了欸。真的很符合日本所謂一生懸命的精神。
小說主題和自身工作有某程度重疊,除了是引起興趣的原因,在看的過程也不斷省思自己對於工作、對於文字的想法。或許人生海海,很多事情難以有定數,仍不時隨著海浪起伏、搖擺,進而再思量。
想起小時候,家裡確實有紙本辭典,那時多半是為了寫國文作業,查部首、查筆劃、查字義、查這個字可以造什麼詞⋯⋯。直到現在,紙本變成線上,絕大多數使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小說也提到關於官方版和民間版辭典的差異和功能),一般時候是查某某字的正確寫法,在需要寫較長篇幅的文章時,則將注意力放在辭意。大概是曾被主管糾正「反射」和「折射」的意思不同(但這可能也牽涉自然沒學好,抱歉我文組仔)之後,漸漸養成的小習慣——若不太確定,就查吧,然後還真的會發現自己誤會某些詞彙。
這本小說很適合做出版工作的人看,當然不限出版,要擴大解釋成對工作的態度也行。我更相信的是,喜歡文字的人也一定會喜歡。
突然覺得,在情感上而言,這本書看紙本書挺恰當的(收起醜哭,破涕為笑)(只是從圖書館借來,每次看完都會去洗手⋯⋯我是5/4去借的,最近非常安分地在家防疫)(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