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兒時記趣

    「兒時記趣」是清朝文人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浮生六記》中的一篇,而「兒時記趣」更是充滿童趣,以小孩的視角看世界之大,淺顯易懂,有物外之趣,所以被收錄進國中課本裡。
    我的童年世界,也是在鄉間長大,在1950年代,鄉下孩子大部分是沒有童年的,我上有一位大哥,和三位姊姊,下有一位妹妹,所以幫忙家事,如上山砍材,剖柴(粗木剖開),挑水,煮飯,這些閒雜事都由哥哥姊姊們一手包辦,我則忙著找堂弟們灌蟋蟀(客家話叫捉土猴仔),我們為了早點灌出蟋蟀,都會在水裡滴一滴點燈的煤油,蟋蟀受不了那味道,一下子就跑出來了,所以當然收穫豐富,接下來就玩鬥蟋蟀,輸贏就用很粗糙的衛生紙,除了鬥蟋蟀,其他所有玩具都是自己親手做的,如刀劍,陀螺,竹蜻蜓,彈弓,女生玩的沙包,反正在那窮困的年代,只有大貧與小貧之分,每一家過的都是苦日子,所以每家的孩子都是多才多藝。
    我們除了玩耍外,也會幫忙做一些有用的事,例如我們家山腳下就是峨眉溪的支流,叫石子溪,上游接近水濂洞附近有一個煤礦場,每逢下大雨時,就會沖下許多碎煤炭,那是很好的燃料,所以每當雨後,全家大小就帶著籮筐及篩子,往河邊去,然後用篩子撈起一大盆的沙子,用水篩掉沙子,剩下的就是烏黑的煤炭,我們稱這個工作叫「米石炭」,這是客語,米就是客家話潛水的意思,石炭就是煤炭的客語,當然家家戶戶都是滿載而歸,算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小禮物。
    我們小男生還喜歡釣魚,魚餌就是蚯蚓,我們出門前先挖一罐蚯蚓當餌,當然釣竿是自己上山裡的竹林挑選的,釣線跟魚鉤鉛錘,事先都買好了,浮標就地摘一段菅芒花充當,我們先找一處水潭,水深才有魚,石子溪大部分是白哥仔,用炸是很好吃的,偶爾也會釣到鯽魚或鯉魚,釣魚是訓練小男生的毅力,但是我的媽媽是常反對我釣魚,怕我下水去游泳,尤其我們家附近有個深潭,取名水鬼潭,那就是代表曾經有人在那裏淹死了。
    偶爾我的父親會用魚網去捕魚,當然就會帶我去,姊姊們他不會帶,她們也不喜歡去,大哥差我十歲,跟父親也較疏遠,所以捕魚就成了我跟父親間的共同嗜好,我的工作就是提個魚婁,跟在父親的身後,沿著石子溪往上游捕魚,每當父親撒網後,等他收網,我就開始撿魚,放入魚婁,等到收穫差不多了,父親就教我游泳,當然都是狗爬式或蛙式而已,這樣的童年,是多麼的快樂呀!
    兒時的童年記事,細數不完,今睹沈復所著的生平自傳,興起了一股熱潮,也來記一段六十幾年前的回憶,與峨眉國小17屆的同學分享,祝福大家長命百歲,壽比南山!
    古早衛生紙
    古早衛生紙
    竹水槍
    竹蜻蜓
    石子溪水濂步道段
    木劍
    陀螺
    竹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