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重慶行3-1

    4.23
    一早起床,拿著旅館提供的早餐包(內含兩個麵包加一瓶牛奶)去等車(昨晚與導遊聯繫-用微信-7.05到路口接我們),導遊說旅館出來路口那家農業銀行的前面等就可以了。問題是路口找不到農業銀行,問路旁店家,直接回答不知道,再問,搬了!一副不耐煩的樣貌,真是受夠重慶的粗野和無禮了。今天還發生與門票有關的小爭執,車行三時半,到天坑地縫,因為我們都超過60,不必買門票,簽約書上註明:給的團費含門票,如不需門票會請導遊當場退還,但導遊說好像不是這樣,因此只好找簽約的單位(原來與我們聯絡的是琪琪,但有問題他都請他們經理-叫佳佳?-出來處理,後來是退了135元-少退了一人的費用-)車況還好,有空位,因此就不必擠在一起了(特別提車況,是因後面兩天的車況都令人…。)
      車行三小時半,十點多就進餐廳用餐,並且要儘量吃飽,因為景區內沒吃的,而且要走很遠-幾乎整個下午都在景區裡-。導遊先每個人收了25元的觀景台參觀費,並先介紹當地的地形地貌(事實上,因為根本不了解,所以也不清楚他在說什麼,總之是先上一個位居高處的透明觀景台,了解一下整個地貌,然後再坐電梯下去參觀。整個天坑地縫的地形類似一個漏斗,透明觀景台是在漏斗的上方,景區則在漏斗的下方…)。我儍儍的跟著大家踏上了觀景台,我的媽呀,你知道嗎?那個台是懸空在懸崖上的,據說底下深達281公尺,我走了三步,往下一看,頭發暈,恐慌整個上來,覺得腳軟無力,趕緊回頭緊抓著欄杆,慢慢的退出了觀景台,然後站在台外看著裡面的人,我不相信大家都不怕,看到坐在地上強笑拍照的,心裡暗笑了一下,趕快照張相存證一下,不是只有我喔…。回遊覽車前,看著遠方有個垂直透明的高高長長的貼著山壁的人造物不知那是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導遊所說的電梯。)
    (照片說明:郊區景色不錯,我特別喜歡的房子有特色,我後來聯想到重慶的衣服似乎可以房子的配色做為參考;底下照片是深達據說281米的透明觀景台,我鼓勇走了三步,腳一軟,趕快退回;第二張中可以看到很多坐在地上的遊客,他們幹嗎坐地上?遠望有一人工的長方形東西從山上直接建到山下,底下好像還有人吔,那是啥啊?)(原來是放有照片的,可是傳不上來)
      導遊事先已發了耳機,要我們試音後,要求下天坑後跟在她旁邊聽他講解,問題是近三十人,行動有快有慢,你等我來我等你的,我根本就覺得不耐煩,所以就自己先走,邊觀賞著四周景物,邊哼著呼倫貝爾大草原,空氣清新,山上的水滴飄下,宛若下雨似的。回望景物,終於了解為何叫天生三橋了。就這樣,東看看,要看看,前看看,轉頭再看看,自己一個人重要的是和自己的對話和和好,景點有QR CODE,試看看,嗯,有語音介紹。路經一池,看到有人兩手虛空交握,似乎比畫著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在虛擬著拿起導遊說的八百公斤重的關刀(也就是你比著這樣的姿勢,然後從某個角度拍照的話,就像是在拿著關刀);琴跟在導遊身邊,不停問東問西,收獲似乎不少,我則自走自的,也能自得其樂。(人在現場時,天坑不外就是一個人跡相對少,風景佳,空氣好的野外,回來後,上網查詢後,才發現其特色所在。我應該先做功課的,可是沒做功課也有沒做功課自得其樂,自是其是的快樂。)
      導遊帶著我們走了一趟也導覽講解了天坑段,地縫則要求我們自行前往他在出口處等。地縫大多是在一條潮濕略顯陰暗的路徑上,高高低低的走過來繞過去的,繞完地縫,回程導遊請大家品嘗並推銷了當地的雞肉包(每包約半口吧,有點硬,還好吧?但印象中政府規定不可帶肉入台灣,所以不敢購買)琴在出地縫前上了趙廁所,出來說她拉肚子;然後在路邊又因癢而猛抓猛塗藥。
      車經過過一座天橋,上面竟然有數十支監視器,聯想起網上所說:大陸到處是監視器,而且還可以藉此給你評分,少於幾分就會有什麼懲罰之說。
      鄉間房屋大多是三樓左右,深色邊邊,中間白色,相當有特色。山邊或見填墓。
      回來是在解放碑旁邊解散,可是我們找不到解放碑在那兒,問到一名年輕的上班族-穿著正式的西服-,叫我們跟他走,然後指著前面一小店要我們從那兒彎過去就可看到…,途中提到我們的口音像南方,他是在潮州長大的,到重慶工作四年了,問及戶籍,他說原來就是重慶人,只是在南方長大…因為他使我們對重慶的好感多了一點點…
    註一:再好的景,沒有了人的溫暖,那也就只是一個景而已;就只是一個沒有太多感觸的景而已。重慶人似乎完全沒有幫遊客一點忙的念頭,甚至連問個路都不易,得到的通常是不耐或敷衍,所以你很難對重慶有什麼好印象。
    註二。天坑地縫可上網去查找,是重慶附近一個著名的景觀;我還不會在方格子上面放照片,而且放照片似也無法做到將照片疊放一起再一起說明,因此特別標示,表示那兒原先有數張照片在一起,並曾依序加以註明。沒有照片,旅遊的韻味似乎少了很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退休後,目前興趣:靈性成長;旅遊;詩詞;隨思雜想,其他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