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緒密碼談起(2)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情緒密碼的可能功用

  工具可用,現在可以嘗試來釋放受困情緒了。前面提到絕大多數人身上都攜帶有(或背負著)或多或少的負面情緒。事實上,每個人每天-甚至無時無刻-不受到情緒的影響,大部份的情緒因為影響不大或不深,因此會隨著時間或個人的修養、心態,而淡忘或消逝,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然而也有些情緒因為引發較大較深的創傷感或罪疚感(例如:受到震驚,疼痛,恐懼,被遺棄,不受關愛,罪惡感,或內疚等),則很可能不會因為時間或修養而淡忘或消逝,而是堆疊在心裡面並被隱藏或遮蓋起來了;時間一久,可能會對身、心、靈都造成深遠的負面的影響,甚至會造成各種疾病和症狀(書中提到的有癌症,糖尿病,氣喘,憂鬱,恐懼症,暴食症,長期焦慮等等。)當然不是說上述病症就一定是受困情緒造成的,但在就醫之餘,試著自行釋放受困情緒,或許會對病情有些許幫助也說不定。譯者之一在序文中提到他母親長年有胸痛問題,譯者推斷或許與受困情緒有關,試著幫她釋放掉一百多個情緒後,他母親就沒再發生過胸痛問題;譯者也曾據以將憂鬱症的朋友導回正軌,其他案例頗多。另一名譯者也曾用此技術清理一些情緒,結果發現某些糾結的生命議題消失了,而最明顯的是肩膀肌肉痠痛和生理痛的消失…(引自譯書的序)?那釋放受困情緒會很麻煩嗎?答案是:不麻煩,不複雜。

受困情緒的釋放步驟:

  依書上說明及網上示範,釋放受困情緒是有步驟可循的,
1. 取得受試著的同意->(我的工具是用來測試自己的,受試者就是我自己。)
2. 建立測試基準->(用名字做測試)
3. 判斷是否有受困情緒存在->(問:有一個現在可以釋放的受困情緒嗎)
4. 判斷是那種情緒->(網路上有受困情緒表可下載,問:是那欄那列的那個)
5. 釋放該受困情緒->用磁鐵從眉心滑過前額,頭頂,延伸到後背…)
6. 確認該情緒是否已被釋放。(問是否已釋放該情緒)

實際操作

  好,了解了每個人都有受困情緒,而且有了與潛意識溝通的工具,也知道上述的整個流程,那就實際來嘗試釋放受困情緒了。
  首先靜下心來,並默默(或輕聲)感謝潛意識長年的相伴和辛勞,然後告訴潛意識你現在想透過這個工具和它溝通,如果答案是好,對,是的話,請它讓工具轉圈,如果答案是不好,不對,不是的話,請它讓工具不動;然後開始建立測試基準,我叫。。。(自己的名字),工具繞圈,表示連接上潛意識了。(2)
  問潛意識:「有一個現在可以釋放的受困情緒嗎?」垂線開始繞圈,而且繞繞愈大圈,(表示有受困情緒,而且現在就可以把它找出來釋放掉)。(3)
「這個受困情緒在A欄?」…「奇數列?」…「第一列?」…這個受困情緒是…(逐次唸出該列的情緒名稱。)(以上的問題最後都只會得到唯一一個確定的答案)(4)
確定受困情緒後,問:「關於這個情緒,我們還需要知道更多嗎?」不用的話,就可以用磁鐵從眉心滑過頭頂到後背三次以上,把它釋放掉)(5)
釋放完後,再問:「我們已經釋放了這個受困情緒了嗎?」(6)
釋放上面的受困情緒後,你可以重復上述過程,繼續問潛意識:「有現在可以釋放的受困情緒嗎?」…整個過程就是這樣的簡單。
  我第一次就釋放了五個受困情緒,釋放的步驟如同上述,令人訝異的是每次找到的情緒都不相同,而且都不需要針對該情緒知道得更多。那釋放這些情緒對我有什麼樣的影響嗎?感覺不太出來,但單單知道有現成的簡易的方法可以把受困情緒釋放掉本身就已經夠令人寬心了。再者,能夠把長久以來不相來往的潛意識和意識連結起來,並且有方法能夠測試和知曉潛意識的想法,就已經是一大進步了,不是嗎?有空閒就可以花點時間與潛意識對話,並且釋放一些積累的受困情緒等,這好像沒有什麼不好吧?

該書作者在網路上的說明和範作

該書作者在網路上的說明和示範的案例,也令人印象深刻。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lnr_PRuNw&ab_channel=%E6%84%9B%E9%82%A3%E6%83%85%E7%B7%92%E5%AF%86%E7%A2%BC%E8%AD%AF%E8%80%85%26%E7%99%82%E7%99%92%E5%B8%AB
五分鐘學會情緒密碼,布萊利。尼爾森博士親授(中文)
====

網路留言的想法

  有人看到尼爾森的影片後,直接在下面留言認為荒謬且可笑,我試著揣想他會如此留言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為那與他的所知所學大相逕庭或者完全不同,所以他直接就認為那是不可能發生的。問題在:他有沒有動手去嘗試看看,去試著用實際來證明那種說法是有問題?如果他不是直覺反應,而是實做看看,然後再提出他自己的看法,那麼我們最少認為他是客觀的,他是理性的,他的說法是有根據的,他的說法是值得尊重的,可是,並沒有…這和我自己曾有的經歷有些類似,我一直認為插秧就是彎下身來,把秧插到田裡去(小時候看到的插秧),直到在苗疆看到那兒是站直直的,然後把秧抛出去;我一直認為女生小解就應該蹲下來,直到看到照片中有女生就直接站在牆邊…我們一直認為天鵝就應該是白的…我們會碰到與自己所知所學不同的東西,那我們抱持的是什麼樣的態度呢?我們抱持的又應該是什麼樣的態度呢?不管如何,實驗看看應該較能確認其說法的真假吧?

受困情緒能釋放嗎?

  老實說,能量本身虛無縹緲,不易斷言有還是沒有。因此容易流於信者恆信,疑者恆疑的困境。你相信能量嗎?你相信通靈嗎?我想看過"通靈少女"的影片,看過索非亞的"靈界的譯者",施寄青的"看神聽鬼"以及"通靈者說"的人
即使原本對能量、鬼神或通靈等鐵口直斷認為絕無其事者,在看過那些影片或書籍後,再遇到上述問題也應該會思索一下,出口前會再遲疑的停頓一下吧?我自己的周圍有人有類似索非亞和施寄青的遭遇,譬如有親人從小就可以看到有的沒的;有位朋友的妹妹被神靈看上,要她幫忙辦事,抗拒了許久,諸事不順,只能勉強接受;有朋友因為可看到有的沒的,所以晚上絕不出門;到宮廟問事,師姑請神上身時會先發出乾呃聲。如果你問我相信能量或通靈嗎?我的答案是我沒碰過,說有的話,拿不出證據;可是我也不敢說沒有,如果沒有,那周圍那些人的遭遇都是假的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RAp0WljpA&ab_channel=%E5%8F%B0%E7%81%A3%E5%A4%A7%E4%BB%A3%E8%AA%8C(留美博士通靈…)

不能確定,那扯什麼?

  你也許會問:「既然不能確定,那還扯什麼?」很簡單,我總要試過才知道是否如作者或譯者所言,但先不管情緒密碼的做法管不管用,最少我相信:人有所謂的"受困情緒"。理由很簡單:有時我們會在無意中想起過往-也許是剛剛才發生,也許是很久以前發生-的某件事,或某個遭遇,還覺得氣憤難當,或恐懼,或慶幸,或遺憾,或自卑,或痛苦…這些事件或遭遇雖然已經經過漫長的歲月了,可是還是能激起你的情緒,請問:它有沒有對你產生影響?這個影響是正向的還是負面的?這些負面的影響會不會透過身體或心理來尋找出口?如果能藉用某種方法把它找出來,釋放掉,而且耗費的時間和精力不多,那為什麼不能試試?如果你不以為然,那很好,沒人能-也沒人會-強迫你;如果你覺得可以試試,那也很好,你就依照我上面的描述試試看,也許心境因而較佳,病痛因而減輕,有此成效的話,恭喜你;試的結果好像沒什麼成效,那也恭喜你,你確認了此法無效,而你也沒什麼損失。我個人嘗試的結果是:你可以找到不同的待釋放的受困情緒,因為繞圈確定的情緒會有不同。至於有沒有釋放掉?潛意識會回答你。

也許有用,最少無害,為何不試?

  也許你會說:還有許多地方不理解,是否應慎重一點。但,我們不理解卻去使用的東西多了,例如胃痛去醫院,醫生開了胃藥,你知道它如何對你產生作用的嗎?你不知道,對吧?你會吃嗎?會,對吧?你不知道它如何產生作用,但卻又去使用了,因為你相信它對你應該有用。對,應該有用,但有害嗎?你仔細看過藥袋上關於該藥的說明嗎?上面註明該胃藥的功效有三種,但可能的副作用卻有七種,請問你還會吃嗎?副作用比功效還要多,上面的註記也許會讓你感到有點糾心,有的人可能就不吃了;但,有的人則還是會使用!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胃藥或許對你有用,但副作用可能比有用的作用還多還強,因此你或許抗拒不吃,或者雖有點疙瘩但還是毅然吃了。你抗拒,因為副作用;你吃了因為想到療效…那,有個東西對我也許有用,最少,對我無害,為什麼不試?

情緒密碼與靈體有關嗎?

  尼爾森(該書作者)在書中的202頁(譯本的頁數)提到:他的女兒在幫他進行遠距療癒時,在他身上找到一個遺傳來的受困情緒:無望感。該情緒源自他父親那邊一位二十二代以前的女性祖先…。你如何連通到二十二代前的祖先?不是通靈的話,如何做到?所以答案呼之欲出。

情緒密碼網站關閉原因及討論

  情緒密碼關閉相關網站和社群,主要的原因是有通靈人士指稱該社群或學員有人誤用或濫用通靈,使善靈失望離開,且可能招來惡靈云云;主譯者因不懂通靈,因上述原因,為避免給學員帶來不利影響,因而關閉網站。主譯者如此作法,當然是負責任有擔當的表現,令人佩服。我想問的是:情緒密碼有無效用?網站關閉前,此法已在多人身上施作,且具一定效用(主譯者及其培養出來的療癒師已協助過許多人,再看主譯者一聲關閉,即得到療癒師們的支持,也可見該團隊的素質。),花費少,且有成效,只因有人濫用誤用,所以乾脆不用。這就好像是開車會車禍,因為有人會分心或者…所以不要開車(最好把車子賣了,丟了);吃東西會噎到,所以不應該吃東西;游泳會溺水,所以不要下水。刀子會傷人,所以不要用刀…;這樣的說法和做法似乎有待商榷。我對高靈也有一些不解,既是高靈、善靈,那麼應該是希望能為人減輕苦痛,而且最少也會支持能減輕他人苦痛的人以及做法。因為有人誤用濫用,所以就不准用,那對需要用且沒有誤用濫用的人公平嗎?只因有壞人,所以不管其他人是好是壞,一竿子全都算是壞人了?因為有人不行正道,所以善靈就失望離開,不管那些行在正道上的人是否會因無人保護而招引惡靈。而高靈的做法是要通靈者轉告主譯者善靈已離開,繼續施作後果自己負責,就算了事了。這整個說法和做法都令人不解。既是善靈,那麼他的做法應該是警告甚至懲罰作惡者,獎賞、鼓勵、保護善良者才對,有人作惡,自己失望離開,不管善良者會否落入險境,這是善靈?這種做法好像在獎賞作惡者,讓作惡者的惡行能夠得逞;懲罰善良者,讓善良者只因他人作惡,因此受到連帶懲處,這樣子算是善靈嗎?這樣子算是高靈嗎?

結論:

  人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受困情緒,這些情緒被困在身上會對身、心、靈都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以往或許會因這些受困情緒的影響太大、太深太痛苦而接受心理諮商,或求神拜佛,或者認為是業障而請求宮廟或神壇代解…,現在我們多了一個自行處理的可能,透過自製的簡易工具,簡單的幾個步驟,把它一個一個找出來釋放掉,我們無法證明其效,但最少對我們不會有任何傷害。用於別人,或許還有顧慮,但用於自己又有何不可?
  接觸到此文的有緣人,你有受困情緒嗎?(你也許不能確定自己有沒有受困情緒,那很簡單,問潛意識就知道了。如何問法?拿著自製工具,靜下心來,輕聲或默想著:「請問我有沒有現在可以釋放的受困情緒?」然後等一下下(約三秒,三秒的算法是平常速度默唸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三)此時,你拿著的線如果開始轉圈,然後愈轉愈大,那就是有了。(也有可能是你數完後,線仍然靜止不動,可能有兩種狀況,其一是你與潛意識還沒建立共識,你或許需練習靜下心來,再試試看;其二是:恭喜你,你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健康的人,請你繼續以往日子就可以了)。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會有所謂的受困情緒,只是你或知或不知而已,如果潛意識說有的話,那麼你就可以試著依照我上面的描述設法自行釋放。祝福你因為釋放了受困情緒,卸下了情感的重負,而身心靈都因而輕鬆和諧健康快樂。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重慶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隨思雜想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隨思雜想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連假過後的焦慮- 從學齡前教育談情緒裡的匱乏感 ”連續假期“通常是一個讓心情放鬆,以及和家人、親朋好友團聚的開心日子。但是,你會不會時常在連假過後感到更多的焦慮及匱乏呢? 隨著互聯網的發達、年齡的增長,大人的世界總是圍繞著財務、親子關係、職場、情感、人際關係的壓力,尤其是面對一個個親朋好友相聚時排山倒海的私人問題,再加上現代的消費主義和資本主義的
    Thumbnail
    avatar
    Gretchen.215
    2021-09-21
    從新冠疫情談起,到美國正快速自取衰亡(一) 從新冠疫情談起,到美國正快速自取衰亡(一)         陳忠雄/不是美國大學教授 我們大家都看到了,現在,在國際上,尤其是在美國有許多的各式謠傳,其中有一個是針對Bill Gates (就是微軟公司的創辦人)。謠言說:早在10多年前,他就是長期要做疫苗生意的,他把晶片粉(tiny microch
    Thumbnail
    avatar
    高雄民間防疫聯盟
    2021-08-05
    §2 生物學中的探索實驗(1)先從電磁學實驗談起雖然新機制論在許多方面都提出與傳統以物理化學為研究對象的科哲各種不同的看法,但對於實驗與機制假說的關係,嚴格地說,仍維持在「實驗是為檢驗(testing)假說為目的」的看法。原因是,他們所提出來各種發現機制之實驗策略總離不開「框架例示」(schema instantiation)這個大主軸。所謂「框
    Thumbnail
    avatar
    生物醫學哲學慢慢看
    2021-07-03
    關於戲劇,讓我們從柏德之門2,安姆的陰影開始談起(有雷)於是,玩家們現在進入到一個遊戲,其豐富廣闊而且不限於只見到的遊戲部分,其內的角色亦正如他們像一個真實活在當中的人,以及這整個世界都像有機體一樣因著不同的因果決定而改變,同時這些特性無時無刻充斥著整個遊戲,這最終塑造出一種獨特的感覺,即那個世界是真實的,自主而存在的。
    Thumbnail
    avatar
    贖名人
    2021-06-11
    6/2 耳朵借我:與 DJ Mykal a.k.a. 林哲儀聊台灣電音文化史,從伍佰〈重生〉談起認識林哲儀總有二十多年了吧,他有很多身分:音樂創作者、編曲人、樂評人、夜店DJ、唱片行老闆、ROKON滾石電音品牌創辦人、多屆金曲獎評審……。這些年他在電音領域的深耕和推廣,潛移默化了數不清的後輩,別的不說,光這些年我在評審場合從他身上觀摩學來的本事,就受用無窮了。
    Thumbnail
    avatar
    馬世芳
    2020-06-02
    我的電子情人夢(9):我的台北密碼 - 從中華商場延伸到光華商場由於大學念的是電子工程系,在1960~70年代,台灣的音響套件工業算是相當發達;也幾乎是電子相關科系學生一定會DIY的產品。而要買高級或特殊的元件或是套件來組裝一套屬於自己的音響,往往會從中壢坐金馬號來台北中華商場細心地逛。  記得當時的時候,有一本很技術硬派的刊物「音響技術」,那個時候國內音響「D
    Thumbnail
    avatar
    陳乃塘 (NT)
    201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