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臺南・甲中國小|紅屋瓦、紅磚牆,被暖色調包圍的小學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民國 42 年,賀建國民學校設立甲中分班,並於隔年成立賀建國民學校甲中分校。民國 46 年獨立為甲中國民學校,於民國 57 年改稱甲中國小。
甲中國小外觀。(繪圖:Amo)
初聞「甲中」,便覺此名不凡,一般在作業簿都會批有甲上、甲、甲下之等級之分,到底什麼是甲中?查了資料發現,原來跟批改作業的方式毫無關聯,一切都只是美好的錯誤。
看到「甲中」,你有哪些好奇?(攝影:Amo)
據下營區公所網頁介紹,甲中國小目前位於的「紅甲里」,是由「紅厝里」和「甲中里」整編而來。早期甲中里轄有「十六甲」和「中庄仔」兩庄,前者係位於甲中國小校西庄路以東的部落,由紅毛厝(屬紅厝里轄地)顏氏二房所拓墾,故得名;後者則因位於紅毛厝和十六甲中間,故稱中庄仔。後來十六甲和中庄仔為一里,各取一字為「甲中里」。想不到甲中二字就囊括了這麼多的緣由!現在想想確實甲字應與農地有關,早期哪有什麼甲上啦XD。
這是我第二次拜訪甲中,第一次來的時候也是被校園建築深深吸引。校舍風格好似傳統三合院建築,有著如波浪般的磚紅色的屋瓦,搭配一襲磚褐色的牆面,散發一種沈穩的寂靜感。校園呈現ㄈ字型,故從穿堂望去便能看見操場,以及對面的班級教室。日落時分站在ㄈ字缺口一覽整個校舍,在夕陽輝映下,跑道、屋瓦呈現一致且柔和的暖色調,世界彷彿慢了下來。
站在ㄈ字缺口一覽甲中校舍。(攝影:Amo)
先前拜訪的學校,教室都是在二樓,或是距離操場很遠,很難想像在這裡,從教室往窗外眺望,就能看見操場。甲中的校地並不大,能有這種遼闊感,或許要歸功於以校舍圍繞操場的設計。
從五甲教室窗外望去,操場好近。(攝影:Amo)
上課上累了,往窗外一望,就會很想出去跑一跑活動筋骨呢(但也可能因為太陽太大而作罷)!看到孩子下課在操場追逐、玩耍的模樣,總會覺得他們的快樂真的好簡單。
兩次來甲中,都參與了四到五年級混齡上課的社團活動課。上次來的時候,老師使用玩轉學校的議題式遊戲教材教具《胖虎任務高峰會》,帶領孩子認識校園霸凌,並透過分組參與、討論,培養孩子練習正向人際互動、同理心與互助精神。這次來訪,老師則是從對於刺青的印象、換位思考,了解媒體呈現觀點的侷限和片面性,帶出媒體識讀的重要。這些議題或許龐大而複雜,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課堂提醒,一定能在孩子心中種下些什麼,帶來些什麼改變。
謝謝夥伴,讓我有機會能踏訪甲中國小。你的教學之路既坎坷又有張力,但看著你以更強大的姿態迎戰這一切荒謬,摔斷了腳反而走得更遠,心中除了佩服還是佩服。在政府公布全國停課不停學沒多久,一個架構清楚而完善的班級網頁就出現了,真不知道你到底有沒有在睡覺(這是稱讚)。我想,這些孩子能在這段時間遇見你,真的是非常、非常幸運的。
「孩子,明天見。」個人很喜歡的一張。(攝影:Amo)

參考資料:
1. 甲中國小網頁
2. 下營區公所-各里介紹網頁
3. 玩轉學校網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0會員
43內容數
國小是正規教育的起點,也是連結地區的重要媒介。 或許是因為最純粹的情感、喜惡都發生在學生時期,因此學校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場域。 愈遠離都市,愈能看見獨具特色的校園景色,結合在地元素,打造出獨樹一幟的面貌。 在這裡,我記錄了踏訪過的那些小學,那些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moLi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民國 12 年,由黃石發所開設的私塾,可說是三股國小的前身。民國 35 年還只是竹橋國民學校的三股分班,四年後(民 39)在地方人士奔走下創校為三股國民學校,直至民國 57 年改稱為現在的三股國小。
民國 12 年,由黃石發所開設的私塾,可說是三股國小的前身。民國 35 年還只是竹橋國民學校的三股分班,四年後(民 39)在地方人士奔走下創校為三股國民學校,直至民國 57 年改稱為現在的三股國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因為附近龍潭國小飽和的娃,設定的龍字新學校。不過,不知道怎樣,看到學校門口四個字,就想到九品芝麻官..... 學校挺大有2.2公頃,而且娃口和班級數也是龍潭第一,達到一千一百娃之多,根據資料,龍潭就只有這校達到一千人。 校門呈現客家伙房的門面,以紅磚為意念,伙房屋造型的紅磚黑瓦在兩旁引導直入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2024.04.24 台中市政府 有百年以上校史的台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校內歷史建築岸裡公學校校舍須整體修復,市府教育局規劃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今(24)日秘書長黃崇典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校舍修復不但保存了難得的文化資產,也使校舍更加安全穩固,優化學習環境。 黃秘書長表示,岸裡國小校史超過百年,是台
這次遊學我們要去到台中的大甲、清水、梧棲,進行四天三夜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對這三個地點有一些認識 首先是大甲區,舊地名是「大甲社」,前身「大甲鎮」,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區域,大甲區主要的地形是一個扇狀平原,土壤為紅棕壤,內含紅土、礫石、沙及粉沙等成分,氣候是屬於亞熱帶季風。大甲區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芋頭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在濂洞國小散策時,學校圍牆邊一座古老的洗手臺,古樸水泥透出內裡的紅磚,他和其他的遊客一樣,路過、走過、就放過,直接到邊邊欣賞水湳洞的C字海灣,但是對我來說,那就是直接提取國小的洗手臺的印記,讓我相當興奮。 學校在洗手臺上方面貼了一張說明,文字描述那是「長仁分班洗手臺」,底下有非常小的文字寫著「長仁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因為附近龍潭國小飽和的娃,設定的龍字新學校。不過,不知道怎樣,看到學校門口四個字,就想到九品芝麻官..... 學校挺大有2.2公頃,而且娃口和班級數也是龍潭第一,達到一千一百娃之多,根據資料,龍潭就只有這校達到一千人。 校門呈現客家伙房的門面,以紅磚為意念,伙房屋造型的紅磚黑瓦在兩旁引導直入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2024.04.24 台中市政府 有百年以上校史的台中市神岡區岸裡國小,校內歷史建築岸裡公學校校舍須整體修復,市府教育局規劃修復暨再利用工程,今(24)日秘書長黃崇典出席動土典禮表示,校舍修復不但保存了難得的文化資產,也使校舍更加安全穩固,優化學習環境。 黃秘書長表示,岸裡國小校史超過百年,是台
這次遊學我們要去到台中的大甲、清水、梧棲,進行四天三夜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對這三個地點有一些認識 首先是大甲區,舊地名是「大甲社」,前身「大甲鎮」,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區域,大甲區主要的地形是一個扇狀平原,土壤為紅棕壤,內含紅土、礫石、沙及粉沙等成分,氣候是屬於亞熱帶季風。大甲區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芋頭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在濂洞國小散策時,學校圍牆邊一座古老的洗手臺,古樸水泥透出內裡的紅磚,他和其他的遊客一樣,路過、走過、就放過,直接到邊邊欣賞水湳洞的C字海灣,但是對我來說,那就是直接提取國小的洗手臺的印記,讓我相當興奮。 學校在洗手臺上方面貼了一張說明,文字描述那是「長仁分班洗手臺」,底下有非常小的文字寫著「長仁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