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五月無乾土,六月火燒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台灣童謠:月月

「正月查某,二月俏蛤鼓,三月俏媽祖,四月芒種雨,五月無土,六月火燒,七月好普渡,八月是白露,九月九降風,十月三界公,十一月冬節圓,十二月好過年。」

俏 siau2

這個字「」,是借用字,音siau2, 對應中文是「」義,語意在這首童謠是「熱衷」,其實對應中文是「」!切音siau1,《說文》:也。而熱字取代爇,所以,【】是互義字!台語有「燒熱」一詞,有兩個音,一文一白,以別義:
  1. sio-jiat8:(1)身軀發熱。【例】:身軀 ∼∼。 (2)熱心。【例】伊當teh ∼∼ hit項,bē顧得別項。
  2. sio-juah8:天氣溫暖。【例】下晝時khah ∼∼。
sio-jiat8】的第二義,熱心,就是「熱衷」。台語音的【siau2】字一直找不到來源字,教育部字典拿「」來代用!來看它的釋義:
  1. 〔動〕瘋狂、神經錯亂。例:你咧痟,我無欲綴你痟。Lí teh siáu, guá bô beh tuè lí siáu.(你發瘋了,我才不跟你發瘋咧。);起痟 khí-siáu(發瘋)。
  2. 〔動〕動物發情。例:彼隻狗咧痟。Hit tsiah káu teh siáu.(那隻狗在發情。) 
  3. 〔形〕形容精神失常、發狂的樣子。例:痟人 siáu-lâng(瘋子)。
  4. 〔動〕沉迷。例:痟股票 siáu kóo-phiò(沉迷玩股票)。
在這裡用到第四義,「沉迷,熱衷,熱門」!所以,這個「熱」字! 可以「有熱而」,也可以有「熱烈,炙熱而表現強烈的情慾」,因此,合理推論,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詩詞中的閩南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61會員
942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omnob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E 潮汕語,七八成類閩語,腔近泉州。有些參入粵語元素,如「看」曰「睇 tai2」,潮語特色字詞:呾ta5 等於「說」,「講」!可能是「談」字源!《說文》語也。 一,「專專」愛! 這個詞,台灣已經沒聽人在說了!這個詞彙記錄在《台日典》:tsuan-tsuan (1)專一。 (2)純粹。 也不知
台灣早期,對心儀女性,追求的諺語: 一錢二緣三媠四少年五敢六胚死七強八熱心九跪十姑成 tsi̍t tsînn, nn̄g iân, sann suí,sì siàu-liân,gōo kánn,lio̍k phue-sí, tshit kióng, pueh jia̍t-sim, káu kuī,
今年端午,瘴疫肆虐,全國都被關在家,像個大燜鍋,只能拿去年的貼文,回憶美好的過去! 今日端午,出門天清氣爽,應景來欣賞一首詞: 漁家傲 (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 hong。綠楊帶雨垂垂重tiong7。五色新絲纏角粽tsong3。金盤送song3。生綃畫扇盤雙鳳hong7。 正是浴
語料來源: E 《春日山家》 唐·宋之問 今日遊何處,春泉洗藥歸kui。 悠然紫芝曲,晝掩白雲扉hui。 魚樂偏尋藻,人閑屢采薇bi5。(客語大埔腔發vuiˇ) 丘中無俗事,身世兩相違ui5。 「口罩」的台語怎麼說,想必經由這次的防疫宣導,聽的懂台語的人都知道是「tshui
喜雪走筆呈李宣城三首 其三 宋·張耒 萬夫餓腹待倉儲,三戶窮民守破圩。 疲瘵不禁鞭撻甚,長官對酒且歡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上流,底層,兩重天!自古皆然!疫情之下,更是露骨! 語料來源: 【圩】ㄩˊ:【字彙】雲俱切,音於u5/u1。岸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頂,故
今年大旱,今又大雨連連!人民苦不堪言! E 台語俗諺: 「千算萬算,不值天一劃」! (台語文)1854 年(清,咸豐 4 年)臺南府城的天公廟拄(抵tu7)起好的時,就佇(ti7,訓「在」字)大殿的正中 央面頂掛一塊大大的柴匾,面頂干焦(kan-ta.簡單)寫一字「一」字,這塊真出名的「一字
E 潮汕語,七八成類閩語,腔近泉州。有些參入粵語元素,如「看」曰「睇 tai2」,潮語特色字詞:呾ta5 等於「說」,「講」!可能是「談」字源!《說文》語也。 一,「專專」愛! 這個詞,台灣已經沒聽人在說了!這個詞彙記錄在《台日典》:tsuan-tsuan (1)專一。 (2)純粹。 也不知
台灣早期,對心儀女性,追求的諺語: 一錢二緣三媠四少年五敢六胚死七強八熱心九跪十姑成 tsi̍t tsînn, nn̄g iân, sann suí,sì siàu-liân,gōo kánn,lio̍k phue-sí, tshit kióng, pueh jia̍t-sim, káu kuī,
今年端午,瘴疫肆虐,全國都被關在家,像個大燜鍋,只能拿去年的貼文,回憶美好的過去! 今日端午,出門天清氣爽,應景來欣賞一首詞: 漁家傲 (宋 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 hong。綠楊帶雨垂垂重tiong7。五色新絲纏角粽tsong3。金盤送song3。生綃畫扇盤雙鳳hong7。 正是浴
語料來源: E 《春日山家》 唐·宋之問 今日遊何處,春泉洗藥歸kui。 悠然紫芝曲,晝掩白雲扉hui。 魚樂偏尋藻,人閑屢采薇bi5。(客語大埔腔發vuiˇ) 丘中無俗事,身世兩相違ui5。 「口罩」的台語怎麼說,想必經由這次的防疫宣導,聽的懂台語的人都知道是「tshui
喜雪走筆呈李宣城三首 其三 宋·張耒 萬夫餓腹待倉儲,三戶窮民守破圩。 疲瘵不禁鞭撻甚,長官對酒且歡娛。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屍骨」!上流,底層,兩重天!自古皆然!疫情之下,更是露骨! 語料來源: 【圩】ㄩˊ:【字彙】雲俱切,音於u5/u1。岸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而圩頂,故
今年大旱,今又大雨連連!人民苦不堪言! E 台語俗諺: 「千算萬算,不值天一劃」! (台語文)1854 年(清,咸豐 4 年)臺南府城的天公廟拄(抵tu7)起好的時,就佇(ti7,訓「在」字)大殿的正中 央面頂掛一塊大大的柴匾,面頂干焦(kan-ta.簡單)寫一字「一」字,這塊真出名的「一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一首關於熱天和花的歌,描述了在炎熱的天氣中對不同種類花的想像和感受。歌詞中包含了對豆花和其他花的對比,以及在熱天中的生活景象。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小暑(國歷7月 6或7日) 國曆七月天氣日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而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而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
Thumbnail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袂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這是台語諺語台灣許多人聽過;亦即端午節(肉粽節)到來正式進入我個人非常討厭夏天。 平常做粗工在工地最怕大太陽底下工作,常常出現中暑現象;且夏天食慾不振加皮膚背部搔癢嚴重治療用洗的、吃的、擦藥等均無效,在冷氣房或冬天不藥而癒越冷越不癢在夏天很困擾!由其盛夏燠暑最難熬整天
歡迎來到穀雨雜談 太陽已於5月20日晚間9點左右進入到黃道上的小滿區間,也就是對應黃道十二宮中的雙子座0~15度 ,那就讓我們來談談小滿這一氣吧 小滿,在上次立夏的那篇有提到,這是四個以生物現象命名的節氣中的一個;作為夏天的第二個節氣,此時北方作物的穀粒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所以稱為小滿
Thumbnail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農諺云:「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 意指芒種節氣是麥類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亦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稻穀開始長出細「芒」,稻穗結「種」, 此時氣溫會明顯高升,也常伴有午後雷陣雨。 農業諺語「芒種逢雷美亦
Thumbnail
臺東元宵節的熱鬧景象令人讚嘆,這是一項年度盛事,從炸寒單到鑽轎腳,媽祖遶境儀式和入廟表演,帶來正面的力量和活力。
Thumbnail
農曆年的由來,大家熟悉的都是 中國民間傳說 那來自深海名為「年」的怪獸作亂;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本土的過年傳說:「台灣沉地」。 ###「年獸傳說」### 中國民間傳說每逢新舊歲之交,有種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名為「年」的怪獸,喜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從黑夜吃到雞鳴破曉,從磕頭蟲一直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是一首關於熱天和花的歌,描述了在炎熱的天氣中對不同種類花的想像和感受。歌詞中包含了對豆花和其他花的對比,以及在熱天中的生活景象。
Panai唱柯智豪所寫的〈入漿〉。我曾經問柯董aka柯大aka豪神aka豪大大,歌詞裡的「花收變硬,免閣美麗,甘願入漿,我是你的,白漿飽穗, 不再花開。」是不是一種情慾描寫,他耐人尋味的表示,只要你願意,每首歌都可以情慾解讀,話是四兩撥千斤,表情倒是很興奮。 今天突然想起,「情慾的暗示」這件事,
Thumbnail
小暑(國歷7月 6或7日) 國曆七月天氣日漸炎熱,水稻第二期作秧苗期,而一期稻作黃熟,所以有「小暑小禾黃」之諺語。而台灣六月已完全脫離梅雨期,四周海域隨時有低氣壓形成,颱風從此說來就來。
Thumbnail
阿媽之前說,五月節過後就是「熱天」了。 這週過了端午節,感受到真的是如此。不再是感覺到空氣微妙的悶熱,不知不覺流了很多汗,而是走到室外幾分鐘就快熱昏,回到室內要立刻用電風扇直吹臉部。窗外傳來熱烈的蟬鳴,午後下一場讓鞋子濕透的大雷雨,讓人深深體感這就是夏天啊! 從小開始我們家端午節就會回阿媽家包粽子
Thumbnail
在閒聊端午時節,端午預告著盛夏即將來臨,在5月與6月之間,節氣依序 立夏、小滿、芒種、夏至這四個節氣。6月初因有芒作物開始成熟,此時亦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適當時期,意味著稻已經結實成 「種」,吐穗結實的稻子穀粒上會長出細「芒」,因此將這節氣稱為「芒種」。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說法眾多,較普遍
「袂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這是台語諺語台灣許多人聽過;亦即端午節(肉粽節)到來正式進入我個人非常討厭夏天。 平常做粗工在工地最怕大太陽底下工作,常常出現中暑現象;且夏天食慾不振加皮膚背部搔癢嚴重治療用洗的、吃的、擦藥等均無效,在冷氣房或冬天不藥而癒越冷越不癢在夏天很困擾!由其盛夏燠暑最難熬整天
歡迎來到穀雨雜談 太陽已於5月20日晚間9點左右進入到黃道上的小滿區間,也就是對應黃道十二宮中的雙子座0~15度 ,那就讓我們來談談小滿這一氣吧 小滿,在上次立夏的那篇有提到,這是四個以生物現象命名的節氣中的一個;作為夏天的第二個節氣,此時北方作物的穀粒開始飽滿,但還未成熟,所以稱為小滿
Thumbnail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 農諺云:「斗指已為芒種,此時可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效,故名芒種。」 意指芒種節氣是麥類等有芒的農作物成熟的時節,亦是種植農作物時機的分界點。 芒種,稻穀開始長出細「芒」,稻穗結「種」, 此時氣溫會明顯高升,也常伴有午後雷陣雨。 農業諺語「芒種逢雷美亦
Thumbnail
臺東元宵節的熱鬧景象令人讚嘆,這是一項年度盛事,從炸寒單到鑽轎腳,媽祖遶境儀式和入廟表演,帶來正面的力量和活力。
Thumbnail
農曆年的由來,大家熟悉的都是 中國民間傳說 那來自深海名為「年」的怪獸作亂;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本土的過年傳說:「台灣沉地」。 ###「年獸傳說」### 中國民間傳說每逢新舊歲之交,有種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名為「年」的怪獸,喜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從黑夜吃到雞鳴破曉,從磕頭蟲一直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