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表可以看到燃油機車整體保持在1360萬左右的掛牌水準。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同樣有7%多的佔比,近年來台北市掛牌佔比緩慢下滑,反觀桃園呈現逐漸上升的相反趨勢,其他縣市則是沒有太明顯的變化。
至2020年為止(民國109年)總掛牌數由多到寡的縣市排名:新北市(15.72%)>高雄市(14.49%)>台中市(12.42%)>台南市(9.4%)>桃園市(8.72%)>台北市(6.58%)>彰化縣(5.9%)>屏東縣(4.42%)>雲林縣(3.09%),上述九個縣市共佔了總掛牌數80%左右的佔比,同總機車市場的結論與排名。
八個縣市就佔了普通輕型近80%左右的分佈比,至民國109年最新排名為:高雄市(17.81%)>新北市(15.91%)>台中市(10.95%)>台南市(9.73%)>桃園市(9.09%)>台北市(6.96.%)>彰化縣(4.82%)>屏東縣(4.53%)。
電動機車於各縣市掛牌佔比
終於來到最後一Part,由於電動機車各車型的佔比分佈如同汽油機車,都是由「普通重型」與「普通輕型」兩者為主,因此這邊僅探討電動機車(不分車型)、普通重型以及普通輕型三者於各縣市的掛牌分佈。
首先來看電能機車於各縣市掛牌數:
可以發現除了澎湖每年穩定在三千多的掛牌數,以及連江縣還沒掛牌破千外,其他縣市則是逐年增加,從102年到107年,掛牌數大都成長了10倍。桃園市也難得於106年超車新北市,站上第一名的寶座維持三年;另外距離高雄市的掛牌數被台中市超越也僅剩一步之遙,可能就是這兩年會發生的事。
再來看百分比的部分:
以80–20法則來看,至2020年為止(民國109年)總掛牌數由多到寡的縣市排名:桃園市(16.65%)>新北市(14.54%)>高雄市(13.31%)>台中市(13.25%)>台南市(9.64%)>台北市(10.79%)>屏東縣(3.46%)。僅七個縣市就達到電動機車總掛牌八成佔比,表示相對於燃油機車,電動機車的掛牌數更集中在少數的縣市中。
接下來再將電動機車拆成普通重型與普通輕型來看。首先看普通重型掛牌數的部分:
可以看到紅通通的一片都集中在大都市,連江縣掛牌數甚至少到僅有25台。如果用百分比來看的話:
撇掉電動車初期掛牌數過少,導致佔比數據失真,以及個人也不清楚異常值背後的故事,因此這部分就略過不談。
如果先看普通重型佔整體電動機車的掛牌佔比,從102年的0.44%到109年的76.09%,顯然已經成為電動機車掛牌數成長來源的主要動力;台中市的掛牌數,也在109年小勝高雄市0.1%。
以80–20法則來看,至2020年為止(民國109年)總掛牌數由多到寡的縣市排名:桃園市(16.71%)>新北市(15.43%)>台中市(14.1%)>高雄市(14%)>台南市(10.72%)>台北市(8.48%)。
六個主要大都市就達到電動機車普通重型掛牌八成佔比,再次證明目前電動機車的掛牌數主要是靠少數的縣市在成長。
看完普通重型的部分,來到最後的普通輕型。老樣子先來看掛牌數的部分:
看完燃油機車的千萬、百萬級別後,再來看這最多不到2萬的掛牌數,全部縣市加起來到去年也才剛突破10萬台,只能說外頭全是燃油機車以及普通重型的天下啊!
其中除了澎湖縣不增反減,以及連江縣少的可憐的台數外,其他縣市大多逐年上升,又以台北市108年的掛牌數突增後,蟬連兩年第一的寶座,跌破眾人的眼鏡。
最後的最後(終於!),來看普通輕型(電能)近年於各縣市分佈的情形:
可以發現普通輕型佔整體電動機車的掛牌佔比,從102年的93.81%下降到109年的23.7%,與普通重型成強烈對比,宛如機車總市場近三十年的光景再現到電動機車市場上
其中電動機車的普通輕型,佔整個機車市場連1%佔比都不到!也再次驗證普通輕型(c.c.≦50)不受主流市場的青睞。
另外,新北市與高雄市差距不大,兩者互有勝負,雖然掛牌數都有再成長,但市佔比仍為下降趨勢,表示兩者在普通輕型增加的幅度沒有其他縣市來得踴躍,是否也側面代表兩個縣市在普通重型佔比都相對較高的原因呢?代表兩個縣市的人都較喜歡普通重型的機車。
以80–20法則來看,至2020年為止(民國109年)總掛牌數由多到寡的縣市排名:台北市>桃園市>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台南市>彰化縣>屏東縣。上述八個縣市達到普通輕型(電能)掛牌八成佔比。
小結
從「燃油」與「電能」各車型以及各縣市掛牌分佈獲得一些結論:
- 不論燃油還是電能的燃料別,光普通重型以及普通輕型就佔了至少98%的佔比,幾乎能代表兩者燃料別各別的樣貌,跟上篇文章的總市場是相同結論。
- 機車總掛牌數與燃油機車走勢過於相近,兩者數據差異不大,光燃油機車的普通重型就佔了機車總市場93.85%的佔比,囊括九成多的市場份額。
- 電動機車也如同燃油機車過去的走勢,掛牌數逐漸從普通輕型向普通重型靠攏,或許近幾年就會如同現在的燃油普通重型,電能普通重型也會來到9成以上的佔比。
- 比起燃油機車,電動機車的分佈更集中在人口較多的六都,是否側面可以表示都市人接受電動機車的比例較高?抑或是什麼原因,導致都會人口對電動車的需求較高?可能是較多的充電站、外型有別傳統機車、安靜、時尚就是潮等,由於沒有數據側面佐證,就不再多加臆測。
- 燃油機車的普通輕型會逐漸被市場淘汰,主要是在廢氣環保上過不了台灣越趨嚴苛的污染法規。但電動機車沒有燃油機車有廢氣汙染的問題,不僅機車廠推出的電動機車普通輕型的款式較少,市場接受度也沒有普通重型來的高,是否代表生活型態的改變?抑或是需求改變,像是燃油機車的部分要求投射到電動機車的緣故(要等同125c.c.的馬力,或是雙人乘坐空間等),才導致普通輕型淪落到「燃油」政府不愛、「電能」成長緩慢的市場邊緣人地步。
- 電動機車還處於初期階段,雖然掛牌數還不到50萬,但相對於燃油機車市場長年穩定在1360萬台的掛牌數,掛牌數仍逐年在成長。隨著傳統燃油機車廠持續加入電動機車的行列,以及全球電動趨勢和台灣環保法規的緊縮(甚至明訂何時禁售燃油機車),屬於電動機車的井噴期,想必也在不遠的將來。或許那個爆發點,就在掛牌數破百萬,也就是佔到現在總體機車市場7%的時候,才會正式開啟電動機車的高速成長期。
透過近八年的數據,僅能得出近年來台灣燃油與電動機車市場所發生的趨勢與「現象」,但是其數據變動背後的原因,主要都是由筆者個人主觀推測。
數據是客觀的,解讀是主觀的。
若以上結論有任何指教與糾正之處,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出。
後記
或許會有人質疑,用這麼多的篇幅來介紹燃油機車也就罷了,為什麼連市佔僅有3.23%的電動機車,也要用這麼多數據來帶過,甚至是連1%都不到的普通輕型(電能)都要探討,連少數中的少數也納入篇幅,讓整篇文章過於冗長。
看似有點殺雞焉用牛刀,白費許多工的感覺。
正是因為明白電動類的交通工具是未來的主流趨勢,即便現階段電動方面的市場僅有小蝦米的程度,但隨著各國法規開始明定禁售燃油車的時間,也宣告一個燃油時代的終結,
小蝦米免不了要挑戰大鯨魚,甚至是把自己變成大鯨魚。
況且機車長年都跟著汽車的技術與時俱進,這次也不免會踏上與汽車同樣的步伐。
如果電動機車不是威脅,那麼傳統的燃油機車廠何苦去研究分析未來的產業趨勢、開發電動機車、研究電池以及充電技術呢?甚至不惜加入由GOGORO所主導的PBGN 智慧電動機車聯盟,在共享充電技術的情況下,保持一邊畫餅一邊分餅的「競合關係」。
透過這次的回家作業,花一點時間與功夫,讓自己對整個台灣機車市場變化有個粗略的了解。未來在解讀數據時,有了過去與現在的數據基礎,才不會以偏概全。
接下來沒意外的話,會針對台灣近年來各機車品牌市佔與品牌於各縣市掛牌分佈進行探討,還請各位讀者敬請期待…。
資料來源
- 中華民國交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