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台北村落之聲】巷口路燈、街邊長凳、自造友善椅⋯⋯街道家具,滋養街道生活的美好頓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作者:王昱文(臺大城鄉所碩士)
本文轉載自台北村落之聲春季專題「步行城市。 步行是人們參與都市生活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社區交往萌芽的基礎;街道則是公共生活交疊的所在一座以人為本的步行城市,究竟會是什麼模樣?歡迎至台北村落之聲與我們一起思考。
又是一個人回家的晚上,但這次孤單沒有驀然襲來,畢竟這次有巷口那盞替你照亮去路的路燈陪你。當然,忙碌一天所累積的疲憊還是準時報到,於是走在路上的你也就這麼與路邊的長椅打起了交道。找個合意的位子,可能是靠邊也可能是正中,總之,讓那疲累的重量任由長椅來撐。
上述的情境,也許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經驗,然而其中所提及的街道設施,卻是我們都熟識的記憶。街道上常見的除了路燈、長椅之外,還有如郵筒、消防栓、垃圾桶、候車亭、腳踏車架等這些被我們泛稱為「街道家具」(street furniture)的設施物件。它們出現在我們最熟悉的街頭巷尾,發揮著改善都市環境、輔助交通運輸等效果,也供人們在城市奔走的途中,擁有短暫佇足的可能。也正是這些街道家具所促成的停留,讓人與人的交流能在時間的暫緩中發生,公共生活也才能夠萌芽。因而,街道家具的存在被視為判斷都市環境好壞的標準,同時也是觀察都市公共生活蓬勃與否的指標。
路邊常有的公園長椅,或許是我們最有印象、最常使用的街道家具(Source: halfrain/ CC BY-SA 2.0)

好的街道家具,提升城市公共生活的品質

好的街道家具,是城市公共生活之所以能夠運作的根本條件;好的街道家具,也建構了我們在城市生活的集體記憶,在若無似有中,形塑出一座城市的印象。
都市角落中最常見的街道家具,是支持著都市公共生活基本運作的機能性設施。譬如,路燈提供了夜歸人們行路的安全,垃圾桶滿足了公共衛生維持的需求,候車亭、郵筒則提供了更便捷的公共服務。街道家具也是城市欲企及更理想的規劃願景時,必須先行設計、安排的設施;近年來,政府為打造自行車友善城市,增設了許多腳踏車的停靠架,而蘊藏在其中的城市生活劇本,即是希望透過更加便利的腳踏車騎行體驗,促進、鼓勵人們以自行車作為主要的交通方式。
在人本友善的步行城市推動上,增設街道長椅也是格外重要的安排。對於無法久行、久站的群體,如年長者、行動不便者或攜帶幼童的家長而言,街道長椅的增設對於提升步行經驗也有著相當大的助益。
街道長椅是年長者、行動不便者等無法久行、久站的用路族群,在步行途中重要的休息處(Source: Andrés SalasUnsplash
除了機能性以外,街道家具也經常是一種美學上的展現,甚至成為城市獨特的文化象徵。舉例來說,在巴黎市區隨處可見的華萊士噴泉(Fontaine Wallace),是一座有著四個女神雕像環繞的供水小亭,在自來水普及的今日,即使噴泉早已失去當初供人裝取飲用水的目的,它卻以極具藝術感的外型,成為巴黎指標性的街道家具。
建於 1872 年的華萊士噴泉(Fountain Wallace)起初是供人飲水的飲水泉,後在自來水普及下逐漸失去原本功用,但也因其典雅的外觀而成為街道藝術(Source: Wikimedia
又如倫敦著名的紅色電話亭,隨著手機普及,人們使用公共電話的需求減少,原本公用電話亭也逐漸式微,不過其鮮豔的外觀與復古的造型,卻已被視為英倫風格的經典。人們於是開始將這些電話亭改裝成為流動圖書館、手機充電站或 AED 配置站,讓電話亭逐漸蛻變為揉合各種功能與意義的街道家具,持續在城市中與人們作伴 [1]。
改造成流動圖書館的紅色電話亭(red telephone box)(Source: Annie SprattUnsplash
確實,好的街道家具,蘊含著豐富公共生活的可能。各式各樣的街道家具為街道注入生命力,吸引人們停下腳步,許多意想不到的互動交流由此而生。也因此,街道家具的設計越來越受到都市規劃者重視。
不過,街道家具成為城市中熟悉且必要的存在,不過是這幾十年來的事,且街道家具在城市中的出現,涉及到不同歷史脈絡下,城市政治的角力以及資本的滲透。總的來說,「街道家具」這個詞從出現到被廣泛使用,反映的是不同時期都市治理邏輯的轉變。

臺灣街道家具的生與死:政治造景、城市美學與資本掛帥


(一)起初之時:街道自己長出來的家具
公權力開始介入並主導街道家具的設置與設計,始於十九世紀歐洲的都市規劃,為的是透過設置標準化的街道家具,改善公共衛生與形塑都市地景的一致性,打造出現代化的都市空間。
相較於西方都市,臺灣直到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計畫時,才首次經歷了現代主義式的都市規劃──道路、公園等象徵著現代性(modernity)的公共空間首次降臨臺灣,路燈也開始普遍出現於市區當中。然而,此時日本政府仍嚴格管控人民在街道上的活動,並未積極擺置街道家具。
二戰結束初期,臺灣都市建設著重於防空、疏散等軍事目的。彼時的國民政府將大量資源挹注在道路修復,在「反攻大陸」的暫時性治理心態下,並未對臺灣的都市建設有過多的心思著墨。在政治性的限制下,隨著一九六〇年代開始大量城鄉移民湧入、都市空間快速擴張,原本都市的公共設施與服務,於是顯得捉襟見肘。在政府缺席的情況下,許多非正式部門遞補上來、自力營造街道家具,如早期公車亭尚未普及,許多柑仔店代為收售車票,同時也在門口擺放候車用的座椅。
由店家所提供的非正式街道家具,或多或少填補了早期政府在都市環境營造上的缺席(Source: Jisun HanUnsplash
(二)蓬勃發展:街道家具的政治生產
由非正式部門填補公共服務缺口的狀況,到了一九九〇年代後開始轉變。隨著臺灣經濟快速成長與政治民主化,政府為回應中產階級市民對市容環境的要求,逐漸將改善都市空間的計畫納入施政重點。
最關鍵的轉變出現於 1994 年市長民選後。相較於大型公共建設,貼近民眾生活的街道家具,更可作為城市首長展現政績的手段,街道空間頓時成了各方角力的政治造景。以臺北市為例,在陳水扁執政期間,便以提升生活品質與建立臺北人文化認同,來吸引中產階級市民的支持。1998 年馬英九擔任臺北市長時,宣示在臺北市打造具有巴黎浪漫氣息的街頭氛圍,積極引入西方城市美學意象。北市府亦在 2001 年成立「臺北市街道家具設置及營運計畫執行小組」,成為政府專案統籌規劃街道家具的濫觴,也開始讓街道家具成為公部門施政的重要項目。
街道家具的美學化也在一九九〇年代後開始發展,直到今日都未見停歇。如 1999 年臺北市在敦化北路至敦化南路一帶打造「藝術通廊」[2],以及在 2016 年申辦「世界設計之都」[3],都是讓大型公共藝術作品成為街道的一部分,藉此作為城市行銷的重要象徵。誠如馬派地理學家 David Harvey 所說,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社會中,都市競相以獨特文化品牌創造吸引力。街道家具的多重意義正在於,它是常民生活中最熟悉的存在,也是政治角力滲透其中、建構自身治理正當性的空間部署,更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城市競爭下最具體而微的實踐。
(三)近來隱憂:街道家具的商品化
公部門對街道家具的投入,改善了公共服務與都市環境,於此同時也帶動了地景營造的商機。為了減少財務負擔,公部門選擇結合私人資本,以 BOT 的方式發包廣告公司負責經營管理街道家具,也以獎勵的方式,鼓勵私人企業投入維護街道家具,舉凡街道座椅、候車亭、公共廁所,都成為企業可認養的對象。在許多街道家具上,都可以看到企業打造品牌形象的痕跡:經歷過九〇年代的人,大概都對「麥當勞叔叔長椅」印象深刻。即使這些長椅和麥當勞叔叔,日後因「人行道上不可擺放私人設施」的規範而撤除,其曾經的身影仍成為了城市的集體記憶。
麥當勞前有著麥當勞叔叔作伴的長椅,是生活過九〇年代的人們共同的記憶(Source: Lyman GeronaUnsplash
的確,私部門的投入固然可能增加街道家具的數量與品質,但有時商業的置入反而會與公共服務的需求發生衝突。如候車亭為了放置廣告燈箱,反而壓縮站牌資訊可擺放的空間。更根本地說,街道上無所不在的商業廣告,是否是一種對市容的破壞?
回顧臺灣街道家具設置的歷史,可以看到幾個不同階段的轉變:從戰後僅關注於路燈等機能性公共設施的營造,到九〇年代執政者積極透過設置街道家具作為一種可見的政績,並開始援引西方城市的美學意象;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引入私人資本填補財務預算的空缺,卻也在另外一方面引起了地景商業化的疑慮。

街道自造:出現在街頭巷尾的「友善椅」

不如,我們先將視野從公部門設置的模組化街道家具移開,並試著回想那些出現在街邊,有時看似突兀的木製桌椅或沙發吧!這些有點破舊的椅子,起初可能會讓人誤以為是胡亂棄置的自宅家具,直到幾個阿姨伯伯走來,熟稔地在這些椅子上坐下閒聊,才發覺這些椅子恰如其分地融入在城市的日常光景裡。
這類非正式的街道家具,有時被稱作「友善椅」,可能出現在廟口、街邊,或規模較小、沒有設置候車亭的公車站,由居民自主地將椅子擺放在站牌旁供等車的人使用。相較於正式部門提供的街道家具,友善椅出現的位置相當隨機,卻更能貼近地方的需求,經常坐落在居民們時常經過、又不易受日曬雨淋的角落。對年長者而言,比起樣板化的路邊長椅,這些友善椅可能更舒適、更好坐。
筆者第一次留意到這類椅子的存在,是在如今已拆除的紹興社區中 [4]。有位伯伯在家門口擺了一張家裡不要的舊沙發,社區的生活就在這張沙發上長了出來:一位伯伯每天固定時間都會坐在沙發上,看著街角人來人往,附近的鄰居大哥經過也向伯伯噓寒問暖;買完菜的阿姨在沙發上歇腳,住隔壁的鄰居大姐們就像沙發藏著磁鐵般被吸到一旁閒話家常。紹興社區隨處可見的街道座椅,其實反映著社區的組成,由於社區裡有不少居民從事清潔隊工作,回收時看到狀態還完好卻被棄置的沙發、座椅,就會主動撿回來放在家門口。這些椅子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讓社區裡許多年長、行動不便的居民有了更友善的步行環境,讓他們走累了可以稍微停下歇息,閒來無事的午後又能坐在這裡聊聊天,自然形成了居民聚集的社區節點,促進了社區的公共生活,更間接發揮著鄰里照護的長照效果。
紹興社區過去隨處可見的友善椅(Source: 劉學墉攝)
友善椅亦凸顯了城市中相對弱勢的群體,他們被隱藏的生活需求。對於相對邊緣的群體而言,當他們受主流的都市空間所忽視乃至驅逐時,正是這些出現在街角的友善椅,溫柔的承接住了他們的需要。人生百味的創辦人朱剛勇便提到,萬華的友善椅讓無家者有機會更舒服地歇息,而不必勉強在被刻意加上把手的長椅上委身屈膝。
政府設置的街道家具所具有的排除與歧視,從艋舺公園長椅加裝的根根橫桿上一覽無遺(Source: 劉學墉攝)
在街道上,人們每日行經、彼此遭遇,多半是倏忽地擦肩而過,要能使行色匆匆的行人們在路途中暫停片刻,街道家具往往在其中直接或間接地使上了力。街道家具將通行化為時間短暫凝滯的佇足,讓人與街道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能夠有這麼一點時間與空間從中萌芽,也才讓城市的公共生活能夠開展。然而,這不代表街道家具所蘊含的公共性沒有排他性,在日漸商品化的街道上,對於街道家具的追求除了在質的精進與量的提升外,更應該關注的也許是,街道家具是否可以承接住不同的人群在街道上,除了步行以外的佇留需求。

[1] 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 Plc)發起「領養電話亭」(Adopt a Kiosk)計畫,鼓勵社區團體以一英鎊的價格收購電話亭。在資源不足的鄉村,有社福團體發起將電話亭改造為圖書館或AED配置站,也有社區鼓勵民眾自行放入CD、書籍或雜誌,成為小型休閒據點。
[2] 黃浩德(2017)〈回首「敦化藝術通廊」點點滴滴〉,公共藝術。
[4] 紹興社區原址座落於仁愛路、紹興南街與信義路一帶,倚在曾為軍營的中正紀念堂一旁,為早期臺灣戰後與城鄉移民自行營造的社區,也被稱為「非正式聚落」(informal settlement)。

參考資料

  1. 翁註重、鄭育芬(2013)〈販賣服務:戰後臺北街道家具營造的歷史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0: 115-162。
  2. 傅雅祺(2016)〈城市的表情——街道家具的美麗與哀愁〉。眼底城事
  3. 朱剛勇(2019)艋舺公園、茶店、友善椅:老少年少女的社區交際場。眼底城事
  4. Gökçen Firdevs Yücel(2012) Street Furniture and Amenities: Designing the User-Oriented Urban Landscape. Advanc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5. Fabrice Pincin (2013) A Brief History of Street Furniture. Urban Design Magazin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大概都有類似經驗:步行在騎樓,必須時時提高警戒,除了高度落差,可能走著走著就「無路可走」。長久以來,騎樓被汽機車、店家商品、住戶盆栽,抑或路邊攤販的生財器具占用。最極端的情形,甚至還必須繞出騎樓,直接走在馬路上與汽、機車爭道。這樣充滿障礙的通行空間,更讓行動不便的人,移動每一寸都顯掙扎。
從小聽到大的「馬路如虎口」並不是一種形容而已,單單只是在街道上行走,我們就是在虎口中徘徊。根據交通部的統計,2020 年全國總計有 17,367 位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傷亡。我們的街道上的老虎到底是怎麼放出來的?
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帶著這樣的疑問,台北村落之聲來到豐仁藥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里厝邊的「社區藥局」。「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這是黃藥師對於擔任藥師始終堅持的理念。
面對未知病毒的蔓延,「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ing)成為關鍵字,中斷了人們習以為常的交流模式。在這樣的非常時刻,社區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次台北村落之聲前進嘉義,與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兩位重要人物:陳政鴻董事長與陳錦煌醫師聊聊,新港社區這段由下而上且未完待續的抗疫歷程。
博物館空間與藝文場所在新冠肺炎持續瀰漫的一年中,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偌大的建築、挑高的天花板、佇立各處的白牆,或映襯又或相融地展示著各式物件,卻因病毒的四竄、遲遲等不到該有的注意與注視。
COVID-19 的疫情風暴,大幅地重塑了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封城、隔離成為阻止疫情蔓延的主要手段。受疫情影響,許多人被「錨定」在家裡,當生活只能囿於家門以內時,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開始與家門以外、那些日常往返的地方漸行漸遠。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與地方的關係在未來將不再確定。
我們大概都有類似經驗:步行在騎樓,必須時時提高警戒,除了高度落差,可能走著走著就「無路可走」。長久以來,騎樓被汽機車、店家商品、住戶盆栽,抑或路邊攤販的生財器具占用。最極端的情形,甚至還必須繞出騎樓,直接走在馬路上與汽、機車爭道。這樣充滿障礙的通行空間,更讓行動不便的人,移動每一寸都顯掙扎。
從小聽到大的「馬路如虎口」並不是一種形容而已,單單只是在街道上行走,我們就是在虎口中徘徊。根據交通部的統計,2020 年全國總計有 17,367 位行人在交通事故中傷亡。我們的街道上的老虎到底是怎麼放出來的?
疫情開啟了我們對藥局的重視,那麼在疫情之後,我們該如何重新思考藥局之於社區、之於我們生活的關係?帶著這樣的疑問,台北村落之聲來到豐仁藥局,一間於 1972 年開業,決定專心作為陪伴鄰里厝邊的「社區藥局」。「我們接觸病人的時間久,『多問』就是我們的責任」,這是黃藥師對於擔任藥師始終堅持的理念。
面對未知病毒的蔓延,「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ing)成為關鍵字,中斷了人們習以為常的交流模式。在這樣的非常時刻,社區可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這次台北村落之聲前進嘉義,與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兩位重要人物:陳政鴻董事長與陳錦煌醫師聊聊,新港社區這段由下而上且未完待續的抗疫歷程。
博物館空間與藝文場所在新冠肺炎持續瀰漫的一年中,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偌大的建築、挑高的天花板、佇立各處的白牆,或映襯又或相融地展示著各式物件,卻因病毒的四竄、遲遲等不到該有的注意與注視。
COVID-19 的疫情風暴,大幅地重塑了我們的生活與生產方式,封城、隔離成為阻止疫情蔓延的主要手段。受疫情影響,許多人被「錨定」在家裡,當生活只能囿於家門以內時,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開始與家門以外、那些日常往返的地方漸行漸遠。在後疫情時代裡,我們與地方的關係在未來將不再確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與交通問題影響居住品質,需共同努力改善。透過國外成功案例的借鑒,臺灣可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易於市民參與的管理機構。此外,步行街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的合理搭配是改善交通的關鍵,建立步行友好的街道是可選擇的選項。需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對改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問題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由於城市的景觀發展和地景改造受到環境與環保議題的影響,文中深入探討了廢棄地景的設計先例和經驗對於今日都市地景發展的改變。同時提到了西方的案例以及生態美學的影響,呼應了今日設計趨勢與環境意識的覺醒。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巷弄裡,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情懷,一種懷念與感嘆交織而成的情緒。那些熟悉的巷弄,曾經是我們成長的場景,是我們無數次的往來穿梭之地。然而,漸漸地,我們發現這些巷弄正在消失,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被冰冷的水泥所掩蓋。這樣的變遷讓我感到驚訝。 回想起過去,這些巷弄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生動。每一
Thumbnail
最近在台中火車站內見到零星的遊民,同樣是帶著裝滿東西的行李箱或紙箱,就地鋪著厚紙板,或坐或臥,三三兩兩,席地閒聊,有些都已躺著睡著了。車站內相對寬敞明亮,衛生設施也還不錯,遊民容易在車站公厠梳洗,所以渾身看起來不會那麼髒兮兮。 某個冬夜,我也曾在住家附近的〔半平厝公園〕公厠及凉亭發現遊民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鄉下人進城都需要有正當理由,不然來回一趟車程花費的時間,倒不如用來閱讀和寫文章。若是朋友招喚自然欣然赴約,這趟聚會處正好在台北同安街尾端,趁此機會我能再度重遊這條富有人文風味、歷史典故的城南舊街。歷經清代、日治時期、民國迄今變化不大的街景風貌,由頭走到尾,彷彿感受一條歲月長河悠悠靜謐的時光之旅。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那是花園涼亭,我經常到附近的義麵館吃飯,所以每次都會在這個公園散步。有的時候看到小孩子在玩小木馬、盪鞦韆,更多的時候是看到外傭推著老人將他們放在涼亭角落,然後聚在一起聊天,這是台灣社會的老年照護現況。所以,我們不能避免,不知道哪一天我們也會變成坐在輪椅上的那個人。人人都會面對自己的成長和年齡的增長,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臺灣的街景與交通問題影響居住品質,需共同努力改善。透過國外成功案例的借鑒,臺灣可制定更嚴格的法規和易於市民參與的管理機構。此外,步行街道與大眾運輸系統的合理搭配是改善交通的關鍵,建立步行友好的街道是可選擇的選項。需讓人們意識到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對改善城市環境和交通問題至關重要。
Thumbnail
在城市的喧囂中,散步是一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當城市的車水馬龍逐漸遠去,只腳步留下聲音和心跳聲共舞,在近午的靜謐中,我踏上了我那曬太陽的旅程。 每一步,都是對過去的追憶,也是對未來的期許。河堤上的風吹來,吹散了我心中的忙碌和焦慮,帶走了我身上的塵埃,讓我重新守護生命的美好。 路邊的花草,微微綻放出
Thumbnail
由於城市的景觀發展和地景改造受到環境與環保議題的影響,文中深入探討了廢棄地景的設計先例和經驗對於今日都市地景發展的改變。同時提到了西方的案例以及生態美學的影響,呼應了今日設計趨勢與環境意識的覺醒。
Thumbnail
在台北市的巷弄裡,我常常能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情懷,一種懷念與感嘆交織而成的情緒。那些熟悉的巷弄,曾經是我們成長的場景,是我們無數次的往來穿梭之地。然而,漸漸地,我們發現這些巷弄正在消失,被高樓大廈所取代,被冰冷的水泥所掩蓋。這樣的變遷讓我感到驚訝。 回想起過去,這些巷弄是那樣的熱鬧,那樣的生動。每一
Thumbnail
最近在台中火車站內見到零星的遊民,同樣是帶著裝滿東西的行李箱或紙箱,就地鋪著厚紙板,或坐或臥,三三兩兩,席地閒聊,有些都已躺著睡著了。車站內相對寬敞明亮,衛生設施也還不錯,遊民容易在車站公厠梳洗,所以渾身看起來不會那麼髒兮兮。 某個冬夜,我也曾在住家附近的〔半平厝公園〕公厠及凉亭發現遊民
Thumbnail
什麼是城市?一想到城市最先想到的是哪座城市?紐約、東京還是台北?腦海中是否浮現出交通便捷、商業活動發達、高樓大廈林立、人車多擁擠等畫面?城市為什麼美好,多數人為什麼都嚮往城市?城市是自然產生的的嗎?還是被設計的呢(都市設計)?有可能設計城市嗎?有可能設計只有市中心而沒有郊區的城市嗎?或者說城
Thumbnail
鄉下人進城都需要有正當理由,不然來回一趟車程花費的時間,倒不如用來閱讀和寫文章。若是朋友招喚自然欣然赴約,這趟聚會處正好在台北同安街尾端,趁此機會我能再度重遊這條富有人文風味、歷史典故的城南舊街。歷經清代、日治時期、民國迄今變化不大的街景風貌,由頭走到尾,彷彿感受一條歲月長河悠悠靜謐的時光之旅。
Thumbnail
20世紀興起的現代主義影響了全世界的城市發展,以效率為導向的城市設計,使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停留空間嚴重遭到侵蝕。隨著70年代歐洲社會運動開始,歐洲各城市首先將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回到人群本體,這些城市空間設計概念可以成為未來城市規劃中的參考,特別地在新興城市的建設上。
Thumbnail
那是花園涼亭,我經常到附近的義麵館吃飯,所以每次都會在這個公園散步。有的時候看到小孩子在玩小木馬、盪鞦韆,更多的時候是看到外傭推著老人將他們放在涼亭角落,然後聚在一起聊天,這是台灣社會的老年照護現況。所以,我們不能避免,不知道哪一天我們也會變成坐在輪椅上的那個人。人人都會面對自己的成長和年齡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