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專業知識有價,但愛無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30天寫作
#day2

每一個專業知識,都是有價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地雷區,而在我情緒中心佈滿較多的雷點是「對於專業領域的不尊重」,知識這東西看不著摸不到,到底要用什麼標準去衡量才能稱之為專業是其次,重點是當你需要一個人的專業建議時,首先應該要保持基本的尊重。
並不是因為他夠專業你才要尊重他,而是身為一個有修養已開化的現代人,人際往來的界線理當保持基本的尊重
我最常見的白眼攻擊如下:
「你媽媽說你學設計,那你幫我做張海報」
#好啊聽說你房子蓋得不錯不然你先拿兩棟來我住看看
「你很會寫,不然你來幫我寫好了」
#我除了很會寫也很會睡難不成我還要陪你睡
「你看別人品牌都這樣做才會賣得好,你們這樣不行」
#人家拿2千萬做行銷你付2千塊你超不行的
「你要去展場值班,那你上班之前先去樓下幫我排隊搶貨」
#一聽就是沒進駐過展場的陌生人我連白眼都懶得翻
「哪有這麼困難這種程度我也會做,到底花錢在他們身上幹嘛」
#溝通是一門藝術,通常花了大把鈔票的人比較容易享受到這門藝術,因為成本中就包含了跟你溝通的費用
透過提問去矮化別人,到底是在尋求幫忙還是在哈囉?!
每個人的專業能力,是透過知識X經驗X品格以及對於自己不斷要求精進而來的,更甚者這些專業能力的累積是時間與生命的消耗,以及人品長久經營的人脈資源,是在投入專業知識與家庭休閒的壓力比重中萃取而來的。

雖然專業知識有價,但愛無價

如果你身邊有願意無償為你提供專業知識、建議方針甚至主動在他的專業領域無償幫助你的朋友,請好好珍惜他們,因為你們獲得的不僅是他的專業,更珍貴的是他不計價的愛。
#我們都不要把自己變成廉價的人好嗎
#願在自己專業領域投入之人終發光發熱
#希望拆地雷的機會比埋地雷多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專業價值多少,這真的是一個千古難題,舉例來說,現在這個時代,自行接案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些SOHO族提供的服務內容、品質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差,而對於業主來說,希望以最低預算(甚至免費)得到高品質內容的期待是不變的,因此造成雙方的認知落差。
Thumbnail
不管是忠臣或專業工作者,當遇到空前的市場系統風險時,企業因自顧不暇,老板與員工也只能各自分飛,自求多福。
Thumbnail
什麼叫專業,如果這都不算愛(X)更正,如果這都不算專業,還有什麼是專業? 所謂專業,並不是有證照、一定要專科畢業、甚至不一定需要老師教。(當然,我姐有很多證照,還有開班授課,工作室牆上也掛滿證照。我去她家白吃白住好幾次都是親眼看過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明白自己的不足而不斷進修學習和精進。除
本文討論了專業的定義,並通過詳細的例子來說明什麼是真正的專業。通過符合客人潛在需求,能夠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並提供優質的服務。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你所相信的意義,很可能只是在強化別人的信念,畢竟你可是他的隱藏財源。
第一個能力是「製造知識」的能力。 做研究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很不同。 社群文章是傳播知識,寫的人不用做實驗, 只要收集資料,運用筆墨藝術,就能可寫出文章。 學術文章則不一樣。 學術文章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 要與相關的工作比較,呈現自己的貢獻等等。
Thumbnail
業務與研發之間的溝通是職場一大挑戰,常因認知差異產生誤解,影響工作氣氛與專案進度。 透過本文提出的三點提醒,設定對應方案來打破專業壁壘,就能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門合作關係。
Thumbnail
專業能力、生活實踐力、教學能力都是獨立的能力,不相互等同。對於社會主流認可專業能力很高的人,並不意味著他們具有高水準的生活實踐力。反之,生活實踐力高的人,也不一定會獲得社會的認可。教學能力則是另一種能力,懂得原理不等於善於教授他人。
Thumbnail
有人對專家深信不疑,專家說甚麼都是至理名言,對專家之言全盤接受,不敢提出任何質疑,理由很簡單,「他是專家你不是。」專家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鑽研一個範疇,提出來的自然是真知灼見,不容質疑。 有人卻從來不信專家那一套,他們認為專家也是人,而人就有局限,就有可能犯錯,與其聽信專家,不如相信自己的判斷。他
專業價值多少,這真的是一個千古難題,舉例來說,現在這個時代,自行接案的人越來越多,但這些SOHO族提供的服務內容、品質都有不同程度的落差,而對於業主來說,希望以最低預算(甚至免費)得到高品質內容的期待是不變的,因此造成雙方的認知落差。
Thumbnail
不管是忠臣或專業工作者,當遇到空前的市場系統風險時,企業因自顧不暇,老板與員工也只能各自分飛,自求多福。
Thumbnail
什麼叫專業,如果這都不算愛(X)更正,如果這都不算專業,還有什麼是專業? 所謂專業,並不是有證照、一定要專科畢業、甚至不一定需要老師教。(當然,我姐有很多證照,還有開班授課,工作室牆上也掛滿證照。我去她家白吃白住好幾次都是親眼看過的)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明白自己的不足而不斷進修學習和精進。除
本文討論了專業的定義,並通過詳細的例子來說明什麼是真正的專業。通過符合客人潛在需求,能夠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並提供優質的服務。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