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台灣疫情慢慢受控,防疫中心指揮官說微解封,意思是維持三級,但體諒大家生意做不下去了,所以微鬆綁,開放一些空間讓不同業者有營運的機會。聽說有些人已經預備好微出門,準備來一趟環島上山下海的微旅行。他們好像只聽到「解封」這兩個字,沒在意「微」的真正意義。台灣一下子變成英國,感覺大解封了。
因為很多朋友都移民到英國,所以多少會注意到英國新聞。大家都知道因為Delta印度變種病毒侵襲,英國疫情再度升溫,大家正在看着數字不斷升高之際,前幾天英國首相約翰遜/強生(Boris Johnson)宣布英格蘭於7月19日解封,法律上英格蘭人自由了,不用強制戴口罩、不用限制社交、不用留家工作、食肆一切回復正常。
英國解封,當然有不少醫學界專家反對,但是英國首相與衛生大臣都沒有理會,只是呼籲國民「疫情尚未結束,未來幾周病例將繼續增加。當我們開始學習與這種病毒共存時,我們都必須繼續謹慎管理病毒帶來的風險,並在我們的生活中做出判斷」。
敢逆專家建議,大膽賭解封當然是有前提的,根據傳媒報道,英國高達86%成年人已打完第一劑疫苗,64%已施打兩劑。大家都知道疫苗是否有效抗疫,形成社區的保護網,是至少60%的人口比例應該產生抗體才叫有效。英國既然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大概就是賭一次的前提。
跟英國的香港朋友談起,早在首相宣布19號解封前,英國人已經不怎樣戴口罩,旅遊景點不乏遊客,展露笑容抱抱自拍大合照⋯⋯在這個非常尊重個人自由的國家,法律限制不了自由的內心,首相只是替大家把心底那句話說出口而已。至於解封對疫情帶來怎樣的後果?就只能相信國民的智慧了。事實上誰說首相或政府比普羅民眾更聰明呢?當疫情已經基本受控,當疫苗也打過了,或許英國政府認為他們可以做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將自由與風險管理還給每一個人。如果疫情不會有結束的一天,那人們的自由要被限制到甚麼時候?
香港人都很習慣這一套,政府唯一的用途是讓社會有效運作、讓財富有效再分配,政府對人民的控制越少越好,政府不作為就是人民的福氣。
台灣政府習慣包山包海,一切為人民小心打點,既要防疫又要讓大家有飯吃,人民一切聽政府指揮,所以防疫做不好就必然是政府的責任。目前疫苗施打率至七月底預計只有25%,在全國擔心百業都快撐不下去的前提下微解封,這時候就是考驗國民智慧的時候了,當政府把自由還給你時,我們能做好自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