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愛與不愛之間02:《北光》_家顯露一個人的價值觀與慾望

橫山秀夫,被視為日本警察小說的翹楚,屬於社會派推理作家,最初是因為某位譯者大推而知道這位作家,據說《64 史上最凶惡綁架撕票事件》是他的代表作,於是我先找了日劇來瞧瞧,沒有特別喜歡,也就沒找書來好好拜讀。
北光》出版後,經過一番觀察,評價都不錯,無負評,許多人讚許作者風格有所突破,是一本暖心之作,於是我把它推進我的書櫃。
以結論來說,悟性不足的我再一次沒有get到大家熱推的點。
倘若房子會帶給人幸福,或者使人不幸,那代表建築師能夠成為神,也能夠成為惡魔。洗心亭這個樸素的住宅,或許告訴了青瀨,使人幸福或不幸的,是人。
主角青瀨稔是一名一級建築師,妻子由佳里是室內設計師,兩人在十年的婚姻之路中多次站在岔路上,為了蓋出「自己的家」而出現意見分歧,泡沫經濟瓦解所帶來的經濟危機連帶加深兩人之間的裂痕,青瀨在事務所失去立足之地後,又遭受離婚的打擊,為了支付女兒日向子的養育費,不得不降低自尊,以非正職員工之姿輾轉於無名設計事務所之間,收入銳減到只剩過去的三分之一,成為唯命是從的建築師。
在過得灰頭土臉的低谷時期,岡鳩對他招手而進入岡鳩設計事務所,待遇雖有所改善,殘兵時代的卑微心態仍留了下來,他成為毫無熱情、只會看客戶臉色、日復一日畫著諂媚圖稿的設計機器。
直到接到吉野夫妻的委託。
那一句「一切交給你。青瀨先生,請蓋一間你自己想住的房子。」如魔法般燃起青瀨沉睡已久的熱忱。他使出渾身解數、盡情發揮,打造出心目中最理想的完美作品:「Y宅邸」。接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讚譽,還入選《平成建築200選》,稱得上是巔峰之作,熱熱烈烈地順利交了屋、收了款,原是那般真誠如友的吉野夫妻卻瞬間沉寂,後續沒收到任何反饋與消息,讓青瀨懷疑一切只是自己自作多情。
有天,從慕名去觀賞的人口中得知,Y宅邸好像沒有人住……。
魔法變魔咒
魔法解除,吉野夫妻人間蒸發,花大筆費用與無數心血打造的屋子空蕩蕩,青瀨內心也空了一大塊。心中的疑惑從一個小黑點不斷擴散、滲透,啃蝕著青瀨的信心,本該是畢生傑作的Y宅邸化為一顆碰不得的毒瘤,成了否定、困住自己的魔咒。
自信受創的他開始尋找各種線索,從留在空屋中的謎樣椅子著手,試圖找出吉野夫妻來解開心中的結。在追尋真相的過程中,帶出青瀨過往的人生軌跡......。
先說說我閱讀過程中的幾點煎熬。
1.薄弱的追查動機
屋子交屋後,屋主愛住不住說實在的真的不關建築師的事,青瀨卻為此鬱鬱寡歡,甚至後來緊咬不放。對於他的追查動機,我試著換位思考去感受一下他為何如此耿耿於懷。
青瀨走過人生各種低潮,好不容易燃燒奮發了一回,嘔心瀝血的作品卻被棄若敝屣,讓他陷入自我懷疑的漩渦中,一方面好奇背後的原因,一方面又害怕面對而視Y宅邸為提不得的禁忌,不想承認自己的能力遭到全盤否定,連別人的稱讚都往諷刺的方向解讀。
試想,假如有一天,某個人熱切地跟我說:「圈圈,我真的超超超喜歡妳的畫,希望妳能幫我設計各個平台的頭貼,完全交由妳自由發揮。」
然後,我絞盡腦汁完成後,交給他時,他讚不絕口,把我捧上了天,還給我一筆不錯的設計費。
從此再無他的音訊。
有一天好奇點進去他的幾個平台,發現他根本沒使用我畫的頭貼......。
我突然懂了青瀨內心的糾結。換作是我,肯定也是各種腦內劇場都紛紛上演,牛角尖鑽到破掉!
不過,以現實面來說,一般人應該沒有時間跟心力去追查什麼,即便理解他的感受,也知道其中有關心的成分在,但劇情推進到中後段時,還是不禁覺得他的刨挖行為帶點恐怖情人特有的偏執。(青瀨這個角色彆扭又情緒起伏不定,他的情緒感染到我,閱讀過程也跟著煩躁起來。以另一個角度來看,算是作者描寫得很成功?)
2.難以進入作者建構出的畫面
既是以建築師為主角,內容自然涉及大量建築業,可能是缺乏相關知識和想像力,所以建築的相關描述並未成功在我腦海中成形,畫面模糊不立體,而這些內容占了蠻大比例,多少阻礙我進入這個故事裡──我承認後來一碰到建築描述就進入半放空狀態。
前面穿插了一名真實人物布魯諾・陶特(Bruno Taut)在日本的故事,為了入戲,我還稍微查了一下資料,但仍舊無助於融入小說情節之中,建築與藝術的部分讀來疏離而近乎無感,幾度懷疑自己的想像力和感受力都故障,讀完後沮喪了幾天:為什麼我沒有被療癒到?為什麼我觸及不到大家說的美?我也想感受一下被北光環抱的感動啊。
3.不必要的懸疑因素
這本書的重點不在於推理,這點我在閱讀之前就知道了,但是作者就是安排主角去解謎呀,而且寫法一路故弄玄虛,要說吊胃口呢,好像也沒吊到,通常加入懸疑因素可以加快讀者翻頁的速度,但是這本書前面的鋪陳冗長而平淡,硬要寫得有點懸疑,反而讓我有點心煩。
這本真的不是懸疑小說(再次強調),所以我對追查結果本來就沒有抱太大期望,但是拖沓的追查之旅來到尾聲,謎底揭開的那一刻,我還是忍不住翻了一下白眼……呃,這就是所謂的「最美的一道謎題」?俗人我感受不到,只覺得這真相沒什麼說服力。(如果說推理/懸疑成了這本書的敗筆會不會被打)
不過呢~(話鋒一轉)
這是一個關於親情與婚姻的故事,主題是「家」,推理不是重點(是要講幾次)。
上面雖然像難搞的惡婆婆般百般挑剔,但我還是頗喜歡作者在家庭、親情與歸屬感上的描寫,以及透過對書中幾個家庭所面臨的困境,拉出活在泡沫經濟崩解時代裡,深陷艱困環境中掙扎的男男女女內心的壓力與苦楚。
(這方面文友的這篇文章寫得很好,有興趣的人快去看!這裡就容我偷懶略過吧~)
人對於房子抱持的堅持,不僅止於單純的興趣或嗜好,而是顯露出個人的價值觀和隱藏的欲望。與其說是未來志向,不如說是扎根於過去,經歷會在耳畔竊竊私語。
「水庫之子」青瀨的童年時期如候鳥般不斷遷徒高達二十八次(國小國中就轉學了七次),隨著父親在一個又一個工棚間流浪,雖然家境不差,卻沒有歸屬感,與所到之地的人事物或土地都無法建立起長久而深厚的情感。他沒有一個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或諸事不順時能夠緬懷的故鄉,明明長期置身於建築業界,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住在哪種地方、過怎樣的生活。過去的生活形塑了他的價值觀,也投射在對家(建築)的堅持:「北光」是必備元素,因為對青瀨而言,從北方納入陽光的工棚,正是家的起點。他和由佳里的成長背景如此不同,所追尋的、渴求的,會出現分歧也不足為奇。
我從小到大只搬過一次家,但是新家舊家相隔不遠,所以也沒有轉學等,在生活上並未造成太大影響,「家/故鄉」對我而言是固定的,即便它曾經支離破碎,但它依舊還在那裡,並慢慢重建起來。要說我百分之百理解青瀨那就太矯情了,不,我不是很了解,所以共鳴度不高,但是透過小說,讓我稍微貼近了這些人如浮萍般的心境。
書中一再出現的布魯諾・陶特(1880-1938)是德國建築師,因經常批判軍國主義而遭受納粹政權迫害,最終逃離柏林,來到時值昭和初期的日本,「重新發現」桂離宮的建築之美,致力於普及日本的工藝品並提升設計品味。
一開始不是太明白,作者為什麼花了超出必要的篇幅在陶特這個人身上,直到後來才意識到,連這個安排都緊扣著主題。
少年渴望的其實是象徵定居的房子。生物基於本能地尋求避風港,正因為有固定不動的港灣,人才能到天涯海角……。
流亡海外的陶特與不斷遷徙的青瀨,兩條不同時空的線在尾聲交會,原來都是帶著飄泊的心尋求一個安身之處,一個固定的居所。
但,家/家鄉是什麼呢?
吉野要青瀨蓋出「自己想住的房子」,當然不是意謂著「自己一個人住的房子」。
房子和家人是密不可分的。
建築不是主角自我催眠前面那些建築有的沒的內容不必太認真看待也沒關係(被毆)才是。而這個人,不一定非是血親關係的才是家人。
書中兩對夫妻關係都充滿裂痕,而四段父子/女之情(青瀨與父親,青瀨與女兒,岡鳩與兒子,吉野與父親)中,又以青瀨與年紀要大不大要小不小的女兒之間微妙又有些尷尬不知所措的互動,看得最心有戚戚焉。
意外的是,讀到尾聲,最牽動我心的竟是岡鳩。本來並不喜歡這個角色,尤其是他對青瀨提出的無理請求,我心中那把尺有點過不去,但他提起兒子的那些話語,卻句句敲響了我內心的共鳴聲。他對一創的愛,翻轉了我對他的評價。(文中男性互相競爭較勁卻又惺惺相惜的友誼也有讓我微微動容,這種情感陌生而新鮮。青瀨最終難以自抑的淚水也害我心揪了兩下。)
私心給分:3.8(四捨五入給了4顆星)
<後記>
這本小說有改編成日劇,徵詢有追劇的人分享一下是否值得一看?可以感受到美得令人感動的北光嗎?
這是我的第一本橫山秀夫,閱讀感受不上不下──前面三分之二普普,但喜歡最後的三分之一,猶豫是不是應該給其它作品(警察系列)一次機會?
_2021.02讀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