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說好書24_《被害人》_走出惡夢的餘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 內文無雷,有部分劇情描述,請斟酌閱讀。

《被害人》Cold cold heart)

raw-image
魔鬼身上是沒有名牌的。

年輕漂亮的黛娜・諾蘭是名前途看好的電視台記者,被有「假期殺手」之稱的連續殺人犯擄走後慘遭各種凌虐,雖然僥倖逃脫,卻因腦傷、毀容與部分記憶喪失等而讓她飽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苦。在她努力重回正軌時,一些人事物勾起過去的回憶,摯友凱西・格蘭特失蹤多年已成懸案,令她耿耿於懷,試圖探索過去真相的同時,鎮上也壟罩在強暴案的陰影之中......。

歡迎認識現在的黛娜。她心想。壞掉的黛娜。未經過濾的黛娜。

大部分的犯罪類小說都著重在犯案與破案的過程,逮到兇手後,故事便大致落幕,少有小說把焦點放在受害者倖存後的人生,而這本小說在這方面有較大比例的描寫,可以對TBI(創傷性腦損傷)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多一點了解。作者帶著讀者一步步深入受害者的內心與境遇:憑著強大的求生意志在幾乎毫無生存機會的情況下活了下來,後續要面對的現實地獄卻沒有比較不殘酷。

raw-image

黛娜從原本的人生勝利組跌落深不見底的谷底,事件的前後,她都置身於鎂光燈之下,卻是截然不同的心境──過去想成為鎂光燈焦點的女孩,現在並不想出現在燈光下。她曾是挖掘社會各種面貌的記者,以大眾有知情權為由步步緊逼受訪者,而當自己淪為被害者時,她情緒失控,不想跟任何人分享受害的一切。

所謂的回到正軌,是日日夜夜反覆撕裂自己,直視傷痛,接受美麗娃娃破碎後再也回不到過去的事實,承受腦傷帶來的各種痛苦與不便,性情大變,壞掉後的自己即便再怎麼修復也不再是原本的那個人,連帶親人都受盡煎熬,一切的一切都比想像的還要困難許多,讓人很難不懷疑:逃過一劫真的是幸運的嗎?是上帝的祝福?還是折磨?

事實上,他知道生活將會變得多爛。生活會弄瞎你的眼、會重創你、會讓你斷手斷腳、會讓你失去頭顱,但就是不讓你輕易死去。這些他都見識過了。他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支離破碎的人。多數外表看似完好之人,內心其實早已千瘡百孔。

除了女主角黛娜(連續殺人案唯一的倖存者),作者又放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角色:約翰(在戰中受傷的退役軍人)。同是被害人,前者在社會眼中是備受同情的弱者(即便這種眼光也是一種二次傷害),後者卻被塑造成暴力、窮兇惡極的嫌犯──兩者在處境上呈強烈對比,如受傷的獸般憤怒地嘶吼、恐懼地低鳴,是全書我最喜歡的部分,讀來分外揪心,也對人的韌性感到佩服。

兩頭瀕臨失控的獸,最終會走向什麼樣的道路?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聚焦於受害者的復元之路,後半部則切換至過去案件真相的探尋

黛娜聽從建議尋找生活中想做的事情,而她的目光落在了另一宗失蹤案,從過去破碎且罩著迷霧的片段記憶中撈取必須的拼圖,試圖解開高中閨蜜失蹤之謎,在這撿拾、拼湊又重塑的過程中,她從新審視過去的自己,漸漸擁抱新的自己也接納別人。

在購買此書之前,因為看到的評價頗為兩極而令我猶豫再三,實際讀過後發現,作者花了蠻大篇幅在被害人治療復健時的痛苦、怨恨、惆悵與絕望上,如果打開這本書是想看犯罪與解謎,可能會覺得前半部分過於冗長,整體結構稍嫌鬆散。我猜,對被害人崩解的內心沒興趣或難以同理的人,或許會覺得幹嘛反覆無病呻吟而感到不耐,吧?

然而,我個人覺得前後比例剛剛好,既可充分理解被害人歷劫歸來後重建生活的漫漫長路,又能滿足一點解謎欲。鋪的一些謎團也大致有了合理的解釋,但生父那條線我沒有獲得明確的答案,是故佈疑陣還是另有隱情?

私心給分:4.5星

_2021.01月讀物/犯罪小說三連發之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圈圈轉圈圈的沙龍
98會員
181內容數
1.以插圖搭配文字,分享個人的閱讀心得。 2.每月閱畢清單(盡量)無雷的短文分享。
2023/07/08
幸與不幸,很多時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罷了。
Thumbnail
2023/07/08
幸與不幸,很多時候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罷了。
Thumbnail
2023/03/29
上海的人就是海裡針,手一鬆就沒有了。
Thumbnail
2023/03/29
上海的人就是海裡針,手一鬆就沒有了。
Thumbnail
2023/02/25
2023/02/25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我們都在喊憑什麼,憑什麼加害者不必遭受天譴或法律制裁,憑什麼受害者要受困於陰影、加害者卻能若無其事繼續生活;憑什麼我們不斷地說服自己,這些加害者只是男性之中的少數,卻發現身邊幾乎每個女性,都有如此不堪的共同記憶。 然而我喊到最後,卻是想問:憑什麼作為一個女性,我能夠安然無恙走到今日?
Thumbnail
  案例隨著集數推展,會變得愈發複雜。你可以看見一律被塞進「犯罪者」標籤的個體們,如何矯飾,或確實有所坦誠地描述自己犯案的心態。   這些罪人,有一個剪影,可以撼動人:我們或許從未練習過與失去共處。
Thumbnail
  案例隨著集數推展,會變得愈發複雜。你可以看見一律被塞進「犯罪者」標籤的個體們,如何矯飾,或確實有所坦誠地描述自己犯案的心態。   這些罪人,有一個剪影,可以撼動人:我們或許從未練習過與失去共處。
Thumbnail
翻開《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這本書前,請讀者仔細多看本書封面幾眼,您看到了什麼樣的圖像?您有什麼感覺? 十個令人震驚的創傷事件,發生在孩子的嬰幼兒期、 兒少階段,會帶來大腦、人格及行為什麼變化? 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本書值得你細讀。
Thumbnail
翻開《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這本書前,請讀者仔細多看本書封面幾眼,您看到了什麼樣的圖像?您有什麼感覺? 十個令人震驚的創傷事件,發生在孩子的嬰幼兒期、 兒少階段,會帶來大腦、人格及行為什麼變化? 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了? 本書值得你細讀。
Thumbnail
希望讀完這個充滿偏見的故事的文友,
Thumbnail
希望讀完這個充滿偏見的故事的文友,
Thumbnail
"以往 把愛刻到最深 遺憾 就能舒坦幾分 人生 先過這種版本 苦中 做快樂的凡人" 選角很成功、劇本有張力,滿足了"她和她的她"這齣戲的各種面相。 (雖然我還是從第三集直接跳到第八集連戲了XD) 的確,不脫一般市面影評還有網民的說法 劇情討論了創傷症候群(PTSD)所伴隨精神官能、解離等議題 並
Thumbnail
"以往 把愛刻到最深 遺憾 就能舒坦幾分 人生 先過這種版本 苦中 做快樂的凡人" 選角很成功、劇本有張力,滿足了"她和她的她"這齣戲的各種面相。 (雖然我還是從第三集直接跳到第八集連戲了XD) 的確,不脫一般市面影評還有網民的說法 劇情討論了創傷症候群(PTSD)所伴隨精神官能、解離等議題 並
Thumbnail
類似的故事或許還在現實生活中持續上演,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面對苦難的應對方式、看見他人受害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都是集體社會該去學習與思考的問題,這不會是一個人應該孤單承受的人生,而是社會集體的責任與義務。
Thumbnail
類似的故事或許還在現實生活中持續上演,如何避免悲劇的發生、面對苦難的應對方式、看見他人受害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都是集體社會該去學習與思考的問題,這不會是一個人應該孤單承受的人生,而是社會集體的責任與義務。
Thumbnail
 雨點比音符大聲的夜晚,情緒圈圈終於繞出個線頭來,手上這本"午夜圖書館"好    像片藥膏,在心頭敷上滋養。 主角諾拉是個受不了自己廢物人生想自殺的女子,在行動前某個午夜,她掉進間圖書館, 裏頭有個中年女士,和整排的書(我猜想就像駭客任務檔案夾拉出來像火車會砸到人那種)。 女士說,架上每一本書,代表
Thumbnail
 雨點比音符大聲的夜晚,情緒圈圈終於繞出個線頭來,手上這本"午夜圖書館"好    像片藥膏,在心頭敷上滋養。 主角諾拉是個受不了自己廢物人生想自殺的女子,在行動前某個午夜,她掉進間圖書館, 裏頭有個中年女士,和整排的書(我猜想就像駭客任務檔案夾拉出來像火車會砸到人那種)。 女士說,架上每一本書,代表
Thumbnail
憑著強大的求生意志在幾乎毫無生存機會的情況下活了下來,後續要面對的現實地獄卻沒有比較不殘酷。
Thumbnail
憑著強大的求生意志在幾乎毫無生存機會的情況下活了下來,後續要面對的現實地獄卻沒有比較不殘酷。
Thumbnail
每篇小說我都讀了三次,第一次享受故事的推進,第二次思考故事背後的深意,第三次則是寫這篇文時回去重溫,細細欣賞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每篇小說我都讀了三次,第一次享受故事的推進,第二次思考故事背後的深意,第三次則是寫這篇文時回去重溫,細細欣賞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 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 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 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 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 先不要想這麼多 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 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 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 你會譴責誰呢?
Thumbnail
在開始今天的說書之前 我先確認一下我們的價值觀是在同一頁上 如果今天有個殺人兇手和倒在地上的被害人 我會譴責這個殺人兇手 當然有很多複雜的可能性 先不要想這麼多 如果今天這位兇手並不是殺人 而是性侵這位被害人 或者只是在書局裡猥褻了一位國中生 你會譴責誰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