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 1000 元是要怎樣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上個月我轉介了一個個案給慈濟尋求協助
一開始是因為收到系統來的信
得知這個孩子是目睹家暴的個案
和社工聯繫後
發現複雜的家庭背景
親生爸爸是泰國籍 媽媽從事特種行業
親生的哥哥幾個月前過世
親媽拿走了保險金後似乎對孩子很是疏離
下面還有一個就讀小學的弟弟
這個爸爸有一個印尼籍同居人
這年約60歲的同居人有兩個兒子
老大三十多歲結婚有小孩 老二在外沒有住在一起
家暴的案子是因爸爸同居人被兒子要求付水費
兩人發生衝突
案主的爸爸去調解
沒想到又發生肢體衝突
同居人為被害人
要求申請保護令
社工讓這孩子跟著同居人大兒子一起住
後來在停課期間
這孩子搬離同居人的大兒子家
跟著已過世的親生哥哥前女友一起租屋
我通報兒少保
但是社工評估後並未開案
孩子今年2月轉入本校
過往的輔導紀錄幾乎空白
只寫著經濟需協助
14歲女孩異常成熟懂事乖巧
導師說有幫忙申請一些補助
但是存摺被家長拿走
即使申請到了
錢也可能無法真的使用在她身上
於是我只好求助慈濟
剛剛師姐跟我聯繫
說孩子會去找母親要錢
但是一個月只給1000元
房租也要分攤3000元
真不知如何生活
孩子看上去非常瘦弱
說她睡晚一些一天可以只吃一餐
事實上我比較擔心的是
為了生存
會不會去從事性交易?
據說泰國籍的父親和印尼籍的同居人
之前就有婚約
為了拿到身分才與台灣人結婚
印尼籍的同居人已拿到身分
泰國籍的爸爸目前仍未拿到
而這個親生母親只為了錢
對孩子十分疏離
事件發生之初
據說同居人的二兒子表達要照顧這個女孩
但突然外公出現說要告他誘拐
劇情一整個展開
這一年我看到的很多目睹家暴個案
大多都是異常乖巧懂事
很多時候
導師都察覺不出來
這樣的個案真令人心疼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闆娘隨便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部加拿大法語區的電影 (應是在魁北克拍的) 事實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完美》 劇中青少年和家長所面對的困境 十分寫實 在追求立即按讚關注反饋的3C世代 我們接收更快更巨量的訊息 但同時也承載了更多的壓力 劇中的青少年,承受父親的期望,課業上的無助,還有重組家庭中對親情的渴望....都讓她走向憂鬱
話說在這個小小行政職也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沒有一天是趴在桌上午睡 從早上8點或7點一路忙到4點5點下班偶爾加班到晚上9點 時常要處理讓人驚嚇的事 校園生對生性騷擾多如牛毛  大多是特殊生喜歡肢體接觸讓人不舒服 網路上傳些不雅的照片和文字等等 每一個案子都要在24小時內通報然後開性平會後執行8小時性平教
看到這份文真的是很賭爛 一種你「又來了」的不爽 跟在此處無法打出全形逗號一樣不爽 上頭單位諄諄教誨要老師們都要家庭訪問 然後來了一份表單要我們填報 實施到府訪問人次(又分一般生/原民生/新住民) 電話訪問人次?其他家庭訪問人次? 全校45班 每個老師每天跟家長聯絡的次數都多到不行 誰會每天紀錄呢?
突然到來的三級警戒 依照指示居家辦公 在家用電腦下載VPN 然後開啟了一個教育單位裡一個小小行政的緩慢公文傳送日子 龐大的教育體系下 我們使用最緩慢的網域 最低階的系統 為了2則公文傳送歸檔花了半天時間 現在還在用IE 的想必只有公務體系了吧! 唉! 疫苗等等等 公文等等等 懷疑起自己生活在石器時代
疫情之下的小日子 更多的觀照自己 和老公有更多親密的交流 不再向外跟別人攀比 或者說 跟大多數人一樣無法出門 也就順理成章的 回到自己的小生活裡 享受 簡單樸實的日子 想著疫情下 多少人為生計奔忙 憂慮 想到至少自己還有穩定收入 想到我的家人都還健康平安 心中只有滿滿的感恩 也許 偶爾羨慕社群媒體上
五月天演唱會竟然延期!!不想浪費已經請好的假 想說乾脆帶老木去桃園青埔的新光影城看電影😊見見世面 想不到《孤味》只剩12 :20一個場次 同事告訴我這部戲她哭到不行 我卻在那些衝突的片段裡笑出聲 或許是因為前兩週才經歷過公公的兩個七和告別式 一些傳統喪葬儀式與我有了共鳴......... 婆婆
這是一部加拿大法語區的電影 (應是在魁北克拍的) 事實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完美》 劇中青少年和家長所面對的困境 十分寫實 在追求立即按讚關注反饋的3C世代 我們接收更快更巨量的訊息 但同時也承載了更多的壓力 劇中的青少年,承受父親的期望,課業上的無助,還有重組家庭中對親情的渴望....都讓她走向憂鬱
話說在這個小小行政職也已經一年了 這一年沒有一天是趴在桌上午睡 從早上8點或7點一路忙到4點5點下班偶爾加班到晚上9點 時常要處理讓人驚嚇的事 校園生對生性騷擾多如牛毛  大多是特殊生喜歡肢體接觸讓人不舒服 網路上傳些不雅的照片和文字等等 每一個案子都要在24小時內通報然後開性平會後執行8小時性平教
看到這份文真的是很賭爛 一種你「又來了」的不爽 跟在此處無法打出全形逗號一樣不爽 上頭單位諄諄教誨要老師們都要家庭訪問 然後來了一份表單要我們填報 實施到府訪問人次(又分一般生/原民生/新住民) 電話訪問人次?其他家庭訪問人次? 全校45班 每個老師每天跟家長聯絡的次數都多到不行 誰會每天紀錄呢?
突然到來的三級警戒 依照指示居家辦公 在家用電腦下載VPN 然後開啟了一個教育單位裡一個小小行政的緩慢公文傳送日子 龐大的教育體系下 我們使用最緩慢的網域 最低階的系統 為了2則公文傳送歸檔花了半天時間 現在還在用IE 的想必只有公務體系了吧! 唉! 疫苗等等等 公文等等等 懷疑起自己生活在石器時代
疫情之下的小日子 更多的觀照自己 和老公有更多親密的交流 不再向外跟別人攀比 或者說 跟大多數人一樣無法出門 也就順理成章的 回到自己的小生活裡 享受 簡單樸實的日子 想著疫情下 多少人為生計奔忙 憂慮 想到至少自己還有穩定收入 想到我的家人都還健康平安 心中只有滿滿的感恩 也許 偶爾羨慕社群媒體上
五月天演唱會竟然延期!!不想浪費已經請好的假 想說乾脆帶老木去桃園青埔的新光影城看電影😊見見世面 想不到《孤味》只剩12 :20一個場次 同事告訴我這部戲她哭到不行 我卻在那些衝突的片段裡笑出聲 或許是因為前兩週才經歷過公公的兩個七和告別式 一些傳統喪葬儀式與我有了共鳴......... 婆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幾天後,對我家人發生了難以忘懷的變故-養父被囚禁。我在新竹尖石過得還算不錯。這段時間,我在山上度過的日子充滿了自由與寧靜。隨著冬天的來臨,我們終於返回山下。這段意外讓我發現我原來還有一段隱藏的家世之謎。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我要公開一件事:我被家暴長達九個月。 這段期間, 因為擔心對方的同住家人會對小孩不利, 因此我一直隱忍。 直到昨天, 我終於決定報警, 以下分享通報過程, 希望可以為一樣在家暴中的人, 或是有親朋好友正在面臨家暴的人, 提供一些參考和鼓勵。 首先,蒐集好所有證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這是有關我舅媽的故事,她來自越南,嫁給了一個年輕時不學無術的舅舅,這對夫妻在婚姻中承受著傳統觀唸的壓力,對子女的教養影響深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孩子在家庭裡出生,慢慢長大,到幾歲時,可以「自己一個人住」? 上學期就曾聽小Q說,媽媽在作看護,親戚介紹的。 小Q父親早逝,跟媽媽兩人相依為命,家庭經濟狀況很不好;媽媽縮衣節食,省下來的錢,都投資在小Q身上,讓他去補習。 下學期的某次晤談,小Q說,媽媽現在到外縣市去當看護了,24小時的看護
Thumbnail
幾天後,對我家人發生了難以忘懷的變故-養父被囚禁。我在新竹尖石過得還算不錯。這段時間,我在山上度過的日子充滿了自由與寧靜。隨著冬天的來臨,我們終於返回山下。這段意外讓我發現我原來還有一段隱藏的家世之謎。
我們第一次約出來見面是去烘爐地看夜景,聊了很多這失去的11年彼此發生過的事,之後他接到媽媽打來的電話,他說媽媽跟爸爸吵架,爸爸把媽媽跟姊姊還有孫子趕出家門
Thumbnail
我要公開一件事:我被家暴長達九個月。 這段期間, 因為擔心對方的同住家人會對小孩不利, 因此我一直隱忍。 直到昨天, 我終於決定報警, 以下分享通報過程, 希望可以為一樣在家暴中的人, 或是有親朋好友正在面臨家暴的人, 提供一些參考和鼓勵。 首先,蒐集好所有證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臺北市出生並在貧民區長大的故事。他分享了家庭成員和兒時的瑣事,並講述了他曾經面臨的心理困擾和挫折。最後,作者積極展望,強調他活在充滿挑戰和困難的生活中,並藉此經歷來克服困難成長。
Thumbnail
收出養意指18歲以下兒童或青少年因原生家庭重大變故失去經濟或教養能力,需要原生家庭放棄監護權與親權,尋覓新家庭的社會福利服務。最近保母虐死安置童新聞沸沸揚揚,我不是社工,但盼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現行收出養制度中的一些故事和身為社福工作者看見的角度。
Thumbnail
這是有關我舅媽的故事,她來自越南,嫁給了一個年輕時不學無術的舅舅,這對夫妻在婚姻中承受著傳統觀唸的壓力,對子女的教養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