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哪裡不一樣
人們容易因為未知和恐懼到害怕和焦慮,如果有事情脫離了控制,那麼與其強塞一個理由或原因解釋,其實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回歸到狀況分析與檢討。
首先,自己是不是還是承認總有未知,以及無法理解的事情存在?答案是:是的。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子,真的不知道。
為什麼過去信誓旦旦,基本上不怕回檔的修正?
因為知道現在是經濟的復甦期或成長期,疫情總是可以得到控制,或者人類總會習慣與病毒共存的生活。
減少購債,QE縮表,中央銀行利率升息,通貨膨脹......等等等,這些都是可以事先預期的事件,也始終相信問題有解決的辦法,經濟數據也不差,市場有反應,可以被理解為一時的情緒影響。
只要情緒過了,確認總體狀況有在好轉,終點並不難等待。
即使是2020的疫情,大盤下跌也不到30%,航運在短短兩週多的時候,砍到將近最高價的50%。
也許有人會覺得,不能拿這種景氣循環股和大盤做比較。
或者有人覺得是沒道理漲上去的,就沒道理的跌下來,只是剛好而已。
不過就是這點我不是很認同吧,因為自己覺得漲上去是有道理,之後因為獲利縮減,終歸開始下來也是有道理,但這麼迅急的下來完全沒道理可言。
因為是無法理解的狀況,看不見終點和發展的方向在哪裡,事情可能會更惡化,我選擇不要亂做處置,看來還要痛苦好一陣子。
對於目前整個投資策略最大的問題,是太晚察覺這次的狀況對於自己來說,是前所未有的經驗,這也應證了其實很早的時候,自己就喪失了平常心,早就應該離場,但為了擁有更多獲利,思考後決定留下來。
雖然思考後的決定不會太後悔,但是非常非常痛苦,也許在感受上的覺悟,還遠遠不夠。
以風險的角度思考
最大的風險,就是不知道風險,知道了風險,就可以拿捏和衡量,甚至做些避免手段或策略。
就算僅僅只有有心理準備,什麼也不做也比被突發狀況偷襲得好。
這次的事件還沒完,即便心很痛,基本上不會碰到虧損的狀況,客觀來說自己屬於還算幸運的一員。
如果是發生在虧損的狀況下,其實自己沒有信心能不能還算理性的檢討反省,以及還有勇氣繼續留在這個市場,畢竟我也是平凡人,也是平庸的小上班族一員而已,我的小小投資經驗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砂礫。
下次一旦察覺是面臨未知的狀況,就即早付保險費。
在月中開始下跌的時候,其實就有想過買認售權證對沖當作避險(沒開期貨帳戶和信用戶,至今來看後果有點嚴重),但是未損益部位太大了,小算了一下怎麼買都不划算。
現在想來,最適合的方式應該是先出掉,比較確定不是撞到未知事件後,再買回來,畢竟自己的投資核心邏輯,有設立獲利了結的時機,那麼為了守住自己原則,應該再回到場上。
中間一定有一些成本,這以風險為考量前提之下,就沒什麼好猶豫。
風險控管 獲利了結原則
大概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