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別讓情緒成為壓抑!憂鬱症前症狀簡介

    憂鬱症可說是二十一世紀的健康殺手,甚至造成人類失能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報告,全球共有超過3.5億人罹患憂鬱症,而在台灣根據統計2017年有在服用醫生處方抗憂鬱藥物的人數達133萬人,這是有就醫領藥的紀錄,實際上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研究數據提到台灣憂鬱症的盛行率約占總人口數8.9%,就是說大約有200萬人符合憂鬱症狀,但因為憂鬱症的汙名化嚴重,許多人不願被貼上標籤承認自己生病,因此從未尋求治療。
    兒童憂鬱症最早的跡象出現在年僅 3 個月大的嬰兒身上,大多是憂鬱的母親生下的孩子。如果母親有憂鬱症,孩子不但可能得憂鬱症,也容易有注意力缺損、分離焦慮等問題。這些孩子可能聰明伶俐,也有些討人喜歡的性格特質,社交和學業卻表現不佳。此外,身體狀況通常也較多,包括過敏、氣喘、經常感冒、嚴重頭痛、胃痛等,還缺乏安全感,特別偏執多疑。
    父母罹患憂鬱症,對子女非常不利。尤其母親的憂鬱症愈嚴重,子女的憂鬱症可能也愈嚴重,有的孩子在承襲母親的憂鬱症時,情況似乎比其他孩子更劇烈,共感也更強。大體而言,憂鬱母親生下的子女不但會反映母親的狀態,還會加以放大。即使在首度評估 10 年後,這類孩子仍然有嚴重的社交障礙,得憂鬱症的風險是其他孩子的 3 倍,出現恐慌症和酒精依賴的風險更高達 5 倍。
    亞諾·山莫洛夫(Arnold Sameroff)是密西根大學的發展精神醫學專家,他長期觀察重度憂鬱症患者的子女,發現這些孩子即使最初認知能力與同齡幼兒不相上下,到了大約 2 歲時卻會開始走下坡;到了 4 歲,他們明顯「比較悲傷、較不與他人互動、退縮、低功能」。
    糟糕的教養方式也可能引發兒童憂鬱,良好的教養方式則很有可能減輕或舒緩憂鬱,孩子強韌或柔弱的特質多多少少都是從父母或其他照顧者身上學來的。許多治療方案包含訓練父母如何介入孩子的治療過程,但父母的介入仍必須基於聆聽,尤其是憂鬱孩子的教養方式,必須同時包含堅定、愛、一致及謙虛,孩子便能觀察父母如何解決問題,以此學習並得到莫大的力量。
    要改善孩童的心理健康,常必須先治療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並且設法改變負面的家庭模式,引入彈性、耐性、凝聚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行動有時比直接治療孩子更重要。即使父母之間問題重重,為了避免孩子得憂鬱症,仍然需要試著合作無間。

    憂鬱症如何發作?多重危險因子交互影響
    針對幼年時的憂鬱症,九州娛樂城-LEO娛樂城山莫洛夫(Arnold Sameroff)提出 5 種可能的解釋,且這 5 者會以不同的組合共同運作:遺傳因素同理的鏡映(孩童會重複自己經歷過的感受)、習得無助(由於情感外展得不到父母認可,孩童不再嘗試與外界連結)、角色扮演(孩子看到父母生重病,誤認為生病的好處是不必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於是決定接受病人的角色)、退縮(因為看到鬱悶雙親間的溝通毫無樂趣可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