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費限定
負面思維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5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投資心靈的人生能量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財經咖啡因的窩
3.2K會員
1.8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財經咖啡因的窩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劉備】: 善良的野心,是最會隱忍的狼性
他說:「我只是一個賣草鞋的,想找個安身之所。」
但他流著眼淚借兵,轉身就奪了一座城; 他靠義氣收買人心。
劉備最會的不是打仗,而是「扮演好」。
在亂世,他活得像一位仁者,卻思考得像一位帝王。
他讓你相信他是值得追隨的人,然後

2025/04/29
【劉備】: 善良的野心,是最會隱忍的狼性
他說:「我只是一個賣草鞋的,想找個安身之所。」
但他流著眼淚借兵,轉身就奪了一座城; 他靠義氣收買人心。
劉備最會的不是打仗,而是「扮演好」。
在亂世,他活得像一位仁者,卻思考得像一位帝王。
他讓你相信他是值得追隨的人,然後

2025/04/24
現代的市場競爭,就像過去時代諸侯爭霸,拼的不是誰武力最強,而是誰能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發揮的「競爭甜蜜點」。
就像三國時期的劉備。
他不是最會打仗的(比不過關羽、張飛),也不是最會算計的(比不過曹操),但他懂得用人、識人、收人心。他在亂世中不求全面強大,而是找到自己最擅長「仁德領導」的定位

2025/04/24
現代的市場競爭,就像過去時代諸侯爭霸,拼的不是誰武力最強,而是誰能找到那個最適合自己發揮的「競爭甜蜜點」。
就像三國時期的劉備。
他不是最會打仗的(比不過關羽、張飛),也不是最會算計的(比不過曹操),但他懂得用人、識人、收人心。他在亂世中不求全面強大,而是找到自己最擅長「仁德領導」的定位

2025/04/06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很常見的陷阱叫做「證實偏差」
證實偏差是所有思考錯誤之母。
證實偏誤會讓我們的腦袋去把我們得到的新資訊,解釋成而合乎我們腦袋既有的價值觀或者世界觀。
也就是說如果有任何抵觸我們既有觀點的資訊,我們腦袋裡就會有個過濾系統去把他們都過濾掉。

2025/04/06
在心理學裡,有一個很常見的陷阱叫做「證實偏差」
證實偏差是所有思考錯誤之母。
證實偏誤會讓我們的腦袋去把我們得到的新資訊,解釋成而合乎我們腦袋既有的價值觀或者世界觀。
也就是說如果有任何抵觸我們既有觀點的資訊,我們腦袋裡就會有個過濾系統去把他們都過濾掉。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

當然患者如果拒絕吃藥,沒有人能逼他。
有一種人相信藥都是騙人的,也可以。我的經驗是,那些症狀是我在承擔,因此無法工作或就學,也是我在承擔。如果我堅持相信意志力導致復發,然後失業或是入院,絕對不是那些叫我不要吃藥的人在過這種日子,沒有收入,失眠嗜睡等等問題,也不是這些精神飽滿倡導不要吃藥的人在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