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之成因和探討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現代人之所以有憂鬱症,主要成因為工作和身心的壓力大,無法有效紓解情緒,所以憂鬱症為現代之文明病。

 

我經歷了大約10多年的憂鬱症,也去看過身心科,憂鬱症容易因為天氣因素影響到心情,當下雨天的時候,很容易會引起憂鬱的情緒,容易使人快樂不起來,影響到身心的健康,當發病時會感到孤單和無助,需要有人理解和傾聽,才能恢復正常的心理健康狀態。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心靈健康|憂鬱症的復原之路本文描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的挑戰,以及家人和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辛苦。而作者在過程中慢慢長出力氣與希望,她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助人者。
    Thumbnail
    avatar
    七雨
    2024-03-22
    憂鬱症知識總整理:帶你快速了解症狀、治療、如何自救在台灣,罹患憂鬱症的人數預估有200萬人,但卻只有不到三成的患者前來就診。也因為這樣,擁有正確的憂鬱症觀念非常重要,除了能更瞭解自己的狀況,也可能拯救周遭的親朋好友。以下昕頤診所精心幫你準備了關於憂鬱症必看的7篇文章,讓你快速認識憂鬱症的症狀與治療,並解答多久會痊癒、如何陪伴等重點。 正常人吃
    Thumbnail
    avatar
    Kevin Kuo
    2024-01-01
    改善憂鬱症食物未解之謎改善憂鬱症食物未解之謎: 你覺得是什麼呢? ==================== 以下是改善憂鬱症食物未解之謎的感應, 僅供參考,信不信就隨你了。 ==================== 問題: 吃什麼食物能降低改善憂鬱症呢? 我不知道憂鬱症在醫學上要如何定義, 我只知道它並不是一般人想的心情
    Thumbnail
    avatar
    issutarot
    2023-09-21
    讀《憂鬱症重生之歌》書摘/心得2摘自《憂鬱症重生之歌》 許研究談到憂鬱症者有扭曲的思考,有不整確的思考形式,但是在困境中——他們觸及重要的議題。生救最終的根基在於上帝。不管你對祂是揮舞緊握的雙拳,認為上帝的存在遙不可及又毫不相干,亦或認為自己必受上帝的審判而來到祂面前畏懼顫抖,真相就是:人生的根本問題與人心的基本課題就是上帝。
    Thumbnail
    avatar
    貓戰士瑪巴諾
    2023-03-31
    讀《憂鬱症重生之歌》書摘/心得1 摘自《憂鬱症的重生之歌》 然而,有憂鬱症正是重新檢視自己、重新檢視上帝對我們的情緒抱持何種期望的時機。與我們的想法相反的是,上帝說,取定的信仰與情緒的高張、低落,或是介於之間的各種情緒,是可以並存的。
    Thumbnail
    avatar
    貓戰士瑪巴諾
    2023-03-30
    《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 📖書摘:  「你不是女神級人物嗎,你到底憂鬱什麼?」   我一邊擦眼淚,一邊想翻白眼:「我算哪門子女神?而且那些真的女神,就沒有不可訴說的痛苦嗎?」 憂鬱症不是你的錯,我們是無辜的。如果你跟我一樣,曾在生命的邊緣徘徊,我想藉自身的經驗告訴你,如何從懸崖邊回頭
    Thumbnail
    avatar
    Shu nian 舒年書黏
    2023-03-03
    [憂鬱症知識]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如何陪伴「憂鬱症」?掌握三大要點,讓我們不慌張又有效! 在心理治療工作上遇到很多諮詢:「心理師,我朋(親)友常常憂鬱,甚至有輕生想法,我該怎麼幫忙他?」。 第一點:辨識「憂鬱狀態」與遇到想自殺該怎麼辦 第二點:「找對方法懶人包」,適當陪伴與資源連結 第三點:幫忙當事人接地氣_量力而為防止復發
    Thumbnail
    avatar
    蔡博堯諮商心理師
    2022-07-26
    憂鬱症之心理位移書寫 (隨筆#5)金樹人(2010)。心理位移之結構特性及其辯證現象之分析:自我多重面向的敘寫與敘說。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8),187-229。 為了不影響閱讀體驗,此篇不特別以粗體標註筆者認為之重點。
    Thumbnail
    avatar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
    2022-06-03
    讀《因為身體記得,告別憂鬱症的療癒之路》 看哈佛畢業生,如何透過中醫與養生,走過生命低潮 人世間最重要的關係,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把自己的氣場調好了,善待自己的氣場,人生就會一片祥瑞;生命和生命在一起,也不會混亂,如此人來人往,人前人後,都是閉關修行好時節——尤虹文
    Thumbnail
    avatar
    亭安 Ann Lin
    20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