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王冠:全世界最知名女人承繼的帝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The Crown, uneasy lies the head wears it. 欲承王冠,必承其重。
第一季主要人物:女王、首相、王妹、王夫
一般說起某某企業家千金,常常戲稱華為長公主、風電小公主,但伊莉莎白・溫莎是那些隱喻背後,最大的一個喻依。不是一個譬喻裡的公主,她是個真正的公主,也真正繼承了一個帝國,不是隱喻下的帝國。大英帝國,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帝國,英女王仍然是大英國協共尊的國家元首。殖民時代的國際政治已經消亡,但大英國協仍然日不落。她也還是大英國協之所以存繫的樞紐。在這段充滿隱喻常用詞彙的文字裡,關於她的倒都不是譬喻,只是白描。世人只能以譬喻來理解的地位跟階級,是她人生的容器。
而〈王冠〉是一個故事,必須當作故事來看,故事主旨是:王權的正確打開方式。The Queen can do no wrong. 這句話有兩層含義:第一層是王權不是治權,治權只屬於政府。第二層是女王不能犯錯,代價很大。第一層是憲法定義,第二層是身為公眾人物中的公眾人物,英國王室總被千夫所指。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需要學會和自己的身份地位共處,講到名人税,誰比英國王室更懂?於是我們在故事裡能看見,伊莉莎白不斷需要做出選擇,而這些選擇完全都是從她的身份而起。如果她都能做對,就是一套王權的正確打開方式說明書。
然而戲非常人性化,毫不生硬。伊莉莎白的一切矛盾,都來自於私身份被公有化的處境,畢竟優渥的生活來自稅金、尊貴的地位來自血統,身為皇室家族的最大家長,無論性別、排除年齡,她就是王冠的守護者。但性別、年齡、資歷、能力,在任何一個時刻也不會饒過她。王夫畢竟是一個男人,有他的自尊需要處理;王妹雖然年紀更輕,但也更期待姊姊能以姊姊的立場體諒和支持自己;王儲有王儲的問題,不只是兒女教養可以涵括,但她自始至終是他們的母親和祖母。而首相、內閣、國會、社會、國際情勢,也沒有一個好相與的,都是實權所在。她是無治權的王權所有者,王權的定義卻沒有使用說明書,一切都是權衡。
模糊的「權衡」二字,正是王權打開方式正確與否的關鍵,如同英國政治。全世界最老牌民主國家英國,內閣決策的過程可不是我們所熟悉的一人一票、少數服從多數。內閣,就如戲劇裡所演出的,真的是一間 Chamber,裡頭就是由首相組閣而來的一小群國會議員,從立法權裡撮出行政權。而國家元首對內閣一般不能置喙,但內閣需要向國家元首報告施政。在這一切操作之間,基於傳統,也基於尊重,甚至基於皇室本身在民間的聲望,內閣需要對女王負責。而女王雖不對人民和媒體表態,卻有機會「開誠布公」地和首相談論王權對治權的肯定與否。如果把這個過程往牛角尖裡鑽,會發現處處都是執行和操作的空間,這些空間正是權衡之所處:
首先是內閣的合議制,具體情況通常是閣員討論的過程,而受到更多同意、鼓掌、點頭、肯定態度,以及近似提案的方向,將成為內閣端出的政策。跟尋常人物開會的過程接近,誰說服力強,勝出機會就大。但說服力絕對不是可以量化的指標,這裡頭的確包含口才、包含提案合理性、包含情感煽動力、包含利益計算,但事前溝通能獲得的支持當然更基本。如果能獲得王權背書,將會是很難被當場否決的提議。但王權的基本就是不能輕易表態,中立是皇室美德,立場鮮明即是失德。個人失德事小,失去中立性的皇室損失統治正當性卻事大。
伊莉莎白卻無數次基於個人信念、基於家族情感、基於對憲法的尊重、基於服膺國家元首地位的利益,需要表態。輿論是對內、對外,對皇室、對首相、對政府、對媒體、對人民、對國際社會,光是女王何時邀請了首相去白金漢宮喝下午茶,就是極為清晰的表態。把英國政治翻開來,往往是這種在慣例邊緣,選擇遵循與否的細緻言行,決定一趟人事任命、一個法案成立。這齣戲就把編劇依照史實材料所推敲出,最戲劇化的可能性搬上螢幕。
這齣戲精彩歸精彩,卻不是事件連連、險象環生的步調,而是所有的外在條件層層疊疊逼近人物內心裡,在人物的選擇之間彰顯人物最終維護的價值所在。所以才說〈王冠〉是王權的正確打開方式。
個人覺得這齣戲精彩絕倫的理由至少有三:
一是考據詳盡。除了人物內心和私下言行是推敲編造,許多大小事件都是二戰後真確的近代史。服裝和場景也都極力重現歷史映像,即使是皇室迷也不得不讚嘆製作之精。
二是人物關係面向豐富。無論是女王與首相、女王與王妹、女王與王夫、女王與王儲,都不是簡單的親情、責任可以涵括,都是身份與個人情感的複雜多面結晶。即便沒有王冠在伊莉莎白頂上,衝突和張力都已經飽滿,盛上女王的身份衝突,就成為無可遁逃的困境。就算媒體不緊緊相逼,身份之間的衝突就足以陷人於兩難。
三是對白極精。第一季第一集一句「She is the job.」就道盡王夫的身份義務,第一季第二集的「Shirley Temple」更是以精確的時代參考值,給人無限遐想。幾乎每一集都會有至少一句,讓人一眼看清王冠其中一個面向的金句。更不用提每次人如何稱呼他人能帶來的氛圍轉變,以及女王選擇溝通和說服時,如何選擇於公和於私,不同理由及表態在對話時的排序。莫要忘記,這是至今還採取合議制的英國政治,在早期還更重視表達情境。所有的對話細節都經得起琢磨、愈琢磨愈細密,簡直編劇經典。
我沒有開中文字幕,開英文字幕看了,效果應該比翻譯字幕好很多。如果你的英文閱讀速度跟得上人物口語,強烈建議不看翻譯。英國上流社會的機鋒極為精彩,值得細品。
觀影愉快。
avatar-img
279會員
240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總之是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如果說我要建議一個觀影角度,建議就會是從頭開始,就觀察每一個人對其他人的態度和行動,看看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如何建立、如何磨損。
文學改編最難的,通常是事件本身的細微,真正的張力都在表演和運鏡等各種表現上,以披露角色的內心掙扎。以下提出兩個切入點,能讓觀影感受更清晰。
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是非常不一樣的,即使「往日美好、民風淳美」好像是一個特定的時代,有個既存的史實可以考據。但其實沒有,從來沒有,關於美好生活的想像,在每個時代都是想像,不是現實。
先說說為什麼這部片是黑白的:導演為了佛像的質感很困擾,決定用黑白來淡化這個問題。雖然創造出「窮人的生活是黑白的;有錢人的生活是『卡樂佛』」的戲劇效果,但也正是因為窮,所以黑白選擇了這部電影,不是這部電影選擇了黑白。
從2006年的得獎舞台劇《愛の渦》延攬編劇三浦大輔改編成電影腳本,這部電影就註定是場景單純、演員表現豐富的作品。全劇只有三個場景:街上、公寓、咖啡館。其中六本木巷弄間公寓 301 室內景,就占了九成五,可以說是單一場景電影。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如果說我要建議一個觀影角度,建議就會是從頭開始,就觀察每一個人對其他人的態度和行動,看看他們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如何建立、如何磨損。
文學改編最難的,通常是事件本身的細微,真正的張力都在表演和運鏡等各種表現上,以披露角色的內心掙扎。以下提出兩個切入點,能讓觀影感受更清晰。
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是非常不一樣的,即使「往日美好、民風淳美」好像是一個特定的時代,有個既存的史實可以考據。但其實沒有,從來沒有,關於美好生活的想像,在每個時代都是想像,不是現實。
先說說為什麼這部片是黑白的:導演為了佛像的質感很困擾,決定用黑白來淡化這個問題。雖然創造出「窮人的生活是黑白的;有錢人的生活是『卡樂佛』」的戲劇效果,但也正是因為窮,所以黑白選擇了這部電影,不是這部電影選擇了黑白。
從2006年的得獎舞台劇《愛の渦》延攬編劇三浦大輔改編成電影腳本,這部電影就註定是場景單純、演員表現豐富的作品。全劇只有三個場景:街上、公寓、咖啡館。其中六本木巷弄間公寓 301 室內景,就占了九成五,可以說是單一場景電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天一整天都在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我看了一整天,心裡想,難道沒有其他的國際新聞可以報導了嗎?我並不關心王室的消息,我知道英國人對於這位在位七十年的君主滿懷著感謝與不捨的心情,但隨著她的時代殞落,迎接新的時代,英國暫時得在哀傷的氣氛中繼續過日子。英國的物價已經來到新高,通貨膨脹帶
Thumbnail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上百位國家元首齊聚送行,盛大國喪吸引全球億萬人眼光,繼位者查爾斯三世國王,能否讓君主制度延續傳承下去?「日不落國」能否繼續揚威?格外引發關注。 說到家族傳承,中外文獻都在廣泛研究討論「如何富過三代」,大多數民眾會想:「傳承?離我好遠,那是有錢人的異想世界」。
Thumbnail
以伊莉莎白二世時期英國王室為主軸的影集, 講述著英國王室的意義與存廢, 也讓人思考文化遺產保留的形式。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伊莉莎白二世的王夫菲利普親王,在「嫁入」英國王室之前的身份是希臘與丹麥王子,頂著如此耀眼的頭銜,他的原生家庭卻是英國王室極力隱瞞的最高機密。爲何?他的父母是誰?
Thumbnail
一般人的印象當中,維多利亞女王是獨生女,實際上維多利亞是有姐姐的,原來維多利亞的母親,年輕喪偶,日後改嫁,母親與前夫生下一兒一女,女王不但有姐姐,還有個哥哥(萊寧根親王)。
Thumbnail
邂逅王子未必甜, 幸福之路漫且艱。 真心相伴方長久, 愛情豈由身份牽。 在風雲變幻的英國王室,凱特王妃的驚人消失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暴,也揭開了英國國際地位衰落的驚人真相。 曾經的英國,宛若璀璨星辰閃耀於世界舞台。然而,如今的它卻在國際競爭的洶濤中漸漸沒落,光芒不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歐洲史上最矛盾的親子關係,母親︰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自由主義者;兒子︰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軍國主義者。長公主嫁入普魯士時,是身懷使命的,她想將德意志「君主立憲化」,但普魯士始終停留在軍國主義之中。
Thumbnail
照片中這位眉目慈祥、穿著樸素的老奶奶不是別人,正是維多利亞女王,懷中摟著德國威廉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德皇威廉二世。衆人皆知維多利亞女王,皆知德皇威廉二世,卻不知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
Thumbnail
現在談劊子首﹑國王和皇后三人的論理 (arguments)。 首先﹐皇后的「論理」根本不成論理﹐完全沒有邏輯力度。 事實上﹐這是典型的強權就是公理的例子。但讀者要搞清楚﹐皇后沒有假裝說理。她雖然脾氣 ...
Thumbnail
從1952年即位,到2022年逝世,在這長達70年的統治期間,可說是人類歷史上變動最大的時期,除了讓觀眾了解身為少數碩果僅存的貴族,所必須面對的掙扎,《王冠》本身也是一部近現代史,紀錄了英國如何從二戰後蛻變成現在的模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昨天一整天都在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我看了一整天,心裡想,難道沒有其他的國際新聞可以報導了嗎?我並不關心王室的消息,我知道英國人對於這位在位七十年的君主滿懷著感謝與不捨的心情,但隨著她的時代殞落,迎接新的時代,英國暫時得在哀傷的氣氛中繼續過日子。英國的物價已經來到新高,通貨膨脹帶
Thumbnail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上百位國家元首齊聚送行,盛大國喪吸引全球億萬人眼光,繼位者查爾斯三世國王,能否讓君主制度延續傳承下去?「日不落國」能否繼續揚威?格外引發關注。 說到家族傳承,中外文獻都在廣泛研究討論「如何富過三代」,大多數民眾會想:「傳承?離我好遠,那是有錢人的異想世界」。
Thumbnail
以伊莉莎白二世時期英國王室為主軸的影集, 講述著英國王室的意義與存廢, 也讓人思考文化遺產保留的形式。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伊莉莎白二世的王夫菲利普親王,在「嫁入」英國王室之前的身份是希臘與丹麥王子,頂著如此耀眼的頭銜,他的原生家庭卻是英國王室極力隱瞞的最高機密。爲何?他的父母是誰?
Thumbnail
一般人的印象當中,維多利亞女王是獨生女,實際上維多利亞是有姐姐的,原來維多利亞的母親,年輕喪偶,日後改嫁,母親與前夫生下一兒一女,女王不但有姐姐,還有個哥哥(萊寧根親王)。
Thumbnail
邂逅王子未必甜, 幸福之路漫且艱。 真心相伴方長久, 愛情豈由身份牽。 在風雲變幻的英國王室,凱特王妃的驚人消失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暴,也揭開了英國國際地位衰落的驚人真相。 曾經的英國,宛若璀璨星辰閃耀於世界舞台。然而,如今的它卻在國際競爭的洶濤中漸漸沒落,光芒不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歐洲史上最矛盾的親子關係,母親︰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自由主義者;兒子︰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軍國主義者。長公主嫁入普魯士時,是身懷使命的,她想將德意志「君主立憲化」,但普魯士始終停留在軍國主義之中。
Thumbnail
照片中這位眉目慈祥、穿著樸素的老奶奶不是別人,正是維多利亞女王,懷中摟著德國威廉王子,也就是後來的德皇威廉二世。衆人皆知維多利亞女王,皆知德皇威廉二世,卻不知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
Thumbnail
現在談劊子首﹑國王和皇后三人的論理 (arguments)。 首先﹐皇后的「論理」根本不成論理﹐完全沒有邏輯力度。 事實上﹐這是典型的強權就是公理的例子。但讀者要搞清楚﹐皇后沒有假裝說理。她雖然脾氣 ...
Thumbnail
從1952年即位,到2022年逝世,在這長達70年的統治期間,可說是人類歷史上變動最大的時期,除了讓觀眾了解身為少數碩果僅存的貴族,所必須面對的掙扎,《王冠》本身也是一部近現代史,紀錄了英國如何從二戰後蛻變成現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