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昨天一整天都在報導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駕崩的消息,我看了一整天,心裡想,難道沒有其他的國際新聞可以報導了嗎?我並不關心王室的消息,我知道英國人對於這位在位七十年的君主滿懷著感謝與不捨的心情,但隨著她的時代殞落,迎接新的時代,英國暫時得在哀傷的氣氛中繼續過日子。英國的物價已經來到新高,通貨膨脹帶來的效應已經蔓延了許久,新首相特拉斯的目標是降低稅,提升英國經濟的基準。只不過現在在英國女王離世之後,這個問題暫時得先擱置下來,我們都緬懷這位受人愛戴的君主,可是呢,日子還是得要過下去,總不能一直在這幾天到一個月的時間都忘記還有其他的日子,現在的問題不只是能源帶來的危機,還有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英國的熱浪來到新高,甚至比台灣的夏天還要高,法國與西班牙兩國的氣溫也不遑多讓,整體而言,現在的氣溫堪稱是史上最「熱」的溫度,隨著全球暖化幾乎成了既定的事實,現在的氣候只會更加讓人吃不消,因為不只是高溫,隨著暴雨帶來大量的洪水,一部分是因為雪水受到暖化而逐漸消退,一部分是因為氣候的氣流更加不是那麼好預測,看了氣候模型,預測了反聖嬰現象,無法為巴基斯坦的洪水做好防洪的準備。


氣候影響供應,供應影響整體經濟效應,晶片短缺無法恢復以往的前景,我們加速趕工中並無法緩解帶來的缺工潮,整個世界變得零零碎碎,好像每一個都很重要,也好像每一個都很不重要。我們能看見的未來,幾乎變成政治宣傳的口號,社會住宅看不到,即使可以順利興建,卻不一定可以順利入住,而且不會有房屋問題,興建再多的社會住宅,現在的問題卻不一定社宅可以達標的,因為舊房子還在,舊的城市景觀還在,屋齡三十年以上,甚至四十年的房子在大台北都看得到,卻還不一定買得起。整個居住正義開始就有問題,接著還有不婚不生的浪潮,年輕人看不到實質的未來,甚至像我這樣四十歲的人都覺得未來只是淪為心理勵志的教科書一樣,重複說著一樣的話,沒有真正的幫助。


我的同事在父母離世之後,幾乎就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全方位準備,我看著他從以前那樣地想要健康生活,現在卻變得幾乎渾渾噩噩過生活,變得更加嚴重,第二型糖尿病找上他,每天不在乎自己的飲食,吃飽就睡,睡飽就吃,不運動,不在乎自己的體重與身材已經走樣,甚至每天服藥。工作上,變得愛抱怨,不願意認真思考自己的生活目標與動力,可能是因為公司福利很差勁,但不代表你可以消極過日子,甚至用一種「不關我的事」的態度看自己的生活。


到了六十歲以後,如果還是這樣的日子,人生幾乎都敗在吃藥與無思考的目的意義上。雖然存款百萬以上,但沒有意義,因為父母與你賺來的錢都在吃喝與享受上,完全沒有理解這生活的初衷,或是這一天當中的意義,好像我們就像泛意義的前提下只看到生活的存在初始,就是吃與睡,就問問類似與你這樣的人,我們生來生活的真正的使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反正生活就是這樣,到了七十歲,你身邊沒有人陪你,你可能也無所謂,反正你會自己享樂,就像自得其樂裡面的獨樂樂,但是那種快樂是沈浸的消磨意義,就像玩一整天的手遊,看別人的唱歌與聊天一整天,好像就非常快樂,但這快樂也是偽裝出來的,就像我不斷在提的「偽意義」那樣。事實上,如果要這種偽出來的快樂意義,人生好像都像在每天吸大麻一樣,都忘記自己的本分,都只想要嗨,只想要那種關於我自己一樣的生活初始。如果那很正確,我們的生活浪費的大概就只有時間,反正你一直「還有」,不是嗎?


看看現在的世界,好像只要變得更好就有意義,就忘記真正的意義到底指的是什麼?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意義,那反而沒有意義,因為就根本性來說,我當然也能創造,但你又能知道什麼?喔!那是真意義,是嗎?你回頭過來想,如果那是真的,為什麼快樂又不是那一回事?如果快樂真的不是我們想要出來的那種樣子,那麼跟在你身邊的那個人就是讓你快樂的主因嗎?所以我們才會說一個人也能快樂。


而這就造成當初破碎到今天那種每一個人似乎分不清楚真正的快樂的原因會是什麼,如果你還能意識到。可惜現代人們在真正了解時,大部分都為時已晚,否則請你不要跟我說你會珍惜眼前這個人,會真正試圖去了解這個人對你付出了什麼!拜託!我付出了這麼多小事,如果這都不算數,那我又何必每天對你噓寒問暖呢?


一個人若是真正的不在乎,大概不會發出任何一則訊息,回覆你,已讀你訊息。現代人的連結不在乎得都似乎只看待自己為主的主要方向,破裂的連結,就像飄洋在海上的任何一艘小船,好像自己的船才是救命船,何必呢?汪洋大海中,其實都可以連結,但是大部分的人都畏懼這連結。


你應該知道我曾提過的隱私問題吧?個資外洩嚴重,誰又知道你拿我的個資會不會來報復我,在我家樓下等我?我們都害怕姓名電話,甚至是自己的生辰八字都讓別人掌握,於是我們有話很難直說,於是我們總是在排擠他人。你不留個資,也浪費我時間,你去找別人吧?不是嗎?


冷漠吧?喔!不,這是正常。社會大概不會讓你這麼快交差完畢,快點下班走人做自己的事。那些街頭訪問的詢問者,大概對這種拒絕的場面已經見怪不怪了,不管是台北還是高雄,大概不會有人會很樂意陪你聊天一整天,然後都不做自己的事。現在社會造成一種分化人心的場面,這是誰造成的?我們不是不樂觀,而是這樣樂觀下去,社會還是一塌糊塗,原因?很簡單,我們很不團結,不要說是本國的團結,全世界都不團結,否則請停止所謂的軍備競賽,一天擔心他國會第一個開戰,所以無止盡地軍事演習,無限擴張下去,美國、中國與俄國,每一個人都有心機,每一個都想打什麽如意算盤,就是擔心哪一天飛彈不長眼,射到自己的國土,我一定找你復仇這樣的心態。







看看現在的世界,好像只要變得更好就有意義,就忘記真正的意義到底指的是什麼?每一個人都可以創造意義,那反而沒有意義。








世界和平不可能如期實現,中國不喜歡所謂的美國式的民主,俄國不喜歡美國那種說三道四的心態,非洲國家討厭要選邊站,一帶一路的背後是讓非洲國家欠下中國的錢只會更加還不出來,歐洲站在西方式民主這邊,但是歐洲自己的內部問題也是很多,全世界都亂哄哄,不要跟我說,我們都已經準備好面對我們想要對於未來有什麼期待。


東南亞國家,或是大洋洲那方面,也很精彩,那邊的世界有各種種族,加上各種氣候造成的分化,例如泰國,例如馬來西亞,例如澳洲,也例如紐西蘭,整個世界都像是我們要選一個強權,例如西方世界大概都選美國或是歐洲這一方,馬來西亞或是東南亞可能就要看看他們給我們什麼好處,自己內部的動亂,世界的貧富帶來的差距,像是菲律賓那樣的突出,我們好像就很難好好生活在一個世界——反而是屬於自己的內部世界那樣的和善美好,你大概很少看到外島居民會擔心他國會攻打過來吧?反而是擔心氣候變遷的問題居多。


南太平洋的那一帶居民,土地面積不多,而且很薄,所以海平面幾乎跟陸地一樣,高度不足,如果要有堅強的地基,只能把房子往上蓋,而且幾乎沒有馬路,所以大概也不需要汽車通行(當然還是有)。。未來的氣候變遷造成的海水上升的問題,吐瓦魯第一率先發聲,甚至在水中演說,現在的問題到底是什麼?當每一個人都在爭奪強權時,倒楣的往往就是無力自救的那些人,這也是為什麼那些貧窮的人樂觀的程度甚過於我們這些人,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西方民主國家對於未來相對樂觀的程度輸於我們這些如此樂觀的人——我是指非非洲國家的居民。然而,當世界越來越「壞」時,我們真正的前進的腳步似乎擺錯了方向,無論政治人物多麽搖旗吶喊,我們擺動的幅度就像擠牙膏一樣,只有一點點,甚至原地踏步。


不要跟我說科技多進步,我們就可以改變人類的前進動力。畢竟在這個努力研發新技術的年代,要讓新技術普遍到像是塑膠袋一樣很便宜到沒人在乎,到現在才要去在乎塑膠分解技術,也太慢了些。何況,生物分解不是你說分解就分解,沒有合適的環境,生物是無法順利溶解塑膠的。如果未來技術很美好——建構烏托邦的夢想——在實境秀裡——早就被證實是幻滅一場。


那我們現在在努力的方向到底又是什麼?是意義嗎?拜託,那真的是意義的鏡次元所投射上去的方向,讓我們手足無措地看不出真正的實體感,不然為何到頭來,你都沒有意識到你真正的生命初衷與使命?渾渾噩噩的生活,或是有前進方向的日子,都叫做意義的真正方向嗎?







avatar-img
23會員
24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建立偽意義很簡單,你只要想,你只要願意行動,蹦!你就可以擁有,把想法轉化行動,基本上就是偽意義的代名詞,如果你不想,你大可隨遇而安,可行嗎?如果沒有想,這篇文章也不會誕生,於是我們看到偽意義裡面的意義,其實大多都是偽意義的真實表現。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探討了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和環境危機,透過對雲朵的觀察,呼籲人們珍惜當下,喚起對地球的關愛和對永續發展的思考。
言論自由在民主國家中是為了保障人民有權利說出批評的話,但不能隨意造成他人受害。言論自由應該合法、正當,並不是萬靈丹。中國的民主制度中批評政府是否有效果?言論自由背後隱藏的不同處。地下社會下真正的民主呢?
抬頭看看這宇宙,至少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片天空,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對多數人而言,幾乎不曾抬起頭,除了天文學家、物理理論學者,還有我,以及部分人之外,我們幾乎不曾真正抬頭「收藏」這片僅有的天空。多數人的視野多半隻有前方,下方,以及你的基本視角,除了這個,就沒了。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建立偽意義很簡單,你只要想,你只要願意行動,蹦!你就可以擁有,把想法轉化行動,基本上就是偽意義的代名詞,如果你不想,你大可隨遇而安,可行嗎?如果沒有想,這篇文章也不會誕生,於是我們看到偽意義裡面的意義,其實大多都是偽意義的真實表現。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深刻探討了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和環境危機,透過對雲朵的觀察,呼籲人們珍惜當下,喚起對地球的關愛和對永續發展的思考。
言論自由在民主國家中是為了保障人民有權利說出批評的話,但不能隨意造成他人受害。言論自由應該合法、正當,並不是萬靈丹。中國的民主制度中批評政府是否有效果?言論自由背後隱藏的不同處。地下社會下真正的民主呢?
抬頭看看這宇宙,至少是我們能夠看到的這片天空,我們能夠看到什麼?對多數人而言,幾乎不曾抬起頭,除了天文學家、物理理論學者,還有我,以及部分人之外,我們幾乎不曾真正抬頭「收藏」這片僅有的天空。多數人的視野多半隻有前方,下方,以及你的基本視角,除了這個,就沒了。
看見新聞又開始報導軍事演習,總讓我不自覺認為,如果我們要的世界和平是這樣,那麼為何每一年都要軍演?國防預算年年增加,就是為了「可能」的世界衝突作準備?說來真的很好笑,又如此矛盾。現在野火燒不停,我們除了要維護自然景觀,還要防止可能的戰爭,為什麼?說來說去都是因為國家之間的角力不斷,台灣與中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五月十四日(星期二),英倫國王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為他自二零二三年五月六日加冕以來,第一幅官方肖像作揭幕儀式,妻子卡米拉王后(Queen Camilla)也出席了活動......
Thumbnail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上百位國家元首齊聚送行,盛大國喪吸引全球億萬人眼光,繼位者查爾斯三世國王,能否讓君主制度延續傳承下去?「日不落國」能否繼續揚威?格外引發關注。 說到家族傳承,中外文獻都在廣泛研究討論「如何富過三代」,大多數民眾會想:「傳承?離我好遠,那是有錢人的異想世界」。
Thumbnail
前年九月,英女王逝世,當時畫了一張女王畫像,但因筆觸痕跡太過粗糙,就不收進專題裡,畫完女王,覺得不能不畫黛安娜王妃,所以接著又畫了王妃。 同樣用有底色的插畫本畫,黛安娜這張就比伊莉莎白女王細緻很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筆尖沒削尖嗎? 好像是從女王那張開始吧?開始用專家級的水性色鉛筆,在色彩的表現
Thumbnail
身為皇室認證的英國百年經典品牌代表之一Burberry,選擇向英王查爾斯三世的格羅斯特郡私人宅邸海格洛夫莊園(Highgrove)致意,推出絲巾和風衣的聯名系列,而呈現繽紛野花齊放自然光景的面料,令人感受傳統英倫狩獵和花園風情,非常有有紀念性。
Thumbnail
以伊莉莎白二世時期英國王室為主軸的影集, 講述著英國王室的意義與存廢, 也讓人思考文化遺產保留的形式。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今天早上看到威廉王子老婆的video,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很傷感,也覺得威廉王子蠻慘的,雖然我覺得他們王室應該會有世界上最頂尖的醫生去看未來的女王,不過人的命運也真的很難說,看到她自己病還要走出來打破謠言,還要勉勵其他病人,覺得她真的很厲害。 s
Thumbnail
邂逅王子未必甜, 幸福之路漫且艱。 真心相伴方長久, 愛情豈由身份牽。 在風雲變幻的英國王室,凱特王妃的驚人消失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暴,也揭開了英國國際地位衰落的驚人真相。 曾經的英國,宛若璀璨星辰閃耀於世界舞台。然而,如今的它卻在國際競爭的洶濤中漸漸沒落,光芒不再。
Thumbnail
【英國凱特王妃修圖被下架】 英國凱特王妃(Princess of Wales)手術休養後,日前釋出她與三個孩子合影的公開照片,英國皇室宣稱是威廉王子拍攝的家庭照。 照片發佈後,各大國際通訊社,紛紛下架這張照片,並請用戶勿再引用,因為照片審查後未達合格標準。
Thumbnail
亂讀新聞(二十四) 2024年3月11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威爾斯王妃尋日英國母親節公開咗張同仔女一齊影既相,因為係佢自從一月接受手
Thumbnail
從1952年即位,到2022年逝世,在這長達70年的統治期間,可說是人類歷史上變動最大的時期,除了讓觀眾了解身為少數碩果僅存的貴族,所必須面對的掙扎,《王冠》本身也是一部近現代史,紀錄了英國如何從二戰後蛻變成現在的模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五月十四日(星期二),英倫國王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為他自二零二三年五月六日加冕以來,第一幅官方肖像作揭幕儀式,妻子卡米拉王后(Queen Camilla)也出席了活動......
Thumbnail
高齡96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辭世,上百位國家元首齊聚送行,盛大國喪吸引全球億萬人眼光,繼位者查爾斯三世國王,能否讓君主制度延續傳承下去?「日不落國」能否繼續揚威?格外引發關注。 說到家族傳承,中外文獻都在廣泛研究討論「如何富過三代」,大多數民眾會想:「傳承?離我好遠,那是有錢人的異想世界」。
Thumbnail
前年九月,英女王逝世,當時畫了一張女王畫像,但因筆觸痕跡太過粗糙,就不收進專題裡,畫完女王,覺得不能不畫黛安娜王妃,所以接著又畫了王妃。 同樣用有底色的插畫本畫,黛安娜這張就比伊莉莎白女王細緻很多,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是筆尖沒削尖嗎? 好像是從女王那張開始吧?開始用專家級的水性色鉛筆,在色彩的表現
Thumbnail
身為皇室認證的英國百年經典品牌代表之一Burberry,選擇向英王查爾斯三世的格羅斯特郡私人宅邸海格洛夫莊園(Highgrove)致意,推出絲巾和風衣的聯名系列,而呈現繽紛野花齊放自然光景的面料,令人感受傳統英倫狩獵和花園風情,非常有有紀念性。
Thumbnail
以伊莉莎白二世時期英國王室為主軸的影集, 講述著英國王室的意義與存廢, 也讓人思考文化遺產保留的形式。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今天早上看到威廉王子老婆的video,不知道為什麼覺得很傷感,也覺得威廉王子蠻慘的,雖然我覺得他們王室應該會有世界上最頂尖的醫生去看未來的女王,不過人的命運也真的很難說,看到她自己病還要走出來打破謠言,還要勉勵其他病人,覺得她真的很厲害。 s
Thumbnail
邂逅王子未必甜, 幸福之路漫且艱。 真心相伴方長久, 愛情豈由身份牽。 在風雲變幻的英國王室,凱特王妃的驚人消失引發了一場驚天動地的風暴,也揭開了英國國際地位衰落的驚人真相。 曾經的英國,宛若璀璨星辰閃耀於世界舞台。然而,如今的它卻在國際競爭的洶濤中漸漸沒落,光芒不再。
Thumbnail
【英國凱特王妃修圖被下架】 英國凱特王妃(Princess of Wales)手術休養後,日前釋出她與三個孩子合影的公開照片,英國皇室宣稱是威廉王子拍攝的家庭照。 照片發佈後,各大國際通訊社,紛紛下架這張照片,並請用戶勿再引用,因為照片審查後未達合格標準。
Thumbnail
亂讀新聞(二十四) 2024年3月11日 1. 開始之前,都係例牌頭盔架喇,英國新聞我係自己譯,所有正確既報導以原文為準啊吓。(今次都係懶到直接copy and paste之前果句,哈哈。) 2. 威爾斯王妃尋日英國母親節公開咗張同仔女一齊影既相,因為係佢自從一月接受手
Thumbnail
從1952年即位,到2022年逝世,在這長達70年的統治期間,可說是人類歷史上變動最大的時期,除了讓觀眾了解身為少數碩果僅存的貴族,所必須面對的掙扎,《王冠》本身也是一部近現代史,紀錄了英國如何從二戰後蛻變成現在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