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選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

對於這個千古偽命題,這個大家最愛討論,或是說每個人至少都和別人談論過一次的二選一問題,想分享一下自己最近的想法與體悟,希望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我想不論是正經八百地和別人討論,還是語重心長地勸戒對方;或是被嚴肅地警告,更或者只是茶餘飯後的閒話家常,大部分的人對這樣的愛情習題並不陌生。而我自己則是在中學的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
那是某一次單獨去母親的一位女性朋友家做客的下午,一邊幫忙照顧她年幼的孩子,一邊隨意地東南西北亂聊。這位女性長輩在成為全職主婦前有著非常好的工作,有了孩子辭掉工作後也過著非常優渥的生活,至少在當時的我眼裡她的生活是富裕的。她嫁了一個非常愛她的男人,捨不得她吃苦,捨不得她不開心。我不記得我們是從哪個話題跳到哪個話題,只記得聊到後面她和我說:「你以後找對象結婚一定要找他愛你比你愛他還要多的人。」之後還說了許多怎麼觀察對方是不是好男人、有沒有耐心、脾氣好不好‧‧‧‧‧‧等等的內容。
現在回想起來那一次的交談並不是討論「選你愛的人還是愛你的人」這個問題,而比較像是直接被給予了一個人生使用守則,這樣做就是對的,這樣做你才會幸福,是沒有討論或反駁的空間的。那時的我是一個外表聽話乖巧實則內心充滿叛逆與任性的女孩,雖然表面上一副認同的樣子,其實心裡強烈覺得不服,默默告訴自己:「不,我就是要去追求我愛的!」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當和同齡人討論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不敢說是全部,但有很大的比例會認為選擇「追求所愛而非愛我的人」是比較高尚,或者說是有主見、獨立的一種表現。而選擇「比較愛自己」這個選項則顯得比較不爭氣、怠惰以及安逸。但等到出了社會,在現實中打滾幾年,或是受了一些傷、跌了幾次跤,甚至是因為來到了某個年齡段後,有些朋友卻會開始覺得應該選愛自己的人。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在這個問題的背後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非常弔詭,非常荒謬的假設,那就是:「我愛的人不愛我,愛我的人我不愛他。」或者退個幾步來說:「我愛的人沒那麼愛我,愛我的人我沒那麼愛他。」為什麼呢?為什麼大家要有這樣的預設呢?是的,愛情很難,真的很難。是的,要找到一個惺惺相惜的人很難;要找到一個能互相陪伴的人很難;要找到一個彼此理解、彼此接納包容的人很難;要找到所謂的「靈魂伴侶」好難好難,甚至比登天還難。但是,真的真的有這麼難嗎?
再延伸一下,難道人生的幸福只有美滿的愛情這條道路嗎?找到一個你愛他和他愛你一樣的人就圓滿了嗎?世界上真的存在完美無缺或是至死不渝、永恆不變的感情嗎?這樣一想,不覺得這個「選我愛的還是愛我的」問題非常淺薄嗎?
最近因為一些周遭朋友發生的事情以及一些自身的狀況迫使我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到前陣子我還是強烈地覺得自己要選擇,或者是說追求自己最愛的人。直到我看到了某個我在追蹤的網路名人的Instagram動態,她回答網友提出的各式各樣的問題,而其中一題就是「妳會選擇妳愛的還是愛妳的?」而她毫不猶豫地回答:「絕對是愛我的。」並且進一步說明:「對我而言重要的是好好珍惜身邊愛我的人。」
人生只有一次,勇敢、堅定地追求所愛是值得鼓勵的,但選擇那個愛自己的人不一定是因為妥協或將就,有可能是因為學會了珍惜與不要錯過。如果你愛的人真的不愛你,或沒有那麼愛你,到頭來你只會淪為舔狗;而如果一味尋找愛自己的人,但自己不願意或不想要付出,那也只是個現實與利益的傀儡罷了。再說又怎麼能證明誰先愛上誰的呢?因為無法證明,所以有可能你自以為選自己愛的實則選了愛自己的。又我們到底要用什麼來衡量誰比較愛誰呢?因為無法衡量無法確定,故這個問題也就沒有意義。
最後分享我自己現階段得出的結論: 與其糾結這道偽命題,執著這些沒有必要的枷鎖,倒不如勇敢地做最自由、最真實的自己,努力認真地生活在每個當下,在每個當下都
追求所愛,珍惜被愛,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你最愛的人也是最愛你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