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走出書堆(四):恢復「思考的條件」使「思考」可能發生

〔比起實質的贊助,現階段更希望能得到無私的建議。以「走出書堆」為名的系列文章(包含目前這篇)是一連串嘗試,試著以1000字的篇幅把心中認為有價值的哲思分享出來。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並能與讀者持續對話的寫作角度,往專題邁進。您的任何靈感與提議都將深重地決定我的寫作方向,期待我們能夠有更多對話與互動。再次感謝您的閱讀,以下正文開始!〕
承接上篇〈走出書堆(三):哲人的傳承〉,如果哲學可能傳承,勢必會觸碰到一種有關「恢復思想背景」的傳承,也即恢復使思想得以傳承的背景,並且讓思想因為這個思想背景還有可能發生。並且這裡所恢復的背景,不僅只讓思考得以發生,也讓事物、行動等得以發生。那麼該如何恢復?此篇是一則推想。
首先,若從事物開始考察。我們會好奇,放眼所及的物是從哪裡來的。例如我們以一塊磚作為例子,這時,若我們從這個已經成為磚塊的實體出發,我們可能會分析出,是由長方體的形式與泥土物質所結合的。但這樣的思考「事物形成」的方式無疑是抽象的;實務上若真的將這兩者結合,將還是鬆散的泥土,沒有辦法成型。這是一種從事物結果來逆推回去事物的形成的思考方式。若要思考事物得形成,我們只能去捕捉這個形成本身,而不是通過結果的分析。
我們必須要去思考「事物的形成是如何操作」的操作本身。在泥磚的例子中,是由被精心製作好的模具(要防止製作時四邊被撐斷),以及調製好的黏土(不能太軟或太硬)。是由於具有可塑性的黏土與模具共構起來的整體(可以稱為系統),再經受壓力時,黏土以分子的規模傳遞著這個壓力,力量外推到模具的四邊,而四邊又有一個抵抗力量返回,直到力量沒有辦法再讓黏土展延後,泥磚形成的操作才告一段落。在這裡,我們了解到,事物可以在一個「系統」的「操作」中設想:操作就是「事物的形成」,而系統就是「形成的背景」。
事物,皆經過一個事物形成的過程,才成為事物。即使事物形成的過程各個差異,但對於在「都會共同經歷一個事物形成的過程」這件事上卻是同一的。這個同一,不是「形式與物質相結合」必然會產生一樣的結果的那種同一,以例子而言,不是抽象的去想長方體形式加上泥土物質一定會得到一樣的泥磚的這種同一。而是每個由製作好的模具與準備好的黏土所共構的系統,一定會經過一個操作過程,是這個操作過程同一,但每一次的操作及其結果一定是有差異的,不會像抽象的思考所推得的那般一模一樣。
從著眼於「事物結果」分析出形式與物質的這種同一,變成從「事物形成(操作)」與「形成背景(系統)」中思考。而在這樣的思想變革下,「思考」本身也不能是一種靜態的思考,不能只是從已存在的、已形成的事物現實中,抽取一種抽象的思考「形式」,那將成為一種教條。思考必須是動態的思考,必須也是著事物的形成(操作)。並且更進一步的,思考本身也需是奠基在「形成的背景(系統)」;而這就呼應到上一篇所聚焦討論的「背景」。
思考首先必須要是「操作」本身,而這樣的操作必須要建基在「系統」。這個系統是讓思考可能的條件,但這樣的條件不能被預設、甚至不能被思考,因為思考(作為操作)是由它的準備而發生的,故而,它本身(系統、思考的條件)之中還未有發生這個思考(操作)。就像是,模具與黏土共構的「系統」之中,並還沒有泥磚出現。故而這個系統、思考的條件在不可思的狀況下,只能夠去「反思」:從這個思考的條件(系統)出發「思考(操作)」,進而在反過來「反思」這個「思考的條件(系統);而這個動作,即是上一篇文章中所說的「恢復」。
讓思考(操作)發生,並且不在發生後遺忘了思考條件(系統),而是通過「反思」來恢復這個條件。因為就是這個思考條件(系統)讓思考(操作)可能的,故而如果丟失了,則思考將只是一種難以掌握的偶發事件。最後,由上述討論讓所謂「恢復」思想背景(思考條件,系統)更為具體後,則我們可以也更具體的深究什麼是跨個人的「傳承」。這個部分留待之後書寫。
若對泥磚操作的範式有興趣還可以參考這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