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哲學選物店(1):一顆裂成兩半的石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顆石頭被打成兩半,產生了一對符號(symbol);每個碎片,由那些把好客關係(hospitality)聯繫再一起的人的後代保存下來,可以以一種方式與其互補的部分結合起來,已便重建最初的破碎石頭的統一性⋯⋯” Gilbert Simondon, Individuation in light of notions of form and information
作為哲學選物店的第一件,是這樣一個憨厚的段落。一顆裂成兩半的石頭,維繫著古希臘文明中的「好客關係」。
這種關係是建立在旅行者與歡迎他的陌生人之間。當離別之時,兩人將一個簡單的物品,如石頭、花瓶、貝殼或珠寶掰成兩半,分別帶走。待未來(可能是好幾世代),這兩半可能重合,以此證明過去建立的關係的真實性。[1]
我們可以想像,有個動作,把原本的現實(完整的石頭)破成兩半,而我們得到其中之一,但這個其中一半,並不是完整的現實(完整的石頭),而是必須要找到其互補的另一半,才可能重合出完整。
裂開後,有個部分顯露出來,甚至成為了符號。我們很可能就主觀的執著於這個部分。就如,有個人從人海中脫穎而出,勾起我們的情感、一本筆記本被我們選中,收納記憶、或如一個紀念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這些從平凡日常中,斷裂而出的,可能被我們珍視,而珍視有可能成為執著⋯⋯認為「這個」就是一切了。於是,我們的生命,被換成一個對象、一個物件、或某一時刻。
在此,這個憨實的石頭段落,像是在提醒著我們,那裂出的一半,只是一半,在尋回另一半之後,所拼起的,才是完整的現實。
於是,生命,不只是那些破碎的部分。
鍾情的人是從細密廣闊的緣分中走來;常伴的筆記本是被還能書寫的時空乘載;那個紀念日,亦由其他日子相繫。
這特定的一個,必須與另一半重合,而重合後,才是完整的現實。
而在這一篇文章中,這一個小段落,亦是從哲學家的整個思想中分離出的。不過,這個小段落反思性的提醒我們,必須去尋回整個思想背景。並且,更為重要的,勿忘完整的現實、最初的統一、尚未裂解的現實。在這樣重構起的,尚未破碎的現實中,我們或許還能夠想像不同的可能性,並且再次斷開,分成兩半,建構起一種好客關係,或許與你。
於是,這顆小石頭,我放置於木櫃中,等待緣份前來,帶走另一半。
[1]引用自Gilbert Simondon,Prolégomènes à une refonte de l’enseignement(1954)
收錄粉專「塔羅牌之旅:靈性的哲學」文章,歡迎追蹤。https://www.facebook.com/tarotjourne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像一顆小石頭 旅行在不同的時空維度 途中 環境的碰撞 令我成方成圓 形成規矩 不論多麼想抓住岸邊的浮木 亦無法預測下一段的旅程 不論多麼想停留在舒心的時刻 亦無法挽留時光的流逝 但願學習放鬆心情 沉靜思緒 隨順時間的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選擇 對自己最舒
Thumbnail
「我們皆是,彼此分散在世間的意識。」 有說法是:「一生的旅行,是來尋找碎片的。」 ...尋找我們被分散出的意識碎片,並感受「共鳴」。 就像,宇宙分化出了所有個體,那樣。   是的,靈魂意識初始想體驗的, 一直是「過程」。 畢竟,既然生死都是一樣的,那差別就在「過程」。  
  在一片荒蕪之中,我們變成石頭。就像《媽的多重宇宙》裡面表現的,我們也可能就只是那樣。我們並不是一個等待某一天會「碰!」地一生嘣出猴子的那顆了不起的石頭。就是一顆任意的、路旁的、即便被指派給薛西弗斯,最終還是得滾回原位的石頭。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斷地影響彼此,當一方離開時,對方也會留下一些。這些影響和留下的點滴都變成了彼此的一部分,無法分離。這種對彼此的想念和影響就像是雨一樣持續滋潤土地,又如暴雨來襲,令人著迷又充滿危機。
Thumbnail
真正用情至深的人,才是真正接近開悟之人。 原文:「才發現我那麼深情,每愛上一個人,我就扯下靈魂的一個碎片寫上她的名字。這樣下去我會不會離開悟越來越遠 🥹 認真問 身心靈的脆友」 以下是我的完整回覆: 「認真回答你:要先確認你說的『扯下靈魂碎片寫上她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常說聚散分合都是緣,但緣深緣淺,來去之間總還是不可避免的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甚至傷痕。 想想,來到人世之初,除了無法選擇的親緣之外,我們就只是一條孤單的靈魂。隨著和世界互動的增加,不同的緣分與關係層層疊加,我們的生命添加了厚度,生活增染了顏色,孤單寂寞的時刻也越來越少。 但是,不可避免的,緣分有
就算這個人看起來十分輕鬆 他也ㄧ定會有屬於自己沉重的石頭 所以不用羨慕其他人也不要太自責 雖然現在很好但生活久了 又會遇上難關 到時候我們就把這些甜蜜回憶 像糖果ㄧ樣從玻璃中ㄧ顆顆取出來吃 撐過難過又苦澀的時光所以趁我們正甜蜜的時候 要把它收集滿滿的 我現在要更專注收集幸福的回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成長,或許始於我們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並真誠地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或者,也可能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更加堅定地擁抱自己的選擇,無論它們在他人眼中有多麼不堪。畢竟,人生本就是一場充滿矛盾和衝突的旅程,沒有人能夠完全理解另一個人的全部。我們都在自己的迷宮中摸索前行,尋找著屬於自己的出路和答案。
  亞里斯多德的觀察與分析向我們揭示了先蘇時期的古希臘哲學發展。最初,這些被認為擁有智慧的人,他們的「智慧」的對象是物質世界。他們是一些從事著理論性探究的「自然哲學家」。出於一種「對令人敬畏的自然之認知興趣」,這些探究者將人的思想從「製作具體工具」、「執行具體行動」這類工作中解放出來。
Thumbnail
像一顆小石頭 旅行在不同的時空維度 途中 環境的碰撞 令我成方成圓 形成規矩 不論多麼想抓住岸邊的浮木 亦無法預測下一段的旅程 不論多麼想停留在舒心的時刻 亦無法挽留時光的流逝 但願學習放鬆心情 沉靜思緒 隨順時間的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選擇 對自己最舒
Thumbnail
「我們皆是,彼此分散在世間的意識。」 有說法是:「一生的旅行,是來尋找碎片的。」 ...尋找我們被分散出的意識碎片,並感受「共鳴」。 就像,宇宙分化出了所有個體,那樣。   是的,靈魂意識初始想體驗的, 一直是「過程」。 畢竟,既然生死都是一樣的,那差別就在「過程」。  
  在一片荒蕪之中,我們變成石頭。就像《媽的多重宇宙》裡面表現的,我們也可能就只是那樣。我們並不是一個等待某一天會「碰!」地一生嘣出猴子的那顆了不起的石頭。就是一顆任意的、路旁的、即便被指派給薛西弗斯,最終還是得滾回原位的石頭。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不斷地影響彼此,當一方離開時,對方也會留下一些。這些影響和留下的點滴都變成了彼此的一部分,無法分離。這種對彼此的想念和影響就像是雨一樣持續滋潤土地,又如暴雨來襲,令人著迷又充滿危機。
Thumbnail
真正用情至深的人,才是真正接近開悟之人。 原文:「才發現我那麼深情,每愛上一個人,我就扯下靈魂的一個碎片寫上她的名字。這樣下去我會不會離開悟越來越遠 🥹 認真問 身心靈的脆友」 以下是我的完整回覆: 「認真回答你:要先確認你說的『扯下靈魂碎片寫上她的名字』是什麼意思⋯
Thumbnail
常說聚散分合都是緣,但緣深緣淺,來去之間總還是不可避免的留下或深或淺的印記,甚至傷痕。 想想,來到人世之初,除了無法選擇的親緣之外,我們就只是一條孤單的靈魂。隨著和世界互動的增加,不同的緣分與關係層層疊加,我們的生命添加了厚度,生活增染了顏色,孤單寂寞的時刻也越來越少。 但是,不可避免的,緣分有
就算這個人看起來十分輕鬆 他也ㄧ定會有屬於自己沉重的石頭 所以不用羨慕其他人也不要太自責 雖然現在很好但生活久了 又會遇上難關 到時候我們就把這些甜蜜回憶 像糖果ㄧ樣從玻璃中ㄧ顆顆取出來吃 撐過難過又苦澀的時光所以趁我們正甜蜜的時候 要把它收集滿滿的 我現在要更專注收集幸福的回
Thumbnail
小我的誕生,是源自於人類心靈中的分裂,在其中,人的身份被分成兩個部分,稱之為“ 主詞的我” (I )和“ 受詞的我” (me )或是“ 受詞的我” (me )和“ 我自己” (myself)。 因此,每個小我都是精神分裂的,用比較通俗的說法就是“ 人格分裂” 。你和你自己的心理形象相生相依,這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