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走出苦難,擁抱人生: 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II

【讀書分享】走出苦難,擁抱人生: 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I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7章要來聊聊,我們的大腦,怎麼"評價"我們自己。

我們會對自己有很多評語,但這些評語是自己思考下的產物,是公正客觀?準確無誤? 書中很可愛的舉例: 我很善良。但不可能無時時刻都很善良吧?! 就像是形容:我很憂鬱。也一定有不憂鬱的時刻。

用正念的角度來看待,接受他:我是個憂鬱的人。讓想法只是想法,看見、接受,一切就會流動。(這真的讓我想到異曲同工之妙的澄心!)

還有自我概念化一詞,很常聽到,在本書有非常淺顯易懂解釋:你的大腦如何評價和描述你這個人…而且你會默默相信,把他們視為真理!

書中會配合一些練習,相信好好走過一遍,可以更清楚自己的思考脈絡、想法及所謂的bug在哪裡。像是利用重述技巧,這個練習很有趣。會幫助我和現實核對:哪些是"事實"?也幫助我重新思考各種可能性。

第8章則幫助我稍微窺探"正念"的奧秘,雖然在各網路、社群或者課程中略知一二,在這裡也再次提醒:......沒有防衛、不帶評價、脫離糾結的接受者。

其中練習: 靜靜地散步過程中,連續說出三次讓自己分心的人事物,例如:車子(經過)、車子、車子。這個練習讓我想到澄心也是形容"看見"或"報導"那些讓自己分心了,因為"看見"而這些人事物就不再影響或者獲取我們的注意力。

第9章,我在這裡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不想要的,很有趣。作者用可愛的故事形容憂鬱等情緒,就像是不受歡迎的訪客,來參加我們舉辦的宴會。我們可以把他們真心想邀請的訪客都拒於門外,也可以給不受歡迎的訪客一杯冷飲,然後把他晾在角落。我們還是可以盡情地享受美好的party time.

這個形容很吸引我XD 提醒我們: 不可能完全排除不想要的事物再來享受人生,我們可以給他一杯冷飲,讓他安靜地在角落,然後我們繼續享受人生。(不容易! 我也在練習中)

第10、11章來到了說明意願,拆解問題、價值觀等等。也慎選自己的價值觀。最後來到了第12章行動。

如同在商學各領域所提及的SMART原則,這裡也提醒我們:設定的目標的正確、可行性、有辦法運作嗎?還有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嗎?

小結:這真的如同書名,是本自助手冊! 跟著走完一遍,認真地做完每一個練習,相信會對自己深受困擾的點(那位不受歡迎的訪客),有不一樣的看法和體悟。

最終,經由這些步驟,行動。能感受到力量在自己的身上。思考脈絡也更貼近現實,和自己真心想要的價值觀及生活上。

這本書讓我更了解ACT是什麼,不是網路上整理的六大點XD(死背)。這中間的思考模式和自我核對,是經由科學驗證後統整而出,對某些人有效的改善其困擾。也許對需要步驟入門的朋友,可以參考,一步一腳印的反思,來達到改善自己困擾(OS:不受歡迎的客人,掰掰,你可以來,但我可以有禮貌的不理你XD)

再次深深祝福我們,經由這些學習,找到適合自己,自癒的能力!

raw-image

攝影師:Ruca Souza: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049746/

以下資訊來自誠品線上:

走出苦難, 擁抱人生: 接受與承諾治療自助手冊

Get out of Your Mind and Into Your Life: The New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作者:史蒂芬.海斯/ 史賓賽.史密斯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avatar-img
Kai Lee的沙龍
0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Kai Le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想整本畫重點的一本書…… 真心推薦有界線不明或著對人際/職場有深深困擾的朋友們,多讀幾次,配合專業的陪伴(例如諮商師)。 書中有許多劃清界線,自我肯定的方式。書中的一些場景,會勾起我的過往傷痕。讓我邊思考,邊咀嚼的一本書,閱讀非常緩慢……. 推薦給不自覺陷入被操控,容易被情勒、無法好好劃清界
我希望我能更早理解這個理論,在我成為父母之前或者在我孩子還小時 :) 當我知道這個理論時,就深深著迷(和作者一樣)。 作者訪談大學教授、專家、相關研究人員也深入生活作調查。其中包含有趣、令人傷感及省思的各種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理論。 我也更理解原來依戀理論和依戀教養是不同的(很有趣),大家
很喜歡這本書,一開始就強調有別於過往的舊觀念。 我本來就不是心理學本科系,也樂於接受創新。讓我更期待能在書中發現或得到什麼新知識、新想法! 首先。ACT是念英文單字act(行動)的念法。不是分開來讀A-C-T。 再來,我很喜歡書中用流沙,來譬喻情緒風暴。我們習慣向下踩踏地,盡力離開泥巴,但在流
最近一直和自己的內在小孩搏鬥(相處) 因為一些外在的事件 發現阻礙自己成長的行為與思考模式 藉由澄心與過往的學習 我明白是很多情緒的累積與傷痕 要回頭慢慢處理 例如: 因為我們不能控制別人的想法 但能學習理智思考,培養自信 我們不能控制環境 但能學習怎麼解讀和面對挑戰 而不是
深入人心的表達課 | 大大課程 | 大大學院 (dada-master.com) 可點選課程連結,同官網介紹,有多達二十堂課,包含二十種表達應用。內容一樣連結老師心理學的專長,配合平易近人的解說。比較特別的是每堂課的最後會附上例子分享,像是Ted演說內容等。這讓習慣單聽老師講解課程的我,有點不習慣
https://www.koob.com.tw/online/1646fE589aAee91900d8 不知不覺也分享了幾門線上課程,這些課程是這幾年來慢慢聽完的。我上課很慢~而且容易忘記XDD 所以在這簡短紀錄分享。 我完全被官方頁面介紹文字:「無法叫大海不起浪,但你可以學著衝浪。」這句話
我想整本畫重點的一本書…… 真心推薦有界線不明或著對人際/職場有深深困擾的朋友們,多讀幾次,配合專業的陪伴(例如諮商師)。 書中有許多劃清界線,自我肯定的方式。書中的一些場景,會勾起我的過往傷痕。讓我邊思考,邊咀嚼的一本書,閱讀非常緩慢……. 推薦給不自覺陷入被操控,容易被情勒、無法好好劃清界
我希望我能更早理解這個理論,在我成為父母之前或者在我孩子還小時 :) 當我知道這個理論時,就深深著迷(和作者一樣)。 作者訪談大學教授、專家、相關研究人員也深入生活作調查。其中包含有趣、令人傷感及省思的各種案例,來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理論。 我也更理解原來依戀理論和依戀教養是不同的(很有趣),大家
很喜歡這本書,一開始就強調有別於過往的舊觀念。 我本來就不是心理學本科系,也樂於接受創新。讓我更期待能在書中發現或得到什麼新知識、新想法! 首先。ACT是念英文單字act(行動)的念法。不是分開來讀A-C-T。 再來,我很喜歡書中用流沙,來譬喻情緒風暴。我們習慣向下踩踏地,盡力離開泥巴,但在流
最近一直和自己的內在小孩搏鬥(相處) 因為一些外在的事件 發現阻礙自己成長的行為與思考模式 藉由澄心與過往的學習 我明白是很多情緒的累積與傷痕 要回頭慢慢處理 例如: 因為我們不能控制別人的想法 但能學習理智思考,培養自信 我們不能控制環境 但能學習怎麼解讀和面對挑戰 而不是
深入人心的表達課 | 大大課程 | 大大學院 (dada-master.com) 可點選課程連結,同官網介紹,有多達二十堂課,包含二十種表達應用。內容一樣連結老師心理學的專長,配合平易近人的解說。比較特別的是每堂課的最後會附上例子分享,像是Ted演說內容等。這讓習慣單聽老師講解課程的我,有點不習慣
https://www.koob.com.tw/online/1646fE589aAee91900d8 不知不覺也分享了幾門線上課程,這些課程是這幾年來慢慢聽完的。我上課很慢~而且容易忘記XDD 所以在這簡短紀錄分享。 我完全被官方頁面介紹文字:「無法叫大海不起浪,但你可以學著衝浪。」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