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最近學心理諮商的兒子回家過春假,我興高采烈地分享我在方格子開沙龍的經歷。他倒是不太驚訝,畢竟,在柴米油鹽中哀嘆的媽媽,偶爾也會作困獸之鬥: 自組讀書會,寫寫文章發表在極小眾的領域什麼的。</span></h1><h1><span>畢竟是情商比較好的老二,他禮貌性地表達了關注,問我都寫些什麼,是什麼樣的媒體平台?</span></h1><h1><span>不是先該關心我的「心路歷程」嗎?我的「心靈分享」慣性又開始按耐不住……罷了罷了。以下來說說這三個月的方格子創作旅程。</span></h1><h1><span>因為近日增加了比平日多很多的格友的關注,不得不說,視「門前冷落車馬稀」為常態的我,一時內心激起千層浪。當然,這也不是完全隨機和偶然。畢竟我在這短短的幾個月一直嘗試自我調整,在需要堅持的部分努力堅持,在需要與時俱進的時候,檢視自己內心的懼怕。</span></h1><h1><span>我一開始在方格子註冊沙龍的心態,首先是想在新的一年,嘗試新的東西,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但方格子的生態我感覺很陌生,有些膽怯,於是,有了 自我安慰式(離自我欺騙可能也不遠)的想法: 儲存自己平常的寫作成果,知音世所稀嘛,平常心即可。</span></h1><h1><span>這就像個安全網,預防自信心受到太大打擊。</span></h1><h1><span>然而,時間一久,我稀稀落落的閱讀量(甚至呈現定格狀態)開始讓我懷疑人生。所有創作者若沒有一些自戀情結,說真的是很難取信於人。嘔心瀝血之作乏人問津,我內心小小的孤芳自賞開始坍塌。</span></h1><h1><span>然而,從零到一,不能全憑運氣,需要多走二里路。</span></h1><h1><span>於是,我對自己說,與其坐以待斃,就看看有沒有藥方,死馬當活馬醫。老外常說的,It doesn’t hurt to try (試試也不虧)。</span></h1><h1><span>我開始認真看方格子的編輯都在說什麼。流量基本上是通關密語。我也必須很誠實地說,對於爭取流量的增加,我有一種像是「矜持」的感覺在作祟。不得不說,非常老派(希望有格友懂我這部分的心理)。所以,看了一大堆技術性的作法,我幾乎都有心態上的難題。</span></h1><h1><span>難道要當姜太公嗎? 我對自己說,是要期待不小心游進來幾條魚,把沙龍當成偶而有小確信的地方? 如果是,就好好完成自己的每一篇創作,然後,嗯, 靜觀其變(或不變)。</span></h1><h1><span>沒比較沒傷害,畢竟我也會看別人的沙龍。方格子的沙龍宛如萬花筒,我四處瀏覽,感覺到生氣勃勃,充滿活力。有的沙龍日產量就很驚人。這讓我想到質與量的問題。定期的更新其實是很大的挑戰,我的產出是極其緩慢,即便是舊作的改寫,也是字字推敲。再來就是,內容屬性基本是文化或文學範疇,屬於「非實用」派,讀者群不容易定位或針對。而我想用多少努力達成什麼樣的結果呢?其實,想了半天我自己也沒答案。</span></h1><h1><span>我把沮喪分享給了我那有著暖男性格的兒子。他想了想(在很短的時間迅速評估媽媽的性格和人生閱歷之後),認為我應該先去找文章風格和內容和我類似的沙龍創作者,彼此互動分享和鼓勵,成為繼續寫作的支持團體,從中得到寫作的動力和快樂。之後,就是繼續堅持自己的寫作品質,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你懂的。</span></h1><h1><span>這番話,稍稍平衡了我的糾結。而幫我破零走向一的那位格友,可能也沒想到,那彷彿一扇窗被打開,我感覺清風拂來,在方格子的寫作旅程上,再次調整了適合我的步伐和心態。閱讀和寫作對我來說,是生活中極其美好的事,萬物互聯的時代,我們也需要用美好的心態彼此互聯,不是嗎?</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