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活動|讀雜誌:一個澳洲影音檔案館的沮喪故事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今天由【原獨讀冊】來向大家介紹一冊新出刊的雜誌,同時不要忘記向冬天倒數:距離冬至還有83天。
Sources: NFSA
不時讀取俱樂部資訊的朋友大概記得,我們總是反覆強調「殖民是一種籠罩一切的生活狀態」,今天向大家介紹一冊台灣新出刊的雜誌,正好印證這一點。
這冊新出刊的雜誌是當期《Fa電影欣賞》(No.187 增刊號)。這是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TFAI)的刊物,新出刊的這一期以「電影檔案館」為專題,共收錄六篇文章,其中有一篇由俱樂部成員 Nakao Eki 撰寫,以澳洲國家影音檔案館(NFSA)為例,談「和解與歸還的迷思」。
Sources: Eslite
莫河以北

黑山以東

誰在那邊相聚?

──和解與歸還的迷思,以澳洲國家影音檔案館為例

這篇文章標題所謂的「莫河以北,黑山以東」,指的就是首都所在的坎培拉平原。這裡有包括澳洲國家影音檔案館在內的眾多國家級場館,而這每一個場館都是殖民和權力的展示場。不論現在澳洲政界出現多少友善原住民的聲音,這些場館的存在本身就持續「馴化」原住民族的過去和現在,甚至未來。
近年來澳洲國家影音檔案館高揭「和解」和「歸還」的旗幟,儘管參與者可能都誠心誠意,但這終究只是一場無謂的幻覺。因為,正如文章所指出,原住民文化的一切都仰賴於土地,仰賴於在土地上持續實踐傳統活動。於是當外來者奪走了土地和原住民自我管領的權力,剩下的一切都無所依附,消亡只是遲早的問題。
與其說原住民期待著與國家的博物館或檔案館有所和解,不如說期望看到這些國家機構放棄宣稱和解。
這篇文章從澳洲大地的歌徑(Songlines)說起,先澄清「歌徑」不是地圖上精準穩固的線條,而是實踐的雙腳走出的道路,之後談論「莫河以北,黑山以東」的幾個國家場館與原住民的糾葛,和他們現在的「和解」努力。最終的結論或許令人沮喪,卻是大家應該面對的現實:
在所有可能被歸還的事物當中,國家最不可能歸還的就是土地。於是這終究是一個關於權力的故事,而不真正關於文化。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魁北克的普瓦松主教說,當今的天主教會是個去中心化的組織,但「第一民族透過他們的文化濾鏡來看,將教宗視為某種首領」,因此認為部落的領袖必須要和教會的領袖碰面。這個觀察奇怪之處在於,教宗是天主教會的領袖並無疑義,與原住民的文化濾鏡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1927 年 6 月,攝影師柯蒂斯搭乘蒸汽船前往阿拉斯加,在阿拉斯加拍攝了數百幀原住民照片,但其中只有極少數出版,其他的照片就一直堆在家中,轉眼就過了近一個世紀,直到現在。
新墨西哥州不是美國唯一就汽車的生產銷售設限的州,而特斯拉的「聰明之舉」想必大大啟發美國汽車業,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業者和部落的合作。至於長期而言這究竟好或不好,誰也不能逆料,但在這個階段至少有一點引人憂慮:這是否鼓勵工業界更堂而皇之的利用原住民來解決問題?
植物的名字不只是一個被稱呼的符號,可能還與很多其他的訊息緊密連結,透露出它在整套自然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標示它與其他元素的相互關係。
有些原運者同意應該在原權和主流社會的價值之間求取平衡,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運聲音。也有原運者認為主流社會應該自食惡果,原住民沒有必要替竭澤而漁的社會付出代價。這兩種意見乍看之下很不相同,其實相距並不很遠,因為⋯⋯
雖然科學家們認為這座湖泊已經完了,但烏魯人和鄰近的艾瑪拉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說,波波湖有個為期約五十年的週期,每隔五十年湖水將會再現,因此最近他們帶著花朵、美酒和甜點來到乾涸的湖邊,向大地之母祈禱,希望屆時大湖依約回來。
魁北克的普瓦松主教說,當今的天主教會是個去中心化的組織,但「第一民族透過他們的文化濾鏡來看,將教宗視為某種首領」,因此認為部落的領袖必須要和教會的領袖碰面。這個觀察奇怪之處在於,教宗是天主教會的領袖並無疑義,與原住民的文化濾鏡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1927 年 6 月,攝影師柯蒂斯搭乘蒸汽船前往阿拉斯加,在阿拉斯加拍攝了數百幀原住民照片,但其中只有極少數出版,其他的照片就一直堆在家中,轉眼就過了近一個世紀,直到現在。
新墨西哥州不是美國唯一就汽車的生產銷售設限的州,而特斯拉的「聰明之舉」想必大大啟發美國汽車業,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業者和部落的合作。至於長期而言這究竟好或不好,誰也不能逆料,但在這個階段至少有一點引人憂慮:這是否鼓勵工業界更堂而皇之的利用原住民來解決問題?
植物的名字不只是一個被稱呼的符號,可能還與很多其他的訊息緊密連結,透露出它在整套自然知識體系中的位置,標示它與其他元素的相互關係。
有些原運者同意應該在原權和主流社會的價值之間求取平衡,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原運聲音。也有原運者認為主流社會應該自食惡果,原住民沒有必要替竭澤而漁的社會付出代價。這兩種意見乍看之下很不相同,其實相距並不很遠,因為⋯⋯
雖然科學家們認為這座湖泊已經完了,但烏魯人和鄰近的艾瑪拉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說,波波湖有個為期約五十年的週期,每隔五十年湖水將會再現,因此最近他們帶著花朵、美酒和甜點來到乾涸的湖邊,向大地之母祈禱,希望屆時大湖依約回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八月的第一天,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日,Apple Music 以此節日精神打造此次的企劃專題,精選多張原住民音樂人與專輯作品,其中風潮音樂發行的多張專輯更受邀於此活動做為重點作品露出,音樂人阿洛更擔任了本次重點歌單的客座編輯。請跟著我們一起戴上耳機片刻,讓熙熙攘攘的都市被大地緊緊擁抱吧!
Thumbnail
以在威權時期因為書信結合的異國婚姻為核心,延伸至北部泰雅族的歷史,與他們在白色恐怖所面臨的困境,儘管是外來者的視角,卻因為語言的接近性,或許更觸及了台灣研究所缺乏的核心內容。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Thumbnail
恆春半島原本就有許多原住民狩獵、先民開墾的多樣化足跡;日軍侵伐的牡丹社事件,加上2021年台灣本土歷史鉅作【斯卡羅】影集的影響,讓這個充滿熱帶風情、原本默默無名、只在當地人口耳相傳的南國一隅步道,瞬間變成全台熱門的縱走路線!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八月的第一天,也是台灣原住民族日,Apple Music 以此節日精神打造此次的企劃專題,精選多張原住民音樂人與專輯作品,其中風潮音樂發行的多張專輯更受邀於此活動做為重點作品露出,音樂人阿洛更擔任了本次重點歌單的客座編輯。請跟著我們一起戴上耳機片刻,讓熙熙攘攘的都市被大地緊緊擁抱吧!
Thumbnail
以在威權時期因為書信結合的異國婚姻為核心,延伸至北部泰雅族的歷史,與他們在白色恐怖所面臨的困境,儘管是外來者的視角,卻因為語言的接近性,或許更觸及了台灣研究所缺乏的核心內容。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Thumbnail
﹝九族文化村﹞(Formosan Aboriginal Culture Village)位於南投魚池鄉,是中部著名的主題公園,1986年的7月開幕,至今已設園37年。我們在2016到2020年這幾年間,經常去〔九族文化村〕賞花或是賞玩風景。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就沒再去過。 以民俗文化
Thumbnail
最近科普議題相當受矚目,對於跨領域的知識和理解能力、資訊轉化以及同理受眾的需求,需具備相應能力。本文討論了科學教育在原住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對話。
Thumbnail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Thumbnail
恆春半島原本就有許多原住民狩獵、先民開墾的多樣化足跡;日軍侵伐的牡丹社事件,加上2021年台灣本土歷史鉅作【斯卡羅】影集的影響,讓這個充滿熱帶風情、原本默默無名、只在當地人口耳相傳的南國一隅步道,瞬間變成全台熱門的縱走路線!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