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大門的陳萬林萬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始注意到住家大門的那塊小牌子,應該還未上幼稚園,不識字,只看得懂國語日報四格漫畫「小亨利」。家裡租屋在台南東門城邊的巷子底,巷子大約只容得下兩部摩托車的寬度,偶爾會有推車進來賣豆花或雞蛋冰,也有「蹦米香」的三輪車。因為垃圾車進不來,幾乎每戶人家都在院子挖坑燒垃圾。還沒什麼環保意識的年代。
我家院子沒有磚牆,而是竹籬笆,加上不是自己的房子,也就沒在大門上掛著小牌子。巷子裡有三戶連棟的兩層樓房,大門漆成紅白條紋,大約在門框往下幾公分的位置,釘一個長方形木板,木板是原色紋路,寫兩個字,幾乎都是楷書的黑色字體。
後來上了幼稚園,只管在學校吃點心玩耍,注音符號跟識字都是將來上小學才有的課程。我那時常跟鄰居玩伴走出巷子去柑仔店買泡泡糖,還會從巷子岔路走到彌陀寺,最遠去到鐵道附近的日光麵包店。巷子兩側住家大門上,幾乎都有那兩個字的小牌子,橫寫或直寫不拘。雖不識字,但「陳」「林」「李」「王」這幾個字,還不成問題。那一路走著,用路邊拾到的樹枝刮著兩旁住家的磚牆,跟玩伴大聲喊著「陳萬」「林萬」「李萬」「王萬」……比較調皮的人會去偷按電鈴,那些從陳萬林萬李萬王萬走出來的大人氣急敗壞開罵時,我們就穿著夾腳拖鞋在巷子裡狂奔。
後來家裡終於有能力在東門城外買地蓋房子,新房子有磚牆,大門也照例是紅底白線條,也有了自家姓氏的小牌子,不是木頭材質,而是金屬。那時已經小學三年級了,知道那兩個字不是「陳萬」,而是「陳寓」。
那是個日本時代遺留下來的火柴工廠舊址,新蓋的房子幾乎都是兩層樓獨棟住家。行走其中,照例又看著兩側住家大門的小牌子,一路暗記,「李萬」「蔡萬」「王萬」……理智上就算知道不是「萬」,但情感上還是對「萬」字很執著。
爾後在日本旅行,發現日本住家大門的小牌子,除了書寫姓氏,有些也標示家庭成員姓名,木頭或金屬材質之外,也有講究的石板。只是在台灣,除非是獨棟的老房子,否則新建住家已經看不到陳萬林萬了。
avatar-img
1.6K會員
193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米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日劇「四重奏」的時候,看到一段台詞,覺得很有意思。  「有辦法一邊哭一邊吃飯的人,一定可以生存下去。」 
「我看到你在破口大罵,想請問一下,你知道她是誰家的女兒嗎?你知道她的爸爸是誰嗎?如果你知道,還敢這樣對她說話,那真是不怕死啊!」
有些鞋子根本買來只穿過一次,就因為不好穿,立刻就下放到二軍或三軍或放入戰力外,卻又捨不得丟,更何況有些鞋子是每穿一次就要搭配一次磨破腳皮的酷刑,最後靠OK繃才有辦法收尾,不穿的鞋子放在鞋櫃又不會增值,一直留著只是減少亂買鞋的罪惡感而已。
頻繁搭乘南北高鐵的關係,幾年前在台南崇學路等待接駁車時,常常會遇到一位年長的阿嬤,正好在同一個地方等待市公車。
根據研發出這款麵包的一家位於愛媛的麵包店老闆說,一開始只是為了讓魚市場的勞動階層在炎炎夏日食慾不振時,藉由吃麵包止飢順便補充鹽分,沒想到後來也頗受那些結束學校社團活動,飢腸轆轆的學生族群歡迎。
東京奧運主辦單位,多年前就開始推動一個「來自都市礦山~~大家的奧運獎牌計畫」,鼓勵日本國民將已經不堪使用的行動電話、電腦、數位相機,送交指定的電信業者店鋪回收,透過金屬資源回收再製技術,作為2020年在東京舉辦的奧運與帕奧期間,預計將頒發的5000面金銀銅牌原料使用。
看日劇「四重奏」的時候,看到一段台詞,覺得很有意思。  「有辦法一邊哭一邊吃飯的人,一定可以生存下去。」 
「我看到你在破口大罵,想請問一下,你知道她是誰家的女兒嗎?你知道她的爸爸是誰嗎?如果你知道,還敢這樣對她說話,那真是不怕死啊!」
有些鞋子根本買來只穿過一次,就因為不好穿,立刻就下放到二軍或三軍或放入戰力外,卻又捨不得丟,更何況有些鞋子是每穿一次就要搭配一次磨破腳皮的酷刑,最後靠OK繃才有辦法收尾,不穿的鞋子放在鞋櫃又不會增值,一直留著只是減少亂買鞋的罪惡感而已。
頻繁搭乘南北高鐵的關係,幾年前在台南崇學路等待接駁車時,常常會遇到一位年長的阿嬤,正好在同一個地方等待市公車。
根據研發出這款麵包的一家位於愛媛的麵包店老闆說,一開始只是為了讓魚市場的勞動階層在炎炎夏日食慾不振時,藉由吃麵包止飢順便補充鹽分,沒想到後來也頗受那些結束學校社團活動,飢腸轆轆的學生族群歡迎。
東京奧運主辦單位,多年前就開始推動一個「來自都市礦山~~大家的奧運獎牌計畫」,鼓勵日本國民將已經不堪使用的行動電話、電腦、數位相機,送交指定的電信業者店鋪回收,透過金屬資源回收再製技術,作為2020年在東京舉辦的奧運與帕奧期間,預計將頒發的5000面金銀銅牌原料使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我十二歲時,父親在桃園郊區買了一棟房子,門前就是一個大型埤塘,居住環境還算清幽。 後來埤塘填了一半,蓋起了縣政府,後面的一半在不久後,也填了蓋文化中心。莫名其妙的我家變成了文教區,以前的堤岸變成了縣府路。 從蓋了縣政府,又變成市政府以後,左右鄰居都知道,遲早會有人來談改建,所以大家都把錢用在可移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誠實書寫練習 #Day42 本日書寫主題:生活是原來如此 回想本週看見的人事物,找尋有印象或有感覺的事情並寫下來。 ✍️初二回娘家。 在娘家巷內走走晃晃,年輕人外移、在地長者凋零,幾乎看不到小朋友們,整條巷子好安靜,感覺整條巷子呈現出灰色調。 看到隔壁的陳媽媽,她已經失智到從慈祥轉變為冷淡,據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總是覺得走起路來怪怪的 成長的地方-麟洛田中村,田中村分為上竹架和下竹架,日據時代與上竹架、下竹架、田心、田道稱為下四庄。外祖父在田中村的重要據點三叉路口,開了《潤財雜貨店》,倚著外祖父的店,母親開了一家裁縫店
Thumbnail
陽光透進窄窄的巷弄,從後門這條窄巷子裡走進來,算過來右邊第四家就是老家。去年十一月小三通我路過家鄉還特地繞過去看了一眼。老家在二十多年前已經賣掉,今天我在後巷裡看到的只是破敗的門窗,曾經母親忙活的牆邊洗衣槽如今堆置著蒙塵的雜物。   這條坑坑窪窪的後巷曾經左鄰右舍孩子們嘻鬧玩笑,曾經三姑六婆東家長
Thumbnail
剛退伍時賃租於台南火車站附近的一處四樓加蓋鐵皮,冬冷夏熱,牆壁門板薄如紙片,隔壁動靜聽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樓下嗓門稍大些整棟樓都能聽見。但優點是租金便宜,交通便利,那時市區的大型轉運站還沒建好,沿著清幽的小磚道出去,就能看見和欣、國光、統聯的售票處,三家客運與市內公車一起擠在周末壅塞的北門路。 客
我十二歲時,父親在桃園郊區買了一棟房子,門前就是一個大型埤塘,居住環境還算清幽。 後來埤塘填了一半,蓋起了縣政府,後面的一半在不久後,也填了蓋文化中心。莫名其妙的我家變成了文教區,以前的堤岸變成了縣府路。 從蓋了縣政府,又變成市政府以後,左右鄰居都知道,遲早會有人來談改建,所以大家都把錢用在可移
Thumbnail
小學一年級以前,住在北投的稻香市場附近。 住家位於一條小巷內,巷子的盡頭是個鐵門深鎖的社區,小巷的兩旁則是老舊矮房。右側那排,裡面數過來的第二棟二樓,有一位獨居老先生,當時我家就是那間屋內,一家四口,住在一間小小的房裡。 印象中,鄰居的大哥待我家裡的哥哥好……
  用山清水秀來形容安邦新村是可以的,因為哪邊有山、有湖、有稻田、有菜園、有水果樹。有百多戶人家,有七、八排屋子,都是木屋,一排有十至二十家木屋。   我記得我最熟悉哪些小巷,因為我跑捷徑要走小巷,每條小巷都有它的特色,有些乾淨,有些潮色,有些地凹凸不平,有些雜草叢生。   為什麽要走捷徑?因為
#誠實書寫練習 #Day42 本日書寫主題:生活是原來如此 回想本週看見的人事物,找尋有印象或有感覺的事情並寫下來。 ✍️初二回娘家。 在娘家巷內走走晃晃,年輕人外移、在地長者凋零,幾乎看不到小朋友們,整條巷子好安靜,感覺整條巷子呈現出灰色調。 看到隔壁的陳媽媽,她已經失智到從慈祥轉變為冷淡,據
Thumbnail
離開八仙洞後續往南,濱海台11公路筆直而長,台東藍一片抓在眼底,甚是愜意。 沒多久看到路上有「學校」交通標誌,續前看到路旁的指標,我跟他說:「那巷子轉進去,我去看三間國小。」 那是台11線81K前的小巷子,巷口就可以瞧見學校在駁崁上的圍牆以及沿牆的綠植。 坡道緩緩而上,看到圖資上寫這條路是三間
Thumbnail
從小生長在台北都市裡的我,只要媽媽說要回苗栗總是會帶著很期待的心希望那一天趕快的到來,每一年平均都會回苗栗的鄉下一至二次左右,那時候年紀小可以跟表兄弟姐妹們在田野裡跑來跑去的。 外婆家是二合院,二合院的圍牆是用紅磚頭所砌起來的,外圍看上去都是綠油油的稻田,圍牆內中間有一個很大的空地那是曬穀場,曬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