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剛聽完一場clubhouse的分享,今天來參加分享的三位受訪者,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普通職業投資人。她們過去都嚐試過許多的投資方法,然而不約而同的都發現一些事,主動投資的報酬率不穩定、容易迷失在數字漲跌、花時間又勞費心神。
但是大叔很好奇,那些站在鎂光燈前的所謂的成功的投資達人,怎麽都沒遇到這樣的問題呢?幾天前大叔的粉專資訊牆出現了一則主動投資人的文章,細節大叔記不得了,大意是說:
不該以【倖存者偏差】來批評一個成功的人,因為咕嚕咕嚕咕嚕咕嚕...等理由,所以吧啦吧啦吧啦吧啦...這樣懂了嗎?
老實說因為大叔沒看完文章,因為第一句就看不下了。至少以投資領域就不成立吧?要不你先給我個SOP吧,大叔照你的方法100%執行好嗎?但是不要跟我說:「低買高賣,盈虧自負」,這八字箴言就是心法好嗎?
如果該達人自己宣傳新書時的投資報酬率是年化18%,請問他能讓他指導過的那群人,都達到同樣的年化報酬率嗎?但是大叔推廣的指數化投資呢?心法一樣簡單到十個字:
【買進並持有全市場股市】
滿一年後,我倆的該年度的投資報酬率就會99%以上接近。指數化投資不是不需要努力,只是我們總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當我們想設計一台車子時,不需要從輪子開始,我們只需要知道正確的輪子用法。
但是那些投達達人的方法呢?他們的投資方法總是充滿了各種參數需要考慮,但是成功與失敗有時後竟然是因為同樣的參數或理由。
例如:「此次投資能巨大的獲利,是因為在股價低點時加碼,所以獲利金額大大增加了」。但是在另一種劇本卻會變成這樣:「此次投資之所以產生重大虧損,是因為在股價低點時加碼,因此虧損金額變大而停損出場」。
你說這種一體兩面的巨大差距是什麽造成的?「努力不夠」還是其中存在「機率成份」?當統計後發現所有主動投資人的報酬率呈現常態分佈,與隨機的結果如此雷同,難道這都只是巧合嗎?
不具高度再現性的過程,本身就存在高度隨機性,我們也不會說麥克.喬丹打球是靠運氣,什麽是實力什麽是運氣,用可否再現就可以簡單區分出來,喬丹有,但是多數散戶投資人沒有。
所以別嘴硬了,這就是倖存者偏差,只要機率會左右結果的都是。而且打從你還是隻小蝌蚪就體驗過一次了。你或許是小蝌蚪裡較強壯的,但是你並不是游最快的,你不過是一隻運氣很好,剛好收尾刀的那隻小蝌蚪。
指數化投資也不是無敵的,我們還是需要努力,不過並非往外發展而是向內思考。方法一直都在那邊,用了效果就會浮現了,沒有人會因為本身不是高手或達人,在使用「買進並持有」後的績效就會比較差。
你可以看看那些剛使用指數化投資與長期間使用指數化投資後的那些人,兩者的方法都是一樣的。你只要從現在堅持持續到未來,就能再現那些走在前面的人的情況。而這些方法不外乎儲蓄、記賬、制定投資計畫,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沒有很難但是不容易,但是最終大家都將踏入被動投資,主動生活。
管你是人妻、OL、素人、秘書都可以開始“我的人生我做主”計畫,而且我們沒有倖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