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重觀後記

近來因教學工作之故,又重看了這部影史上的經典之作。第一次觀賞是在高中的時候,高一的國文老師放給我們看的。只是當時還是個不解世事的青少年,雖然覺得這部電影確實很好,卻體悟不深,說不清好在哪裡。現在年逾而立,經歷許多人事,比較能感同身受裡面人物的掙扎與超脫之處。
一開始最震撼的是人世中黑暗的一面,電影用監獄背景,凸顯了人性之中的惡(記得著名的路西法效應就是從監獄場景中觀察出來的)。裡面的典獄長諾頓、警衛隊長海利是最明顯的角色,一臉道貌岸然,言必聖經之語,私下卻濫用權力、草菅人命、腐敗不堪。有個無名胖子小配角,一出場就被凌虐致死,主事者就像丟一包垃圾一樣地處理掉了,旁觀者只是把他當成賭注和笑話,對其毫無憐憫之心。他就是某些社會底層可憐人的縮影,也是監獄裡弱肉強食的顯現。另一個可憐人,則是中後段出場的單純年輕人湯米,他因洩漏秘密,慘遭典獄長滅口,這也是社會殘酷面的寫照。
同樣是弱肉強食寫照的還有同性強暴犯──三姊妹。當年因為這詞,無聊的男校高中生總愛這樣開同志的玩笑,也讓我對這片有個性別不友善的初始印象(附帶一提,這部片沒有女性主要角色,放到現在大概是個會被抨擊的點)。如今重看,倒是因瑞德的一句話「同性戀也是人,但他們不配為人」而有所改觀。當年我有個模糊的記憶是安迪沒受到性侵,但現今重看,發現片中透過瑞德的旁白,已經暗示安迪就是個受害者,若不是後來他受到典獄長的器重(ㄌ一ˋㄩㄥˋ),讓他享有許多特權(例如不必勞動,不換寢室等),如此生不如死的日子,大概會伴隨他到老死。
然而電影並不打算就此耽溺於黑暗中,它有個明確的主題──希望與救贖。這顯現於安迪與瑞德的互動中,有影評人把他們比作基督教裡耶穌與信眾的關係。高中時我把注意力放在主角安迪身上,卻沒發現瑞德才是劇情的推動者。瑞德出場的篇幅其實多於安迪,口白也是瑞德的聲音。如同上帝是藉由凡人的描述才得以體現於世的,且安迪無過而代替他人受罪,也頗為類似耶穌的遭遇。瑞德後來假釋出獄,恓恓惶惶,茫然無所依時,是安迪的指引讓他得以避免複製老布的悲慘命運,邁向重生之路,這也頗似基督教裡「救贖」的概念。
另外這部片表面上充滿陽剛之氣,因為幾乎只有男性角色,又發生在監獄中,然而它卻深入觸及了男性之間的深刻情誼,這在現實世界中是比較稀有的,而且是很「陰柔」的。片中雖然不乏男人講幹話、吹牛之類的常見橋段,但瑞德與安迪之間是相知相惜,又非情愛關係的一種深度情感連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坐在石牆下的那一段對話,安迪懊悔自己害死深愛的妻子,瑞德努力陪伴安慰他;接著安迪向瑞德說,他已經贖罪完畢,要到太平洋海岸去過「沒有回憶」的人生,瑞德不敢置信,擔憂他要走上絕路。然後安迪給了瑞德救贖之鑰,埋下他們終於能夠走向新生的契機。
這部片雖說是新手編導,但敘述手法運用得很精熟,這應該是它歷久彌新的原因之一。例如製造懸疑的部分:安迪究竟是不是真兇?他後來跟同夥要繩子,到底要做什麼?第一次看的人,應該很難不捏把冷汗。又如平行的技巧:兩個先後入獄的人(安迪和湯米)都被堵了「進入鯊堡的人都是無罪的」這句話;老布和瑞德出獄以後遭遇相同的情境,也同樣刻下遺言,只是兩者的選擇不同,結局也就有了天壤之別。
談到這部片,必然會提到「體制化」這個詞,雖然講的是監獄裡的囚犯,但社會上的你我不也是如此呢?依靠體制而生,成為體制的奴隸。但諷刺的是,人又很難脫離體制而活,除非離群索居。而且不管任何型態的社會,都有它一定規模的體制,因此完全革除體制是幾乎不可能的。這部片給了我們一個突破的啟示,那就是內心的自由,心裡面的所思所感,只要有所堅持,那就有機會不被「體制化」,有可能找到自由自在的空間。
我好喜歡瑞德出獄之後,出發尋找安迪留給它物品的橋段,一路上的顛簸和辛勞,走呀走的,經過田園,經過原野,來到石牆邊的大橡樹下,挖掘出安迪贈送的物資和信件,「再堅持一下」。最後瑞德終於來到芝華塔尼歐,在燦爛的陽光、蔚藍的海洋之旁,他們相視而笑,自由的天堂,於焉誕生。
「有的鳥畢竟是關不住的,他們的羽翼太光輝了,當他們飛走,你會由衷慶賀他獲得自由。」這是瑞德在安迪離開之後的獨白。我希望我自己,還有世上許多深受體制所苦的人,得以有不同的選擇,展開耀眼的羽翼,飛向自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