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影視作品由於是為了要更能呈現出更大的戲劇效果,就算是真人真事,也會有不同程度上的「改編」。而當中,我認為只要劇情涉及到心理學、精神疾病等等,這些影視劇創造出來的「心理專家」「心理醫師」等等,實在都浮誇到過了頭。好像只要一二句話就能看穿別人心裡在想什麼,接著就是一大串的心理學專有名詞噴在你面前的騷操作,我真的每次看到這部分我都尷尬癌末期。尤其我從事過相關工作,自己也曾經臨床上進行過個人和團體的治療,更是覺得這種程度的改編,我想星際大戰可能還比較像是真人真事。
在台灣,有進行一對一諮商或治療的經驗並不是個很普及的現象,很多人可能有想過、有查過,後來可能因為種種原因取消。而「心靈捕手」當中的這部分的劇情,除了是整部電影的核心,也是我看過電影中,我認為最接近實際狀況的改編,十分推薦給大家。
故事開頭是在發生在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蘭伯教授是個菲爾茲數學獎得主,他給學生一道他認為很難的數學題目,希望他的優秀學生們能找到答案,但是沒有一個人會,但學校清潔工威爾在學生們都下課後的走廊上,輕鬆的就在黑板上解出了答案而卻不為人知。蘭伯教授知道有人解出了他的問題後,又發佈了一個更難的問題,想找出這個數學天才。
威爾超級聰明又很叛逆,整天和好朋友閒晃惹事。當蘭伯找到這個天才的時候,他因為襲警而被少年法庭判決送進少年看守所。蘭伯為了讓威爾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浪費他的數學天賦,找了很多心理學家為威爾做輔導,但是威爾非常抗拒。蘭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找上了他的大學同學和好友,心理學教授西恩求助,希望西恩能幫助威爾打開心房,讓威爾變成他所期待的那種數學頂尖人才。在西恩的努力下,他們從最初的對抗變成了探索內心的友誼,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西恩走出了失去妻子的痛苦,而威爾也因此漸漸敞開心胸,走出了孤獨的陰影,找到了自我,並追求真愛和擁抱自己的天賦。
在這部分,我會以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中的1.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和2.溝通姿態(Survival Stances)這二個方面做簡單分享,給大家不同的觀點。
就如同威爾一開始的心態,對著那些自稱輔導權威的人各種抗拒,人就像一座冰山,顯現出來的行為及語言,僅是更大一部分底層的集合。而這些底層組成是由我們認知這個世界,跟我們怎麼去理解這世界當中的基本元素:人、關係、事件所累積而成。
那句「It’s not your fault.」讓威爾大破房,我推測以下:他一直認為他小時候自己不受寵、被打,這個「事件」全都是因為他自己造成的,不因為父母經歷的事情、不因為其他他知道或不知道的原因,反正這都是因為他做錯了,所以父母不愛他、虐待他,沒有人會理解我,這是他最根本的認定事實,他的「冰山」也在這“事實”下凝結擴大,所以當西恩說「It’s not your fault.」時,他曾持續掙扎表達「Don’t fuck with me.」畢竟這是他一直以來最內心的創傷,被鑿開的冰山中最底層,那份對愛、被接納、歸屬感的渴求,被溶解現諸於眼前。
而家是由人組成,家也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在家庭中我們從父母親身上學會到做人處事,也就是「人」和「關係」的道理,也就是個社會化的第一階段,不確定威爾學到了什麼,但可以知道他自己對自己為「人」的認同可能是很渺小的,對於在感情「關係」中要誠實為「人」的脆弱,是完全無法接受,也不知道怎麼經營,也才會在當他女友嘗試的想關心他的時候直接暴怒。
生活中大家認識的人百百種,現在很流行MBTI,什麼E人I人之類的,不管你什麼人,通常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需要跟別人互動、合作等等的對吧?這就是「關係」。而每個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應對方式,而當環境發生變化時,你是以怎麼樣去應對?
薩提爾模式將人生活在大環境中為求生存下去,尤其是個人價值受到質疑和挑戰時,會常展現出的樣子稱為「生存姿態」,一共有四種「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
我簡單舉例
今天晚上朋友們約聚餐,結果是出於你個人原因大遲到,四種姿態回答如下:
討好:欸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我老闆我公司我剛剛怎樣怎樣,我的錯我的錯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抱歉,我等下多出一點錢,原諒我。(忽略自我,見上圖)
指責:一群八七為什麼要辦這種時間這種地點啊?啊你們怎麼還沒點菜?(忽略他人,見上圖)
超理智:這時間交通真的超塞,尤其交流道錯過那個90秒就是要等超久,剛我如果我趕上紅綠燈走什麼雞巴路,理論上我還早到你們十分鐘以上。(忽略他人和自己,見上圖)
打岔:呵呵呵呵呵呵呵剛剛外面酒促好正(忽略全部,見上圖)
米開朗基羅?你對他一定瞭如指掌。他的生平、作品、政治抱負,他與教宗的關係,甚至他的性取向,所有的事情你都知道。可是,我敢打賭,你不知道西斯廷教堂裡的味道是什麼樣的。你從未真正站在那裡,仰望那美麗的天花板。感受那一刻的震撼。
如果我問你關於女人的事,你可能會給我一份你個人最喜愛的書單。也許你上過幾次床,但你無法告訴我那種真正幸福地醒來,身邊有女人相伴的感覺。
你是個堅強的孩子。如果我問你關於戰爭,你可能會引述莎士比亞的話,“再來一次,親愛的朋友們。”但是你從未接近過戰爭,你從未抱著你最好的朋友,看著他在你懷裡喘息著,最後一刻看向你尋求幫助。
如果我問你關於愛,你可能會給我背誦一首十四行詩,但你從未真正看著一個女人,感到完全脆弱。你不曾認識過那種能用眼神就摧毀你的人。感覺上帝專門為你送來一位天使,能把你從地獄的深淵中拯救出來。而你也不知道成為她的天使是什麼感覺,擁有那份永恆的愛,無論經歷什麼,都不會改變。即使是癌症也無法動搖。你也不知道在醫院房間裡坐著睡了兩個月,緊握她的手的感受,因為醫生看得出,你根本不在乎“探視時間”這種規定。你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失去,因為那只有當你愛某樣東西超過愛自己時才會發生。我懷疑你是否曾經敢於如此深愛過任何人。
我認為威爾在擁抱自己前,完全是教科書等級的超理智溝通姿態,當受到任何人的挑戰和質疑時,總是將邏輯、數據置於一切之上,完全忽略自己和他人
,對於別人的問題,總是引經據典,避免進一步的責任
。別人說「我覺得今天好冷」,超理智的人會說「氣象也指出今天天氣會變冷,這也和這個地方一直一來的氣候符合,並不是意外的事」。
無論是何種溝通姿態,皆會有一個或者以上面向上的忽略
,這些姿態都是我們學習來,具有效率和效果的方式,卻都不是最健康的,是為了隱藏脆弱的自己。
薩提爾模式中指出,最健康的一種統整方式,是第五種,一致性
:也就是融合了對自我的深層觀察、對他人的理解與信任跟面對改變時的開放及彈性,我為了聚焦,就不在此作繼續延伸,有興趣大家可以自行再找相關書籍來看。
治療的過程是漫長和來回反覆的
,像威爾這樣的狀況,我覺得電影誇飾的部分是,放下與釋懷是短時間內可以達成的,接受自己過去不願接受的自己是簡單的,而且接受後性格就此就永久改變。我喜歡「心靈捕手」的部分是,用樸實的語句和溫暖的生命經驗,去堆疊「人」真實的樣子,我覺得信任是進行任合形式創傷經驗治療的基礎,我知道你是「人」,你也知道我也只是個「人」,而不是丟一堆專有名詞去證明我能解決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