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灶孔炰鱔魚-燒鰻
付費限定

灶孔炰鱔魚-燒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句台語歇後語,鱔與鰻常混用,故歇後語是「燒鰻」,就是「相瞞」的諧音!

黃鱔,俗稱鱔魚、田鱔或田鰻,亦名長魚、血魚、羅魚、無鱗公子等,為輻鰭魚綱合鰓目合鰓魚科的淡水底棲肉食性魚類,可養殖供食用,具有經濟價值。分布於亞洲中國東南半部、台灣、日本、緬甸及東南亞的低緯度或水溫較暖的淡水流域。繁殖期為5至8月。 (百科)


raw-image


今天要來講黃鱔的俗稱,「田鱔」!野生黃鱔都是長在水田間,田溝中,故有此稱呼!但台語的發音不是「ㄘㄢˊ ㄒㄧㄢ7 tshan5-sian7」,而是「ㄘㄢˊ ㄘㄨㄚ7」,ㄒㄧㄢ7 sian7 是文讀音,它的口語白音是「ㄘㄨㄚ7 tshuann7」,這裡有兩個很重要的文白語音轉換規則,聲母tsh- s- 兩者遞變,韻母 -ian, uann, 兩者遞變。分解開來是-ia 或-a 母音變 -ua, 尾音半鼻音n變鼻音nn。

台日典的紀錄:tshuann7 。䲂


䲂 suan7 -> tshuann7。 (動)海ê鰻類。 鰻哥~哥。 [鱸鰻(流氓)]黨ê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3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詩詞中的閩南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somnobite的沙龍
63會員
967內容數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閩客粵雖偏居海隅,但漢文化淵源流長,始於中原黃河流域,語音雖異,但文字千年傳承不變,想聽保有完整平上去入的詩詞吟唱嗎?想知道閩語漢字書寫嗎?不妨入內一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omnobit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閩粵語歌曲受到普羅大眾的喜愛,一個是語音豐富,抑揚頓挫分明,極具音樂性,其中粵語歌更是不分族群,皆能朗朗上口,乃因其歌詞用字多採書面字,於是人人看得懂,個個皆能融入語言所欲表達的情感世界!這首《一生所愛》,也是經典歌曲之一! 《一生所愛》作曲:盧冠廷, 作詞:唐書琛 從前現在過去再不來  cung4
多麼慷慨激昂,引人熱血沸騰的詩句啊!知道是誰寫的嗎? 汪兆銘!啥!誰?不認識,那汪精衛認識吧!精衛是他的號,古人一般不直乎其名,以表字或號稱之。精衛是一隻神話傳說的鳥,出自山海經,炎帝的小女兒女娃,一日在東海嬉遊,不幸為大海所吞,死後靈魄化身為鳥,「白喙赤足,首有花紋」,名叫精衛,常常到西山銜木石以
這一個詞彙,念中文,跟念台語兩種意思完全不同。 中文   茶壽,是108歲的一種說法。之所以是一百零八歲的雅稱,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 台
書八功德水庵(宋·王安石) 幽獨若可厭,真實爲可喜。 見山不礙目,聞水不逆耳。 翛然無所爲,自得而已矣。 梁武帝時,一位「胡僧」曇隱來到南京,在紫金山上雲遊時,忽聞金石絲竹之音,便沿著山崖,依音尋跡,見粒粒水珠順著石縫落在青石板上,發出「嘀咕、嘀咕」的聲音,發似輕攏慢捻的琵琶聲在幽
看新聞才知道今天是馬習會六周年,六年前寫的網誌,拿來曬曬! 2015/11/7 馬習會 這句很『江湖』的名句,在很『江湖』的時刻,就會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原始出處為魯迅於1932年寫給日本友人西村真琴的詩作,『三義塔』,時值中日戰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中國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殺戮與破壞,中日兩國仇恨是多麼
自古偉大的詩人,都是歷經艱難,困苦,戰亂,貶遷,不得志,才能淬鍊出名垂千古的詩句。杜甫自幼即展露頭角,鋒芒四射,二十歲開始科考,一直到四十歲,才經由獻賦,得到皇帝的特許考試,獲取功名,但也只是掛名集賢院,等候分發,四十一歲第一次分發河西縣尉,辭不任,再等四年後,四十五歲,才接受率府胄曹參軍,管理倉庫
閩粵語歌曲受到普羅大眾的喜愛,一個是語音豐富,抑揚頓挫分明,極具音樂性,其中粵語歌更是不分族群,皆能朗朗上口,乃因其歌詞用字多採書面字,於是人人看得懂,個個皆能融入語言所欲表達的情感世界!這首《一生所愛》,也是經典歌曲之一! 《一生所愛》作曲:盧冠廷, 作詞:唐書琛 從前現在過去再不來  cung4
多麼慷慨激昂,引人熱血沸騰的詩句啊!知道是誰寫的嗎? 汪兆銘!啥!誰?不認識,那汪精衛認識吧!精衛是他的號,古人一般不直乎其名,以表字或號稱之。精衛是一隻神話傳說的鳥,出自山海經,炎帝的小女兒女娃,一日在東海嬉遊,不幸為大海所吞,死後靈魄化身為鳥,「白喙赤足,首有花紋」,名叫精衛,常常到西山銜木石以
這一個詞彙,念中文,跟念台語兩種意思完全不同。 中文   茶壽,是108歲的一種說法。之所以是一百零八歲的雅稱,因「茶」字的草字頭即雙「十」,相加即「二十」,中間的「人」分開即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連在一起構成「八十八」,再加上字頭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 台
書八功德水庵(宋·王安石) 幽獨若可厭,真實爲可喜。 見山不礙目,聞水不逆耳。 翛然無所爲,自得而已矣。 梁武帝時,一位「胡僧」曇隱來到南京,在紫金山上雲遊時,忽聞金石絲竹之音,便沿著山崖,依音尋跡,見粒粒水珠順著石縫落在青石板上,發出「嘀咕、嘀咕」的聲音,發似輕攏慢捻的琵琶聲在幽
看新聞才知道今天是馬習會六周年,六年前寫的網誌,拿來曬曬! 2015/11/7 馬習會 這句很『江湖』的名句,在很『江湖』的時刻,就會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原始出處為魯迅於1932年寫給日本友人西村真琴的詩作,『三義塔』,時值中日戰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中國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殺戮與破壞,中日兩國仇恨是多麼
自古偉大的詩人,都是歷經艱難,困苦,戰亂,貶遷,不得志,才能淬鍊出名垂千古的詩句。杜甫自幼即展露頭角,鋒芒四射,二十歲開始科考,一直到四十歲,才經由獻賦,得到皇帝的特許考試,獲取功名,但也只是掛名集賢院,等候分發,四十一歲第一次分發河西縣尉,辭不任,再等四年後,四十五歲,才接受率府胄曹參軍,管理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