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海的盡頭就是彼岸
走入海裏
是否就能遇見你?
還是
又會擱淺在思念的荒漠裏。
花開花謝,戀如花期,終有凋萎,所謂長相廝守,不過黃粱一夢;面對生命的無情,再濃的愛,也都淡如晨曦,全部的溫暖與和煦,僅在一瞬。匆匆走遠的時間與死亡,輕而易舉,就撕心裂肺──此後,留下來的人,不只心被挖空,就連呼吸都會忘記,到頭來,龐大的思念,真如一座黑洞,深不見底,還會偷走所有的晴朗。
一對失去家人的男女,誓言成為彼此的家人,K與Cream就像對方的影子,踩著彼此的心願在前進,一心一念,說出口的謊言,卻都包裹著不能戳破的依戀。就此,即使走入彼此的日子,甚至心底,卻怎麼也走不出,有關於未來的黯淡,只好不斷打轉、迷航,像是傷心的小丑,學會偽裝,學會強顏歡笑。
一景又一幕,K與Cream的故事,讓人心疼又鼻酸,或許,枯朽的戀曲,終會把人困在悲傷的深井,無論蒸發了多少淚,都澆不熄,那極為滾燙的思念;把心埋入烏雲,就像走入雨裏,任由寂寞鞭抽──原來,思念如此擅長,用它的獠牙,刮花早已裂損的人心。
本文涉及劇情討論
敘事架構上,本作煽情至極、節奏分明,迅速遞進情節的發展,不斷在倒數每個離別的日子。許多時候,明知狗血、芭樂的安排,雖然不想認輸,依然會被打動,發愁的眼淚,若不夠爭氣,自然一顆顆墜落。也因此,即使寓意內涵稍弱,出色的演出,搭配流暢的剪輯,對於只想好好哭一場的觀眾來說,《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正是絕佳的催化劑,得以讓人放牧自己的情緒,特別我們又活在一個,需要掩藏情感的世代,往往都太過習慣堅強。
談回故事,死亡有多重,沒有人能想像,無論是要走的人,還是被拋下的人,但我們都明白且篤信,回不去的熟悉,可以壓垮人的情緒,甚至崩塌整座生命。然而,不管是K或Cream,想的都不是自己,宛如雙子星,互相牽引,繞著彼此旋轉不分離,卻也因此總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曖昧,再怎麼親密,都不會跨越,質變的關係界線;彷彿為了對方的幸福,一顰一笑,都能拋棄自己的情緒起伏。
車禍意外之後,深深的愧疚感,主宰K的相信,篤定自己並不值得擁有幸福。故此,就算Cream不斷靠近,每每來到關鍵的時刻,K都次次踩下煞車,而貼心的Cream,讀懂其中的成全與龜縮,就這麼一進一退,跟著完成這場戲。畢竟,她也害怕,要是打破檯面下的默契,檯面上的感情,就再也演不下去,甚者,K為了不讓自己傷心,必然會頭也不回,毅然決然,就此走入荒蕪,導致Cream因此失去,唯一的歸屬。
至此,兩人的感情會如此難解,全都因為K綁上了一個死結,長久以來,握有鑰匙的都不是Cream。所幸,邁入生命盡頭的K,因著母親的回頭,與Cream的不離不棄,終於敢再相信,自己不會被至愛拋棄,進而能放膽去任性;就算為時已晚,但殘留的破碎回憶,還有下輩子的約定,皆皆成為Cream的燦陽,就算要孤獨終生,內心的那一份悸動,鏤刻於心,幻化成勇氣,重新點燃死去的生命。
由此可知,為歌填詞這件事,不僅是約定,更還讓Cream重新回顧過去的種種,她這也才明白──離去不代表消失,僅是換了一種方式來存在,只要自己還記得,兩人的感情與幸福,都能延續下去,甚至隨著歌曲的傳唱,掀起一波波的感動與漣漪。
若說一份寂寞,搭配一片雲朵,總是活得烏雲密布的Cream,挺過失落,劫後餘生,找回的不只約定、承諾,還有對於生命的肯定,以及雨後天晴的燦爛;遙望著大海,就算喚不回擺渡人的婆娑,廣袤的天海一線,仍能盛裝汪洋一般的思念與眼淚。
於是,悲傷的故事,不一定就得畫上空蕩的句點,也能是滿盈人心的波光粼粼。
當然,影集版的故事,不只侷限於K與Cream,特別以「尋找著作版權」這條現代線來切口,讓觀眾更加容易進場,相比映襯之下,還能加強母女關係的渲染力,尤其是小童星白潤音,無論是孩子的頑皮、貼心與害怕,都有精準且成熟的演出表現。
再來,電影版本中,使人心疼的牙醫,來到影集,同樣有了較豐滿的鋪陳,角色動機相比合理許多,不會給人一種糟蹋感,能夠跟攝影師女友重修舊好,然後互相理解,努力跨過道德倫理的高牆,無疑是整部作品中,最令人欣慰的圓滿。
不過,現代線仍有可惜之處,扣除白潤音的精彩演出,或許是因為做為觀眾的窗口,敘事的施力點,總是差了一些,縱然演員都有相應劇情,給出相符的表現與幽默,仍無法改變,蜻蜓點水似的內容張力;若定位為配角的話,是有發揮其功能,但本劇明顯是群像劇,只可惜風采大多都被K與Cream搶去。當然,顧此失彼的現象,有時在所難免,至少在剪輯上,整部戲扣合緊密,適當營造出,令人忘神的觀影氛圍。
另外,歌曲部分,不管是主題曲、插入曲跟劇情發展,都能相得益彰,場景美術則是讓人驚艷,烘托出文藝感十足的日常浪漫,就算缺乏真實感,還是會不禁沈醉。
整體來說,新銳導演謝沛如,成功跳出電影版本的框架,有效減少相關類型作品的尷尬感,避免觀眾因為過於憋扭的臺詞、情節發展或是價值觀而出戲。換言之,這一次的改編,不會只是炒冷飯賺流量,也補足電影版的缺陷,即使新意有限,柔潤的操作與調度,都讓影集有其討喜,甚至更勝電影之處。
結語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並沒有盡善盡美,但它懂得調整結構,進而捕捉到現代觀眾喜愛的氛圍,煽情卻又不會太潑辣,做為娛樂性作品,確實達到放鬆的效果;其中,特別是王淨,靈動的眼神與哭喊,深邃動情,讓人大大期待,接下來的作品,無論是《瀑布》還是《月老》,會如何表現更多元的演繹面容。
全文圖片來源-Netflix
因應筆者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