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的問題,請不要再歸予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f you want to lose your faith, make friends with a priest.
天主教創立千年,一直有上千年跟政權周旋的歷史。撇開信仰層次,天主教由從前的政教合一到現代的政教分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存留下去,要生存就要有權力。從前政教合一的時候,教權就是政權,宗教要穩定,教宗就需要是皇帝,因此買賣教宗皇位在歷史上屢見不鮮。時代演變,教會現在採用政教分離,只是宗教皇權跟地方「政權」統治權分開,宗教從來沒有跟「政治」分開。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跟當時的教宗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朗條約」,意大利承認了梵蒂岡是一個主權國家,是一個獨立的城市國家。自此以後,天主教需要處理政治外交。國際關係錯綜複雜,爾虞我詐,相信不比政教合一的時候簡單。
對中梵建交樂觀的人通常會說天主是全知、全能、全善的,會帶領教會渡過一切難關,包括中梵建交,不然的話,天主教會怎樣能夠千年屹立不倒。這句說話的謬誤在於千年不倒的原因歸因於神明。天主是全知、全能、全善的,是天主教會的信理,涉及信仰層次,不在這裡討論。重點是千年不倒除了是因為神力,更牽涉不少人的因素,包括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簡單來說,一個地方宗教得以長久存在,其教義必須不能偏激,要跟當地社會的文化吻合。若要成為普世宗教,其教義更加要四方八面,平平穩穩,擁抱普世價值。一個宗教只要擁抱這些特質,於歷史巨輪上及早佔一席位,讓信眾心裡有憑藉,政權又可利用這宗教作為協助管治的工具,保持社會和諧,這宗教就很容易做到千年屹立不倒。
因此,基督宗教信徒經常將「XX能夠出現是神的旨意,神一定有祂的意思。」掛在口邊,其實是不負責任的說法,甚至是背離教義的做法。基督宗教是他力宗教,但當中強調他力之餘,亦不忽略自力。正正教會的掌舵人都是人,有人就有錯誤。歷史上出現不少魔鬼政權殘害人民的事情,一直倡議正義和平的宗教當局往往為了生存而不敢發一聲,成為了幫兇。相信不少當時的信徒亦將「XX能夠出現是神的旨意,神一定有祂的意思。」掛在口邊,沒有作出勸諫。
中梵關係問題複雜,梵蒂岡希望「正常地」牧養大陸的天主教徒,其唯一的籌碼是跟台灣交,來換取跟中國建交。梵蒂岡是西方社會唯一跟台灣有邦交的國家,不容易斷交。梵蒂岡於是放棄主教任命的決定權力,期望可以換取建交。我不刻意提及梵蒂岡受了大陸的巨額捐款等新聞,單看天主教會一直倡議以義務論作為倫理模式,處事卻恰恰相反,而功利主義為本,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已經令人咋舌。天主教徒呢?他們當然是繼續把「XX能夠出現是神的旨意,神一定有祂的意思。」掛在口邊,將歷史不斷重複。
是人的問題,請不要再歸予神!無怪乎George Gurdjieff說”If you want to lose your faith, make friends with a priest.”
我已將這句引言設計了一下,製作成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永久存放在區塊鏈裏,您可以在全球最大的NFT網站Opensea裏找到👉https://opensea.io/assets/matic/0x2953399124f0cbb46d2cbacd8a89cf0599974963/74244561265385560548005883535502276132434054888589550816365993758061265682433/
我在這個系列裏暫時總共制作了388個NFT,您可以按這裡了解不同的分類👉https://mystic-nft.blogspot.com/p/mystification.html
如果未能參與NFT,歡迎送我一杯🍮或一個🍎,所有收益會用在我的願景🧡https://ko-fi.com/lawan
avatar-img
3會員
79內容數
故仔嘅專題包括世界國地旅遊熱點同埋秘境,有小鎮同埋城市,重要係包括當中嘅小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aw 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Th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we draw the circle of our family too small.” 新聞報導指出,美國紐約的研究人員早前施行一項破天荒的腎臟移植試驗手術,他們將一頭基因改造豬的腎臟連接到一名腦死亡病人身上......
“I know, too, that our progr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body, which is the thing that matters least.” 新聞報道指出,英國北艾爾郡9間學校最近在飯堂使用人臉辨識系統,透過掃描學生的樣貌收費,聲稱
“To travel is to discover that everyone is wrong about other countries.”  這句引言是說旅遊令我們發現我們對其他地方原初的印象是錯的,意即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歷其境,驗證真偽。
“Where your fear is, there is your task.” Carl Jung 人生有很多想做的事還未去做,為何又要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更遑論是自己恐懼的事! 也不一定!你的人生裏總會有想做而又害怕去做的事,例如笨豬跳、用粗口鬧你老闆、於一千人面前演說、裸泳、跟你......
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 Arthur Koestler
愚蠢•瘋癲 “which is better - to be born stupid into an intelligent society or intelligent into an insane one?”- Aldous Huxley 題目好像是問你寧願「於從前的香港做一隻港豬......
“The problem with the world is that we draw the circle of our family too small.” 新聞報導指出,美國紐約的研究人員早前施行一項破天荒的腎臟移植試驗手術,他們將一頭基因改造豬的腎臟連接到一名腦死亡病人身上......
“I know, too, that our progr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body, which is the thing that matters least.” 新聞報道指出,英國北艾爾郡9間學校最近在飯堂使用人臉辨識系統,透過掃描學生的樣貌收費,聲稱
“To travel is to discover that everyone is wrong about other countries.”  這句引言是說旅遊令我們發現我們對其他地方原初的印象是錯的,意即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歷其境,驗證真偽。
“Where your fear is, there is your task.” Carl Jung 人生有很多想做的事還未去做,為何又要去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更遑論是自己恐懼的事! 也不一定!你的人生裏總會有想做而又害怕去做的事,例如笨豬跳、用粗口鬧你老闆、於一千人面前演說、裸泳、跟你......
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Nothing is more sad than the death of an illusion. ” Arthur Koestler
愚蠢•瘋癲 “which is better - to be born stupid into an intelligent society or intelligent into an insane one?”- Aldous Huxley 題目好像是問你寧願「於從前的香港做一隻港豬......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上帝的恩典不能交換 要知道,人類對於神明之間的各種交換行為,可以構成一串請購單,比方說念某種經108遍可以怎樣、循著哪條路邊走邊拜可以怎樣、捐多少錢可以點個燈然後換平安之類有的沒的鬼東西。 偏偏很多教會也跟著這樣講,畢竟這的確是「宗教斂財」的核心話術,要知道,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就是掀了贖罪券的底,
Thumbnail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我有位曾任全球最大基督教慈善基金會台灣區會長的教授老友, 前兩周, 我們討論宗教文化哲學議題, 他寫到: 歐美有個比例的所謂「天主教」和「基督教」徒,都是把週日的彌撒和主日聚會當成「社交場所」,「教會團體」和政黨與社會團體也相異不大。回首中古世紀歐洲天主教的歷史,也是讓人懷疑誰是「老大」?天父還是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宗教太有存在感,確實會浪費各種生命,即便是對於知道有神存在的超驗主義者來說,也是浪費。 因為神只經由給予帶來美好與豐碩,祂本身沒有創立宗教。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我們花點時間講宗教裁判所,這個異端審訊機關惡名昭彰,是由天主教道明會來主持。其實道明會本身是個理念不錯的修會(最早設立大學,而且設立超多大學的研究單位)> 天主教派系很多,各有不同理念與主張,其中道明會是個非常用心研究聖經的修會,也許太用心了。 這是個問題,因為修會是個避世的單位,換句話說,他們
Thumbnail
中世紀有個有趣的現象,職位越高的神職人員有著兩面特性,一種是神學根基深厚,基本上在辯論上打遍天下無敵手,又善於政治權謀,一路往上爬,最後封頂,開始推動各種改革。 可惜,這種教皇很少(但不是沒有),更多是財團好控制的傢伙(像文藝復興時期赫赫有名的麥帝奇家族),這種人往往膽小如鼠又很卑劣,偏偏自尊心又
Thumbnail
早期教會各有不同神學觀念,這一點現代也一樣,而你要能說服人家信你,以現在來說,其中一種方式就是用漂亮的教會、流行音樂、免費咖啡之類有的沒的。 你說講道理?不,坦白說就是算是初代教會也不是這樣,那是一些教父在意的,民眾有飯吃就好,現在的話大家都有飯吃,所以有些改走享樂主意罷了。 其實這也是羅馬政府
Thumbnail
上帝的恩典不能交換 要知道,人類對於神明之間的各種交換行為,可以構成一串請購單,比方說念某種經108遍可以怎樣、循著哪條路邊走邊拜可以怎樣、捐多少錢可以點個燈然後換平安之類有的沒的鬼東西。 偏偏很多教會也跟著這樣講,畢竟這的確是「宗教斂財」的核心話術,要知道,五百年前宗教改革就是掀了贖罪券的底,
Thumbnail
我在基督教中看到的是:有些教會謹慎地避開敏感議題,有些則公開支持特定政黨,有明確的政治立場...
我有位曾任全球最大基督教慈善基金會台灣區會長的教授老友, 前兩周, 我們討論宗教文化哲學議題, 他寫到: 歐美有個比例的所謂「天主教」和「基督教」徒,都是把週日的彌撒和主日聚會當成「社交場所」,「教會團體」和政黨與社會團體也相異不大。回首中古世紀歐洲天主教的歷史,也是讓人懷疑誰是「老大」?天父還是
Thumbnail
在過去的民俗學或社會學研究中都將宗教當作是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精神層次的表現,進而歸納出屬於那個民族的基本特質。台灣社會也如同世界上其他多數社會一樣,是一個宗教信仰豐盛的社會,同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也常為這些宗教信仰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