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0|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從想像、創作到出版(1)

身為每天都寫幾千字,已經持續快二十年的筆耕者,我想多少可以聊一下這件事情。 是這樣的,一直都看到有人在宣告他現在拼命在平台上創造內容,目標就是未來要出書。這當然是好事,何況「出書」一直高居國人「人生目標」排行榜前幾名,顯然想出書的人真的很多。 當然,出書可以有很多樣選擇,例如拿自己專業來出書就是最容易入門的方式,畢竟那是自己的專業,也是日常生活、職業,很容易累積經驗與範例,甚至連失敗都很值得紀錄,算是最容易達成的目標。 但還有其他困難一點的挑戰,比方說做主題探討之類,像是撰寫自己居住地的鄉土誌、介紹觀光景點、非廚師卻要寫一本食譜之類,可能需要花費很多額外時間去蒐集與彙整資訊。 不過以出版書籍最高「創作」指標來看,文學書是最硬核的的項目了。 有趣的一點在於,文學創作其實也是最「本能」的事情,只是從本能到出版,中間的路途遙遠啊!

人,就是會自動胡思亂想
其實每個人都有能力編故事,這幾乎是人類本能,畢竟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會想著「這裡應該如何」、「主角為何不這樣」、「導演這樣做不好」之類的,總之我們會去猜測走向,就像在下棋。 對,其實創作欲望是人類本能,只是很多人把他封印起來,以為自己沒有這種能力,這非常可惜,因為創造力基本上是人類心智活動中最接近上帝的部份,也是自由意志的根本,是最大的恩典。
但胡思亂想與結構性的創作不大一樣,得有行動才算數。 我最早的創作,是遠在幼稚園時期的事情,當年我還是藥罐子(我是七個月早產兒,從小就體弱多病),因為常吃藥,所以在看了卡通以後,跟我弟聯合創造一個膠囊戰士的故事,以各種藥丸當成角色造型,不過內容大多就是抄太空飛鼠就是了。
身為戒嚴時代長大的小孩,上小學以後就算認識字了,基本上沒多少機會真的「寫作」,因為那個年代基本上大家寫的都差不多,都是駢文,老實說跟垃圾沒什麼兩樣,只不過我很會寫垃圾文,還能被貼在公佈欄上而已。 那種扭曲的教育,很難讓人想像自己成為作家的樣貌,雖然我從小就是書蟲,但在我眼中,一切都只是「奇幻」故事,因為課本不是這樣的,而我的學校作業也不是這樣的。 但我真的很愛故事,愛到會自己創作故事,卻又深埋在腦海裡,快要鈣化了。 那時的我,完全沒想過可以把故事寫下來,這種選項從來都不存在。 索性我還有畫筆,身為畫家之子,在這部份多少有點優勢,所以這時我的創作,全都是累積在紙上。
不過這段時間的海量閱讀(對,我從小就是大書痴,尤其是科普書,還有黨外雜誌等禁書……),的確累積很多資本,至少我的閱讀興趣沒被國立殯儀館的爛教材搞壞。

胡思亂想,久了就會變故事
這個時期發生了兩件大事對我造成很大影響,一是我弟的同學,他居然在班上自己畫連載漫畫,還到處傳閱,內容大概融合北斗神學跟港漫,造成不小轟動,這讓非常擅長畫圖的我們兄弟當然也很想跟風,很快我們也開始自己的連載,我畫的叫做「龍劍」,只不過那時我已經國三,正在忙聯考,所以畫個幾回就沒了,而且故事內容現在看來當然是非常愚蠢,那是把北斗神拳、聖鬥士星矢跟霹靂貓混在一起攪的鬼東西,我現在是死也不會拿出來給大家看的。 雖然只畫幾回,但我做了滿多設定,還有故事大綱,算是從創作這條路上開始前進了。
接下來是高中時的暑假作業,居然入選幼獅少年被刊出來,我還因此拿到一百塊圖書禮券。 請記得當年一本單行本漫畫(當然都是盜版)只要35元,所以一百元算是很迷人的獎金了。 如果只是可樣大概還不足以激起我創作欲望,畢竟那個年代大家都是寫反共愛國文章。 不過當年我寫的是很單純暑假在家的場景,換句話說,我第一次感覺到日常描寫其實也是有人看的--並不是只有我自己喜歡。 畢竟男校又是自然祖,真的沒什麼文青風,大家會傳閱的東西都是少年快報跟A書而已……
是的,我的創作本能並沒有消失,不過外在力量還是有可能封印這種本能,因為接下來我就投入聯考了,這時當然沒時麼時間從事創作,又或者說,如果不好好唸書,以後你就會更沒時間創作,說起來這還滿現實的,但就是這麼一回事。
總之,我再次創作,是上大學以後的事情了,而這又是另一個階段,下次再說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