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Ask A Conservator Day」,一窺博物館修復師幕後工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AskAConservatorDay
#晚了幾天

11月4日是博物館一年一度的「Ask A Conservator Day」社群日

在這一天,許多博物館和美術館都會請自家的專業修復人員,親身在網路上回應觀眾們對於保存修復工作的任何問題~

有的館舍還會開直播或進行座談,直接讓民眾與修復人員面對面交流!

無非就是希望能透過這一天,讓大家對於博物館修復的幕後工作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小編幫大家整理了幾個比較有趣的回答和專業的修復圖像,一起來看看博物館幕後神秘又專業的修復工作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想看更多博物館修復幕後的工作?請點選連結至「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粉絲專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的沙龍
319會員
536內容數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7
博物館吧podacst EP13 《博物館吧聊天室》,這一集來聊聊荷蘭博物館人的職場分享以及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的最新特展..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6
位於埃及開羅的大埃及博物館(The Grand Egyptian Museum)終於要正式開幕了!你以為這間博物館早就在開放參觀,就算是開幕了嗎?才沒有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2025/04/20
來看看那些世界名畫上常見的藝術大師們:梵谷、莫內、畢卡索、達利、孟克、雷諾瓦....等,他們曾經用過的調色盤長什麼樣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Vivian早在一個月前,跟我說:七月29日展場的櫥櫃要開櫃,人需要鑽進櫥窗內清潔發霉的玻璃。 我看著高聳的人體「冷凍全身保存桶」,一大一小矗立在密封的展示櫃內,心裏想著該如何用工具擦拭,又該用什麼工具來處理較便捷? Vivian自顧自地碎念著:我的身材要鑽進去,似乎有點困難,就算進去了,拿工具
Thumbnail
Vivian早在一個月前,跟我說:七月29日展場的櫥櫃要開櫃,人需要鑽進櫥窗內清潔發霉的玻璃。 我看著高聳的人體「冷凍全身保存桶」,一大一小矗立在密封的展示櫃內,心裏想著該如何用工具擦拭,又該用什麼工具來處理較便捷? Vivian自顧自地碎念著:我的身材要鑽進去,似乎有點困難,就算進去了,拿工具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但故宮的未來,畢竟大部份還是操在一年都不去自己當平民百姓參觀一次的立委,以及寧可帶外賓釣蝦也不陪同參訪博物館美術館的「極峰」身上。故宮不能盡如人意,有一大半實是被這些有力人士有意指點或刻意漠視造成的。與其問道:故宮在乎未來嗎?看看這些我們選出來的人,我們是否更該捫心自問:我們在乎未來嗎?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大約半年前,我與某旅行社配合,成為他們「故宮小小導遊」活動的導覽員。簡單來說,就是帶領小朋友認識故宮的文物與故事。我也因此去做了故宮文物的功課,雖然為數不多,也稱不上是資深研究者,但至少在常設展以及裡頭知名的文物我都有所探究。 就我的觀察,我發現許多陶瓷器上有吸睛的動物元......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8)於故宮百年專題報告後,聚焦文物管理,以「天災因應」、「管理系統」與「文物修復人力」三面項,敦促故宮實踐文化保存、社會教育功能。另針對昨日「故宮員工在翠玉白菜旁簽文件」新聞事件,郭昱晴更在質詢台上搬出個人袖珍藝術作品表示,自己珍藏的作品平時搬運都不願意假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8)於故宮百年專題報告後,聚焦文物管理,以「天災因應」、「管理系統」與「文物修復人力」三面項,敦促故宮實踐文化保存、社會教育功能。另針對昨日「故宮員工在翠玉白菜旁簽文件」新聞事件,郭昱晴更在質詢台上搬出個人袖珍藝術作品表示,自己珍藏的作品平時搬運都不願意假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想到博物館,你會想到什麼? 有可能是那顆有名的白菜(翠玉白菜)、一塊肉(肉形石)、一幅畫? 這都是典藏和展示的部分。 你是否曾注意到博物館裡的「人」? 
Thumbnail
聆聽國美館關於畫作修復專題的系列講座:「揭秘畫作的前世今生」,由郭江宋修復師主講。修復師將受損的畫作修復與維護,讓寶貴的文化資產隨著時間延續下去。本次療癒藝廊與您分享,修復師與畫作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聆聽國美館關於畫作修復專題的系列講座:「揭秘畫作的前世今生」,由郭江宋修復師主講。修復師將受損的畫作修復與維護,讓寶貴的文化資產隨著時間延續下去。本次療癒藝廊與您分享,修復師與畫作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1.課程一開始,劉益昌老師說明文資相關法規中有關工程遺址發現與處理的內容寫在《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第3條:「前條第一款修復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五、必要之考古調查及發掘研究。」及第8條:「修復或再利用之執行主持人依第三條第一項第四款之建議及第四條第一款之調查分析,認有進行解體調查之必
Thumbnail
1.課程一開始,劉益昌老師說明文資相關法規中有關工程遺址發現與處理的內容寫在《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第3條:「前條第一款修復計畫,應包括下列事項:...五、必要之考古調查及發掘研究。」及第8條:「修復或再利用之執行主持人依第三條第一項第四款之建議及第四條第一款之調查分析,認有進行解體調查之必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一開始抱持著美好的想像進來,想像每個人就像醫務人員一樣,環境是那種特別乾淨整潔的,然後設備很齊全,進來以後會認為,在這樣一個環境修文物,文物能修好嗎?」─木器修復師 屈峰 北京故宮現藏180多萬件文物,每年在70多個展廳展出1萬多件的文物。修復以展覽的急迫性為先後考量,琳瑯滿目的文物
Thumbnail
在澎湖的冬日遇見修復天后宮的剪黏小師傅。以保護文化資產為前提,古蹟歷史建築的修復市場是經過公部門結合學者專家縝密的規劃,提供文化資產修復人才多面向的保障。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Thumbnail
在澎湖的冬日遇見修復天后宮的剪黏小師傅。以保護文化資產為前提,古蹟歷史建築的修復市場是經過公部門結合學者專家縝密的規劃,提供文化資產修復人才多面向的保障。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Thumbnail
遺體修復師旨在恢復死者的外貌,為家屬提供最後的安慰。過程包括修復、縫合、填充、美容等相關程序,確保遺體在葬禮或火化過程中呈現最佳狀態。有些案例包括普悠瑪列車事故和遺體破碎的案例,各團隊和公司投入協助修復遺體,希望讓罹難者和家屬能有個完整的告別。
Thumbnail
遺體修復師旨在恢復死者的外貌,為家屬提供最後的安慰。過程包括修復、縫合、填充、美容等相關程序,確保遺體在葬禮或火化過程中呈現最佳狀態。有些案例包括普悠瑪列車事故和遺體破碎的案例,各團隊和公司投入協助修復遺體,希望讓罹難者和家屬能有個完整的告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