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語言學習】這才知道,我們早已是雙語使用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參加一個聚會時,大家聊到語言不禁話匣子大開,懂點德文的朋友開始跟同桌德國人討論「語法性別」的概念,後來因為德國人自己也解釋不來為何在德文中「桌子」屬於陽性(der),另一位女性意識強烈的友人還作勢憤慨說到:「不管,我家的桌子通通都得屬於陰性(die)。」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實我並不完全理解所有對話內容,有時也還是不知道大家在笑什麼?但是比起第一年參加聚會時的如坐針氈,現在倒是比較可以泰然自若的赴約。聽不懂就聳肩、皺眉或搖頭,自然會有人解釋;不知道大家笑什麼,那就多喝幾口蘇打水、多吃幾塊蛋糕,或是禮貌性微笑就好。

不諱言,美國以英語為主的文化語境,確實讓人在面對語言障礙(language barrier)時充滿挫敗感。然而當相處的人越多,就越能意識到一個明顯事實——早在學習英語之前,我們可能已經是一位雙語使用者!很多當地友人因為只說英文,在知道除了華語之外,大部分台灣人可能還說台語或客語時,都相當驚訝。而我也在他們一次次的反饋中深化自我認同,面對語言壁壘時亦多了點自信。

Photo by Sydney Rae on Unsplash

Photo by Sydney Rae on Unsplash

M大學主修中文,不過她其實在高中就選修中文作為第二外語(美國僅少數高中有提供中文課程,大部分學校僅提供西班牙文和法文課程)。但當我說:「嘿,那我們來練習吧!」她卻摀著臉猛搖頭說:「噢不~我很久沒說了,都忘了差不多了,我們說英文吧!」我笑了笑,看到剛踏上這塊土地的自己,那個希望別人千萬別來攀談,緊張到腋下冒汗的自己。

D是一位電腦設備操作的講師,在某次對話中,他說:「每次遇到你們這種國外來的雙語使用者,或多語使用者,我就會覺得自己很像白癡!」聽完不禁訝異,因為自己才是能力需要加強的那個人。但他的自白確實使我重新看待自己所具備的,而非專注於所缺乏的。

Learning never exhausts the mind.--Leonardo da Vinci

其實,學習任何語言都是一樣的,再怎麼努力也很難在短時間達到母語者的程度,因為精通一門語言不僅需要經驗的累積還需要長時間的習慣養成。好比說當地人在對話中常使用的俚語,有時根本毫無邏輯和文法可言,更不用說不同地區還有腔調、發音與用字習慣的差異!

我花了很多時間才認知到,語言學習除了目標導向(上多少課、背多少單字、考多少分⋯⋯),心態的調整其實更為重要。當學習不再只是為了生存,活著反而是為了學習時,整件事便開始趣味盎然了起來。而我也終於能體會何謂「學習永遠也不會使心靈枯竭」的含義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伊太太的沙龍
64會員
141內容數
美國生活去,任何「第一次」都是印記,都很珍貴。 那些忐忑的、興奮的、不安的、新鮮的、大開眼界的, 還是需要留下那麼一筆紀錄的,是吧!
謝伊太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01
VoiceTube Hero 是英文學習平臺 VoiceTube 主打客製化 AI 智能學習系統的品牌,提供依據 CEFR 分級的課程,涵蓋聽說讀寫及文法判讀,另提供真人家教課程。本文分享個人使用心得,包括課程流程、收費方案(2022-2025 年價格變化)、優缺點,以及整體學習體驗,並提供優惠碼。
Thumbnail
2022/09/01
VoiceTube Hero 是英文學習平臺 VoiceTube 主打客製化 AI 智能學習系統的品牌,提供依據 CEFR 分級的課程,涵蓋聽說讀寫及文法判讀,另提供真人家教課程。本文分享個人使用心得,包括課程流程、收費方案(2022-2025 年價格變化)、優缺點,以及整體學習體驗,並提供優惠碼。
Thumbnail
2022/07/17
以上推薦的自學工具,都可以依自己的時間分配,主要是每天都要接觸、花費十分鐘以上持續練習,累積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效果。時間久了,自信也會逐步建立起來!別忘了,語言學習就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已經在路上,不到終點不見不散。
Thumbnail
2022/07/17
以上推薦的自學工具,都可以依自己的時間分配,主要是每天都要接觸、花費十分鐘以上持續練習,累積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效果。時間久了,自信也會逐步建立起來!別忘了,語言學習就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已經在路上,不到終點不見不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一直非常認同這句話,不過我似乎是個不太有文化的人,英文能力的巔峰就停在18歲了(笑),社會科也一直是投入時間最多但分數最低的科目,在成年以前,我就天真單純的以為人類只是個稍微複雜一點的生物罷了。 但在30歲後,開拓了一些新的世界,因為疫情還有區域的緊張情勢,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Thumbnail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 一直非常認同這句話,不過我似乎是個不太有文化的人,英文能力的巔峰就停在18歲了(笑),社會科也一直是投入時間最多但分數最低的科目,在成年以前,我就天真單純的以為人類只是個稍微複雜一點的生物罷了。 但在30歲後,開拓了一些新的世界,因為疫情還有區域的緊張情勢,讓我重新思考人生,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當學習不再只是為了生存,活著反而是為了學習時,整件事便開始趣味盎然了起來,而我也似乎漸漸能體會「學習永遠也不會使心靈枯竭」的含義了!
Thumbnail
當學習不再只是為了生存,活著反而是為了學習時,整件事便開始趣味盎然了起來,而我也似乎漸漸能體會「學習永遠也不會使心靈枯竭」的含義了!
Thumbnail
多語             有朋友想一輩子就只學英文,覺得其他的語文用不到,這個想法我當初有想過,後來也改觀。我們怎麼知道不會在路上遇到外國人跟你問馬路。而且不是所有外國人都會說英文,可能會覺得所有的人都會說英文。有人還會覺得科技發達用翻譯機就好。   如果你想說那我就學一個語文就好了,那也可以
Thumbnail
多語             有朋友想一輩子就只學英文,覺得其他的語文用不到,這個想法我當初有想過,後來也改觀。我們怎麼知道不會在路上遇到外國人跟你問馬路。而且不是所有外國人都會說英文,可能會覺得所有的人都會說英文。有人還會覺得科技發達用翻譯機就好。   如果你想說那我就學一個語文就好了,那也可以
Thumbnail
好多畫面如同不小心打開了記憶裡的潘朵拉盒,全部都一一湧現了。 昨晚睡前聊起了我們求學時期的英文口說經驗,有些好笑的,甚至現在講起來都覺得有點汗顏的,無論是什麼樣的過往都成了在英文這語言上我們曾寫下的故事。 我很喜歡聽流利的英文,因為覺得那個語調很美,聽得讓人很享受。只可惜以前求學時期學的英文,
Thumbnail
好多畫面如同不小心打開了記憶裡的潘朵拉盒,全部都一一湧現了。 昨晚睡前聊起了我們求學時期的英文口說經驗,有些好笑的,甚至現在講起來都覺得有點汗顏的,無論是什麼樣的過往都成了在英文這語言上我們曾寫下的故事。 我很喜歡聽流利的英文,因為覺得那個語調很美,聽得讓人很享受。只可惜以前求學時期學的英文,
Thumbnail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除了母語以外,學習的第二外語幾乎都是英文,從小到大學習英文,一直到自己醒悟「會英文」很吃香時,也是好幾年過去了,才發現「懂」英文比「用」英文還厲害。漸漸的,在我們的心中都有一種學習語言沒有個兩三年起跳,怎麼學得好。然後看到某些人用一年多的時間學習,英文就可以講得很好,馬上就自嘆..
Thumbnail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除了母語以外,學習的第二外語幾乎都是英文,從小到大學習英文,一直到自己醒悟「會英文」很吃香時,也是好幾年過去了,才發現「懂」英文比「用」英文還厲害。漸漸的,在我們的心中都有一種學習語言沒有個兩三年起跳,怎麼學得好。然後看到某些人用一年多的時間學習,英文就可以講得很好,馬上就自嘆..
Thumbnail
但生活不是,生活是與他人有了連結,藉此學習外語字彙的「厚度」,當你與他人有了互動, 多次後,字彙才會有了生命,使用這個語言時才會提高準度。 沒有生活支撐的語言,不過是當年拿過高分的成績單,而現在只會「I am fine, thank you.」而已。
Thumbnail
但生活不是,生活是與他人有了連結,藉此學習外語字彙的「厚度」,當你與他人有了互動, 多次後,字彙才會有了生命,使用這個語言時才會提高準度。 沒有生活支撐的語言,不過是當年拿過高分的成績單,而現在只會「I am fine, thank you.」而已。
Thumbnail
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Thumbnail
青茶在往後的學習過程中,漸漸意會到「天分」說是個假議題,太多的例證與反證可以讓此說變得支離破碎。天分,這兩個字在你成功學習一門語言的因素裡面,佔的比例其實不高。母語就是最好的證明,又有什麼能夠解釋每個人都可以學會自己的母語? 說到底 「學習語言靠的是本能,而不是天分。」
Thumbnail
人類天生有學會語言的本能,所以我們從小就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了母語,可是為什麼當我們要學另一種外語時,卻是如此的困難呢?
Thumbnail
人類天生有學會語言的本能,所以我們從小就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學會了母語,可是為什麼當我們要學另一種外語時,卻是如此的困難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