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扯來的雙語教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有些念頭會在很奇特的場景下產生,周日去上一天的密集班繪畫課,老師先示範完了,接下去學生練習,大家就邊畫邊聊,一個年輕的母親提起她正選擇給她3歲的小孩是念公托,還是私人辦的雙語幼稚園,幾個婆婆媽媽就談起她們帶孫子的經驗,都說英語重要,一定要從小就學起。一旁一個閒閒的怪大叔(就是我,稱別人婆婆媽媽,其實年紀差不多)突然切入一句話,其實學英語也不是那麼重要了,立刻大家頭轉向我,我只好道出自己的經驗。

從小學英語,水準平平,大學讀中文系,雖然我在外文系修了不少課,但直到畢業退伍後,因為一度曾想出國留學,第一次補習了英文,考了托福,但最終是留在國內報社就業,英文能力始終留在我覺得「夠用」就好。我的工作也用不上英文,但年輕時為了賺錢,還是翻譯了幾本英文書賺外快,那一類的呢?電腦教學,不是很難的英文。報社內有國際新聞組,編譯不是外文系畢業的,就是曾出國留學過。據我所知,那時(約30年前),他們一天工作6小時,基本上四篇外電,平均1.5小時翻一篇800到1000字的稿子,但沒有那麼準的,新聞工作是隨時變動的,總有臨時發生的新聞要上報,常常會被要求15分鐘,就要擠一篇出來。

後來我轉去做即時新聞,傳統的做法就不復見,各大媒體在比快,國外重大新聞一發生,我自己就要動手搶先讓新聞上網。幸好這時網頁已有輔助翻譯的功能了,當然軟體翻譯出來的東西是不能直接用的,我必須要重新「潤色」,讓語法通順,語義清楚,這時你需要的反而不是你的英文要如何好,而是中文要好,另外就是你的新聞感要夠,外電關心的東西,未必是台灣人所要的,一般都要刪、修、調整原始的內容,才能發出,這是要足夠的新聞資歷積累,所以那時有時我五分鐘就能翻出一條500字新聞,借軟體之功,我連日、韓、歐語國家、甚至阿拉伯文發出的稿子我都能寫。幾年下來,我驚異發現這些軟體翻譯的功能越來越好,我需要潤色的地方也越來越少。

它在演化中。

到今天就是令人毛骨聳然ChatGPT。

其實在兩、三年前就有個同事跟我聊說,他孀居多年的母親,利用臉書或iMessage,交了不少國外的朋友。「你母親不是只有小學畢業,英文根本沒學過嗎?」,他笑一笑,拿出一個像四吋手機東西說:「用這個,兒子的孝心,幾千塊而已。」他示範給我看這個東西。它有螢幕也有鏡頭,點螢幕一個選項,他拿這個掃了一段英文網頁,螢幕就顯示出中文的翻譯;換個選項,我戴上藍牙耳機,對它說了一段英文,但我耳機中不久之後就傳來是國語,對它說中文,耳機傳來就是英文,雖然語法上有點怪怪的,但聽懂絕對沒問題。

同步翻譯啊,我見識到了,雖然之前我就聽說有個東西,但真正見到還是嚇了一跳,在未來幾年,想必會更進步,也可能做得更小,或整合到手機裡,其實現在就有相關的APP可用。

我說完了,大家沒什麼反應,又繼續低頭畫畫,聊其它話題。我的心卻飛向了2030的台灣開始的大學雙語教學。現在搞得大家人心惶惶,老師要能用英文教,學生要聽得懂,現在台灣的大學聘教師都要能雙語教學,連中文系也不例外。我想到何必老師要懂英文才能教,它用這種同步翻譯機用中文教(如果再加上ChatGPT更是如虎添翼),台下的學生就戴著藍牙耳機聽,原文書就這種機器掃一掃,也變中文了。這種雙語教學有何意義。

其實雙語只是外在的,以前就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來(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這一張就是那天上課的成果,生平第一張粉彩畫。

這一張就是那天上課的成果,生平第一張粉彩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趙喆的沙龍
5會員
25內容數
我當了30年的小編,我從平面媒體時代,到網路媒體時代,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待在新聞編輯室,這個自我的感悟其實得來得很晚,我在2010年看到HBO的Newsroom這齣美劇我才知道我自己其實就是在一間Newsroom裡,雖然我不是做電現在我離開了這個行業,有一些回憶,有一些感想、心得與遺撼,我想紀錄一些浮光片影、雪泥鴻爪。
趙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14
文言文是什麼?是打破時間演進與地域隔閡的文字書面文字。
Thumbnail
2023/12/14
文言文是什麼?是打破時間演進與地域隔閡的文字書面文字。
Thumbnail
2021/12/26
我媽就是個職業婦女,而且是工時很長旅館業,我媽是有一手好廚藝,但她極少好好地煮一頓飯,她工作也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半小時之內隨隨弄點吃的混一餐(我成長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食極少),這樣造成一個結果,我家四家小孩都得自力更生,每人都會自己煮菜。
Thumbnail
2021/12/26
我媽就是個職業婦女,而且是工時很長旅館業,我媽是有一手好廚藝,但她極少好好地煮一頓飯,她工作也累了,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半小時之內隨隨弄點吃的混一餐(我成長的民國五、六十年代外食極少),這樣造成一個結果,我家四家小孩都得自力更生,每人都會自己煮菜。
Thumbnail
2021/12/21
是個夢的呼喚:「No return No return……」
Thumbnail
2021/12/21
是個夢的呼喚:「No return No return……」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中文太老,英文太嫩,各有利弊, 我充當月老,來點基本優生學。
Thumbnail
中文太老,英文太嫩,各有利弊, 我充當月老,來點基本優生學。
Thumbnail
人類學母語,五歲就有語感; 人類學外語,至死都沒有語感。
Thumbnail
人類學母語,五歲就有語感; 人類學外語,至死都沒有語感。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聽過英文好的人說,學好一種語文最高境界是他能夠用那種語文(或其它非母語的語言)來思考事情。只是到那階段,這人可能就跟他的原生文化斷層了。那他,很可能就是個無根之人了。
Thumbnail
自從教育部推雙語政策後,將我國教育帶入另一個教育黑暗期。扭曲的雙語政策讓孩子的教育徹底失去方向。
Thumbnail
自從教育部推雙語政策後,將我國教育帶入另一個教育黑暗期。扭曲的雙語政策讓孩子的教育徹底失去方向。
Thumbnail
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林子斌.親子天下.2022/11(七刷). 推薦給: ❦想知道​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理念的人 ❦想再多聽一些意見,建構自己的雙語教育理念態度的人。 台灣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對「雙語教育」來高談闊論一番,也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見「雙語」是一個童叟能解的議題?!
Thumbnail
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林子斌.親子天下.2022/11(七刷). 推薦給: ❦想知道​林子斌教授的雙語教育理念的人 ❦想再多聽一些意見,建構自己的雙語教育理念態度的人。 台灣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對「雙語教育」來高談闊論一番,也都可以講得頭頭是道,可見「雙語」是一個童叟能解的議題?!
Thumbnail
我的英文與日文教學涉及電影、遊戲、音樂、播客、新聞、連續劇、職場商業、個人經驗,擷取有趣實用的外文詳盡介紹,帶你遨遊教科書外的外語大千世界。有別以往只有同時教雙語的單一教室,這次分設出獨立的英文和日文教室讓大家更方便選讀,再成立免費文章區提供全文免費試閱。加入沙龍,一起自學外語吧!
Thumbnail
我的英文與日文教學涉及電影、遊戲、音樂、播客、新聞、連續劇、職場商業、個人經驗,擷取有趣實用的外文詳盡介紹,帶你遨遊教科書外的外語大千世界。有別以往只有同時教雙語的單一教室,這次分設出獨立的英文和日文教室讓大家更方便選讀,再成立免費文章區提供全文免費試閱。加入沙龍,一起自學外語吧!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雙語政策的議題,和曾經有2歲的台灣學生上課,外加無數工作職場的「大」學生們問⋯⋯
Thumbnail
有沒有可能在公校體制內,自然而然學雙語? 有沒有可能在沒有計畫支援、教案審查、教授訪視、觀課議課....,自然而然學雙語? 這天,和教室內孩子聊雙語的當下,我突然產生這樣的想法。
Thumbnail
有沒有可能在公校體制內,自然而然學雙語? 有沒有可能在沒有計畫支援、教案審查、教授訪視、觀課議課....,自然而然學雙語? 這天,和教室內孩子聊雙語的當下,我突然產生這樣的想法。
Thumbnail
當學習不再只是為了生存,活著反而是為了學習時,整件事便開始趣味盎然了起來,而我也似乎漸漸能體會「學習永遠也不會使心靈枯竭」的含義了!
Thumbnail
當學習不再只是為了生存,活著反而是為了學習時,整件事便開始趣味盎然了起來,而我也似乎漸漸能體會「學習永遠也不會使心靈枯竭」的含義了!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Thumbnail
最近二年級的大寶算是英文學習上遇到瓶頸,媽媽發現他可能連很基本的 “how old are you”都聽不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網路上也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講看很多書卻沒感覺有多大用處,是一種 “低等勤奮陷阱[1]”。另一篇文章,則是從申請入學資料消失一事看待寒門子弟要在看似公平的標準中脫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