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一說到書,總是跟沒有聲音的、寂靜的、閒適的閱讀聯繫著,也就是科技發展的現在,才有了有聲讀物和有聲書。過去有唸書與讀書之分,但於我而言,書籍總是無聲卻有力的語言。於是,「分析」聲音的書總是有點格格不入的感覺,畢竟,書裡聽不到聲音,只能想像。(當然,《字縛》雜誌創刊號首獎
作品《鳥之羽》整篇文章充滿了鳥兒振翅等聲音,倒真是將表意的漢字運用到了極致。)也因此,不可忽略的是,想像中的聲音在我們的腦海中一直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視覺上對字的感覺和理解直接讓我們腦海中產生相應的聲音,可能這是漢字的獨特之處吧。
我是視覺的人,很難集中精力聽有聲書。雖然對語言學有過一些學習的經歷,但是,在語言中,我更關注的是無聲的、視覺性的、行為性的語言。語言在交流時成為了最重要的表達工具之一,不過,語言的形成和運用也讓語言本身具有了人類社會與文明必有的烙印。運用語言,我們可以撒謊、欺騙、利誘、威脅⋯⋯語言的存在令行為模式更加有欺騙性、模糊性,然而,語言中存在的一小部分詞彙卻恰好躲開了這一「危險」的特性—那就是擬聲詞。
這本書的名字叫《50個聲音》,是一本挺奇特的非虛構回憶錄,講述一個英國語言學家在日本教英語並逐漸學習日語的故事。回憶中,作者紀錄了自己的情愛、思考、感觸和反思。串起來這些回憶的是日語中很有趣的五十個擬聲詞。這些擬聲詞並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想像的「擬聲詞」,比如說,小鴨子嘎嘎叫,或者小青蛙呱呱叫,在這裡的「嘎嘎和呱呱」也是擬聲,但是,作者寫出來的這些日語中的「擬聲」卻涵蓋了很廣又很抽象的概念,每一個聲音,都是一個故事。
這本書我故意拿到公園裡去讀,為的是聽聽湖邊那些禽鳥的聲音。其實作者列出這些「擬聲詞」後,加入了很有趣的不同角度的理解,用她的感受將聲音與故事提煉出來。
這些聲音中也有我的故事—
一、boro-boro: the important sound of things falling apart
雖然不懂日語,但是這聲音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想像。作者形容boro-boro是一種shabby的感覺,不過,用在情感層面則有種內心中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或人如大厦倾颓的瞬间破败感。這樣的聲音與我的名字相連。不知道別人是不是這樣,我從來在外面聽到自己名字被母親叫喚總是一種毛骨悚然的顫慄,因為那聲音與撕心裂肺相連。我一直相信,我可以聽得出其中的奇怪之處,卻真無法用語言描述。那喚我的聲音中深藏著只有我才能聽到的恐懼和懼怕,每一個音節都像碎成渣子的玻璃碴子,劃著我的心。我會不顧一切地防止這個聲音的出現,在所不惜。現在,這聲音遠離了我,卻縈繞在腦海⋯⋯ 看到作者對boro-boro的形容,就又聽到這呼喊,一切都碎了一地。
二、 kira-kira: the sound of a #magiclife, or embracing your shining future
kira-kira的聲音是老公哄寶寶時的白噪音,#magiclife,充滿了閃著光的未來的憧憬❤️
三、קומקום
這個詞不屬於本書,是希伯來語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擬聲名詞—kumkum。它是開水壺的意思,但卻取了開水壺當水開時發出的聲音來作這個名詞。我愛這個詞,真希望有更多這樣的擬聲詞,至少我願知道更多。因為很多詞、句組成語言後就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意思和闡釋,可以心口不一,也可以口是心非,但這樣的擬聲詞不一樣,它們無法撒謊、迷惑人。其實,有人會說很多名詞不也是這樣嗎?於我而言卻不一樣。如「蘋果」、「桌椅」這樣的名詞是不具有迷惑性,但有著語言的邏輯在其中,表意或表音的邏輯。一個孩子,如果不知道蘋果是什麼,妳說「蘋果」給她聽,一樣不懂;但是如果在廚房聽到開水壺的聲音同時又聽到「kumkum」這個詞,聯繫是很容易建立起來的,語言的社會約定俗成性在此時變得淡化,有的只是聲音和發出聲音的事物之間的聯繫。至少我的學生就很喜歡這個「聲音」詞所表達的意思。
坐在湖邊的時候,我想著,千百年前的人類就這樣坐在天地間,聽著候鳥的來去、湖水的漲落;看著落霞、雲湧⋯⋯有時候,自然中聲音的純粹是無需語言摻雜的。
好想在漢語中也列出這麼些有趣的聲音,卻總是被字形與視覺表意吸引,只有閉上眼睛,聽——「大音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