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運河簡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搬運三個月前的舊文:
尼加拉瓜運河的構想其實四百年前就有人提出過了,西班牙人在16世紀時就做過開鑿運河的調查,選定墨西哥的特萬特佩克地峽、尼加拉瓜湖和巴拿馬地峽三個位置做為可能的跨洋運河位置。然而西班牙政府缺乏資金,最早的運河計畫完全處於紙上談兵,從來沒有實際動作。
特萬特佩克地峽(Isthmus of Tehuantepec)
特萬特佩克地峽寬約200公里,中間正好是山脈的缺口,最高點約220公尺,沿途全是沼澤和叢林,在這種鬼地方開運河根本是天方夜譚,墨西哥政府很早就放棄了運河構想,用鐵路和擴建兩端的港口取而代之;但19世紀的墨西哥政府同樣資金短缺,只好找上美國幫忙。
美國政府對投資態度保留,但民間對此頗感興趣,有位名叫艾茲(James Eads)的工程師提出了一項極為大膽的計畫:用鐵路運送輪船穿越地峽。
艾茲的鐵路船運構想圖。
然而艾茲的計畫實在太誇張了,墨西哥政府敬謝不敏,他們最終還是決定自己來,花了大約50年逐步修好鐵路和港口設施,1907年通車後運作至今。
1825年,剛獨立的中美洲聯邦重啟殖民時代的尼加拉瓜運河計畫,從東岸的埃斯孔迪多河或聖胡安河溯河而上,進入尼加拉瓜湖,再從湖濱小鎮里瓦斯開挖一道運河進入太平洋,里瓦斯地峽的寬度不到20公里,乍聽之下頗具可行性。
尼加拉瓜運河計畫示意圖,藍色是既有的河流,紅色是實際需要開鑿的部分。
當然,當獨立的中美洲聯邦同樣沒錢,大金主美國認為此地政治局勢不穩,還得考慮英國在宏都拉斯海岸(包含貝里斯)的殖民地利益,因此官方態度相當消極。不過當時美國正在向西開拓,急需一條迅速溝通美國東西岸的路線,尼加拉瓜運河在美國商界依然受到矚目。
1849年,尼加拉瓜政府和美國鉅富范德比爾特簽約,讓范德比爾特的「聯合運輸公司」(Accessory Transit Company)主持這條路線的營運。船隻將可以從聖胡安河河口的聖胡安鎮上溯,進入尼加拉瓜湖,在里瓦斯登陸後轉乘馬車或火車,搭船直抵美國西岸,這也是當時來往美國東西兩岸最快的路線,許多前往加州的淘金客都從尼加拉瓜穿越。
但隨著尼加拉瓜政局在1850年代陷入混亂,尼加拉瓜各方政權、亂入插旗的美國冒險家沃克(William Walker)、以及金主范德比爾特之間的恩怨情仇,使得運河計畫一直推遲。直到19世紀晚期,法國在蘇伊士運河取得成功後,又盯上了中美洲,決定在哥倫比亞治下的巴拿馬地峽開鑿運河。
法國的舉動引起美國警戒,一方面加速推動尼加拉瓜運河的的計畫,另一方面也嘗試干預哥倫比亞的局勢。這時美國也注意到尼加拉瓜運河周邊的地質不穩,除了土石流頻繁之外還有火山活動的威脅。1902年法屬馬丁尼克火山爆發事件造成三萬居民罹難,這起天災間接影響了美國政府與投資者的意願,使得美國決定放棄尼加拉瓜運河,轉而向法國收購爛尾的巴拿馬運河,還順道鼓動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獨立,一口氣奪下運河周邊的土地所有權。
儘管巴拿馬運河於1914年開通,但尼加拉瓜政府和部分美國投資者還沒放棄舊的運河計畫,包含聖胡安河的河道疏浚拓寬、里瓦斯地峽重新開鑿的新運河等,但整體成本將暴漲到巴拿馬運河的兩倍以上。鄰國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及薩爾瓦多也反對尼加拉瓜運河計畫,前者是聖胡安河的國界問題,後兩者則擔憂尼加拉瓜西岸的美國海軍基地,相關的爭議一直到冷戰期間都還陸續發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57內容數
一些平時不太常被注意到的邊緣歷史。 當前連載主題: ◇孤星旗永不落-德克薩斯共和國簡史 ◇小國家的殖民野望 ◇未分類歷史雜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史邊緣人 的其他內容
在這一刻,哈蘭覺得自己終於觸及了亞歷山大的成就:帶領一支軍隊穿越興都庫什山。
沃爾夫完全不認識哈蘭,看到眼前這位穿著西裝,哼著美國小調的錫克總督感到十分驚奇;除了閒話家常之外,哈蘭也向沃爾夫透露了他想回阿富汗發展的渴望。
1820年,哈蘭在父親推薦下成為一位押運官,隨船前往加爾各答、廣州等地貿易,他當時已有一位未婚妻,並決定在這次遠行後結婚。然而,哈蘭在印度時卻接到了未婚妻變心的消息,他一怒之下決定不回美國,留在印度展開他的冒險之旅。
為了補上少去的那一天,雄才大略的國王決定將這一天重新安排在1712年2月29日之後,因此出現了空前絕後的一天:1712年2月30日,這天是星期五。
波拉克的行軍路線正是埃爾芬斯頓的撤退路線,他們沿途收集了無數死難者的遺骨,其中不乏官兵們的親人或朋友,也點燃了他們的復仇欲望。英軍摧毀了沿途每一個村莊,並將所有居民屠殺殆盡,不論對方有無抵抗,他的部隊也被稱為「報應大軍」(Army of Retribution)。
第44步兵團於次日早晨逃到甘達馬克附近的一座山頭上,他們在此遭遇叛軍包圍,但官兵們拒絕放下武器,戰到了最後一刻......
在這一刻,哈蘭覺得自己終於觸及了亞歷山大的成就:帶領一支軍隊穿越興都庫什山。
沃爾夫完全不認識哈蘭,看到眼前這位穿著西裝,哼著美國小調的錫克總督感到十分驚奇;除了閒話家常之外,哈蘭也向沃爾夫透露了他想回阿富汗發展的渴望。
1820年,哈蘭在父親推薦下成為一位押運官,隨船前往加爾各答、廣州等地貿易,他當時已有一位未婚妻,並決定在這次遠行後結婚。然而,哈蘭在印度時卻接到了未婚妻變心的消息,他一怒之下決定不回美國,留在印度展開他的冒險之旅。
為了補上少去的那一天,雄才大略的國王決定將這一天重新安排在1712年2月29日之後,因此出現了空前絕後的一天:1712年2月30日,這天是星期五。
波拉克的行軍路線正是埃爾芬斯頓的撤退路線,他們沿途收集了無數死難者的遺骨,其中不乏官兵們的親人或朋友,也點燃了他們的復仇欲望。英軍摧毀了沿途每一個村莊,並將所有居民屠殺殆盡,不論對方有無抵抗,他的部隊也被稱為「報應大軍」(Army of Retribution)。
第44步兵團於次日早晨逃到甘達馬克附近的一座山頭上,他們在此遭遇叛軍包圍,但官兵們拒絕放下武器,戰到了最後一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聖地牙哥號輕巡洋艦(英文:CL53 San Diego),是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的3號艦,聖地牙哥號及其姊妹艦聖胡安號都由伯利恆昆西昆船廠負責建造,由於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自1936年10月開工建造聖路易斯號後,直到1940年4月沒有開建一艘巡洋艦,這個時期長達40個月。
Thumbnail
遊輪的第2站靠岸地點史凱威(Skagway)小鎮,一個曾是淘金者趨之若鶩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迷人之處呢? 一起來看看這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地方吧!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最近我們去了一趟位於蘇祿海的南圖巴達哈環礁,每天都潛在潛水員最幸福的雙30裡, 水溫30度、能見度30米, 陽光燦爛、萬里無雲、舒爽微涼的海風, 光線好到可以直射17米的海底.七彩繽紛的珊瑚礁全都一覽無遺 讓人忘記深度
第四至第六天的行程穿梭於亞斯文至路克索的尼羅河游輪之旅。尼羅河從埃及一直延伸至蘇丹,沿途風景如畫,有著三座湖泊和壯麗的黑灰紅花岩石。亞斯文位於努比亞地區,歷史悠久。公元653年,阿拉伯游牧民族開始遷徙至此。努比亞人是埃及的少數民族,生活在埃及南部至蘇丹北部,他們以養鱷魚為特色寵物。 自從1822年
Thumbnail
南美洲距離台灣剛好是地球的正對面,對於台灣人而言,是一塊相對未知的大陸。如果你想要來一場人生難忘的壯遊,不妨考慮南美洲!絕對會是一場異世界的冒險! 本篇整理我近兩個月的南美洲壯遊總行程,包含轉機國家美國及日本。 據祕魯朋友所言,第一次到訪南美洲的經典路線就是—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這個行程!不只可
10/28/2015 尼加拉,瓜不瓜瀑布 一大早,巴士就出發前往Niagara waterfall。 我記得小時候課本上寫著是尼加拉瓜瀑布,因此我在車上也這麼說。 但有團員說是尼加拉瀑布才對啊。 其實這也見怪不怪,中譯的名稱原本就沒有一個統一,多是約定俗成的說法。 但在這民主
Thumbnail
南極之行 Day 2 及 Day 3 記錄由烏蘇懷亞登船,穿越德瑞克海峽的過程及探險船上的活動。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中,我們終於出發前往加拉巴戈。達爾文島是加拉巴哥群島中的一座島嶼,是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受到嚴格保護。遊客只能在指定的路線上徒步旅行,以保護島上的脆弱生態系統。
Thumbnail
西班牙本土和摩洛哥之間隔著直布羅陀海峽 (Estreito de Gibraltar),這個海峽溝通大西洋 與地中海。為何沒有建一座橋連接歐洲和非洲呢?
Thumbnail
聖地牙哥號輕巡洋艦(英文:CL53 San Diego),是美國海軍亞特蘭大級輕型巡洋艦的3號艦,聖地牙哥號及其姊妹艦聖胡安號都由伯利恆昆西昆船廠負責建造,由於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美國海軍自1936年10月開工建造聖路易斯號後,直到1940年4月沒有開建一艘巡洋艦,這個時期長達40個月。
Thumbnail
遊輪的第2站靠岸地點史凱威(Skagway)小鎮,一個曾是淘金者趨之若鶩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迷人之處呢? 一起來看看這個充滿歷史文化的地方吧!
荷西時期 臺灣的信史則大約從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展開統治開始。目前有明確文獻記載且能考證時間點者,最早可上溯至1582年7月兩位西班牙人神父與一位葡萄牙人耶穌會士因風擱淺臺灣75天時所寫的三篇文字記錄。 15、16世紀,歐洲國家對外擴張勢力,開闢往東亞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縮短了亞洲與歐
Thumbnail
最近我們去了一趟位於蘇祿海的南圖巴達哈環礁,每天都潛在潛水員最幸福的雙30裡, 水溫30度、能見度30米, 陽光燦爛、萬里無雲、舒爽微涼的海風, 光線好到可以直射17米的海底.七彩繽紛的珊瑚礁全都一覽無遺 讓人忘記深度
第四至第六天的行程穿梭於亞斯文至路克索的尼羅河游輪之旅。尼羅河從埃及一直延伸至蘇丹,沿途風景如畫,有著三座湖泊和壯麗的黑灰紅花岩石。亞斯文位於努比亞地區,歷史悠久。公元653年,阿拉伯游牧民族開始遷徙至此。努比亞人是埃及的少數民族,生活在埃及南部至蘇丹北部,他們以養鱷魚為特色寵物。 自從1822年
Thumbnail
南美洲距離台灣剛好是地球的正對面,對於台灣人而言,是一塊相對未知的大陸。如果你想要來一場人生難忘的壯遊,不妨考慮南美洲!絕對會是一場異世界的冒險! 本篇整理我近兩個月的南美洲壯遊總行程,包含轉機國家美國及日本。 據祕魯朋友所言,第一次到訪南美洲的經典路線就是—祕魯>玻利維亞>智利這個行程!不只可
10/28/2015 尼加拉,瓜不瓜瀑布 一大早,巴士就出發前往Niagara waterfall。 我記得小時候課本上寫著是尼加拉瓜瀑布,因此我在車上也這麼說。 但有團員說是尼加拉瀑布才對啊。 其實這也見怪不怪,中譯的名稱原本就沒有一個統一,多是約定俗成的說法。 但在這民主
Thumbnail
南極之行 Day 2 及 Day 3 記錄由烏蘇懷亞登船,穿越德瑞克海峽的過程及探險船上的活動。
Thumbnail
2023年的10月中,我們終於出發前往加拉巴戈。達爾文島是加拉巴哥群島中的一座島嶼,是厄瓜多加拉巴哥群島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受到嚴格保護。遊客只能在指定的路線上徒步旅行,以保護島上的脆弱生態系統。
Thumbnail
西班牙本土和摩洛哥之間隔著直布羅陀海峽 (Estreito de Gibraltar),這個海峽溝通大西洋 與地中海。為何沒有建一座橋連接歐洲和非洲呢?